胡青
摘要:隨著城市社會的不斷發展演進,社區作為城市管理和服務的基本單元,為居民和社會提供基礎性服務的作用日益增強。社區層級的平安建設作為當前形勢下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的創新舉措,是維護、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更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民心工程,區綜治辦積極探索創新,通過不斷健全完善社區治安防控、重點人群安置幫教、預防青少年犯罪、轄區單位綜治考評等工作體系,使社區層級的平安創建工作更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大大強化了社區基層綜治工作,強力推進了平安創建活動,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關鍵詞:平安創建;社區治安;有效途徑
一、抓好隊伍管理,強化協調配合,夯實社區巡防
社區層面的治安巡邏防控力量相對分散,雖然在基礎相對較好,條件相對完備的部分小區發揮了良好作用,但在整個社區面上的治安防控卻遠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難以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整體效應。為克服這一現實弊端,搞好社區的面上治安防控工作,科學合理的整合社區既有治安防控資源,切實抓好治安巡防隊伍建設,在做好本職專職工作的同時,形成較為全面的立體型全方位社區治安巡防工作網,為保一方平安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是充分發揮公安專業巡防職能。統一設立標準化社區警務室,落實對社區重點人口和治安復雜場所、地區的管控,指導安置幫教刑釋解教人員,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采集錄入流動人口信息,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法制宣傳教育和法制咨詢服務。在城區主次干道建立交警、巡警巡邏防范責任片區,在街道、社區建立派出所、警務室專屬警務區,形成多警種合成作戰、點線面相結合的縱橫交織巡防體系,不斷加大巡邏密度,有效實現了“白天見警車、晚上見警燈、街面見警察”的專業治安巡防目標。
二是從嚴抓好專職治安巡防隊建設。由區人社局和街道黨工委牽頭負責,嚴格專職巡防隊員招聘程序和應聘條件,通過筆試、面試、體檢審批等環節,面向社區基層進行公開招錄,以街道為單位組建專職治安巡防隊伍,全體治安巡防隊員均集中下派至社區開展日常治安巡防。專職治安巡防隊員由社區民警帶隊,采取徒步巡邏和騎自行車巡邏、流動防控和技防視頻監控定點防控相結合的方法,全時段對社區開展巡邏執勤。社區依托綜治工作站和社區警務室,設立值班考勤和巡防交接地點,巡防隊員集中到點上登記交接班,由街道綜治專干和社區民警聯合進行不定期抽查并簽字核實,逐一建立治安巡防工作臺賬,確保專職治安巡防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隊伍管理有序,工作開展有力。
三是聯合駐社區各級單位內保力量。合理規范單位內部治安巡邏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單位內部治安巡防力量,要求其除了負責本單位的治安防范外,還要擔負單位周邊重要路段站點的巡防控守,與轄區民警、專職治安巡隊員互相配合,協同負責社區的治安防控,有效實現其與公安警力和社區專職治安巡防力量的對接,充分發揮這支治安防控力量在社區平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完善治安巡防社會力量聯動機制。在老舊開放式民區內,由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民警組織老干部、老勞模、老教師、老戰士和老專家等“五老”人員組成看樓守棟、聯戶聯防隊伍,佩戴標準制式紅袖章,負責白天的治安巡邏。在居住環境整潔、生活空間相對封閉、物業管理規范到位的新建小區,由社區居委會上門動員組織物業安防力量參加社區的夜間義務巡邏,由物業公司排定巡邏人員,交由社區居委會和公安派出所存檔,屆時物業公司巡邏隊員晚上按照規定時間、按規定線路巡邏。通過這些舉措,既拓展了社會面安防力量的來源,也提高了平安創建的效率。
科學合理的利用上述多支治安防控力量,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全面做好警民結合、專群結合、社區面防控與內部單位防控結合、街面巡邏與小區巡邏結合,較好地形成了社區層級治安巡邏防控工作合力,較為合理地填補了治安巡防空擋,較為有效的解決了治安防控上的“貓鼠不同步”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區治安防控資源,增強了社區的治安防控能力,減少了刑事案件的發生,特別是普遍關注的“兩搶一盜”案件的發生,為社區層級的平安創建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二、關注重點人群,強調人本服務,增加和諧因素
刑釋解教人員、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失足青少年、吸毒人員、無業流動人口的違法犯罪往往成為導致社區刑事案件高發的突出問題。搞好社區的平安創建工作,必須著力做好這四類重點人群的管控和服務,認真做好重點人群管理、教育、服務等環節的工作,明確重點人員所在街道和社區是對其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的主體,區公、檢、法、司等有關職能部門相應將管理工作延伸到社區,積極指導配合基層做好相關工作。
社區層面重點強化了五項管理工作,促進了對重點人群幫扶教育措施的落實。一是由社區公安民警牽頭,帶領流動人口協管員登門入戶開展流動人口及出租屋的信息采集錄入工作,摸清其詳細底數,分類填表建檔,為日后的管理服務積累詳實的原始數據信息。二是采取社區綜治專干、社區民警、單位領導、家庭親屬、互助組織等“五位一體”幫扶模式,共同做好對重點人員的教育管理,從生活上給予關心、從情感上給予關愛、從經濟上給予關懷,打消重點人群對生活的顧慮,對社會的疑慮,最終實現能夠較好的融入社會的目的。三是開展社會多方溝通協調,努力為重點人群安置就業,從根本上解決經濟收入來源。對一時尚無就業機會且生活困難的重點人員,適當給予政府最低標準生活救助,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社會的關懷,從而心存感激促使其早日融入社會正常生產生活。四是及時查處打擊違法行為,維護社區正義。對吸毒人員、肇事肇禍重癥精神病人,嚴格按規定組織尿檢,結合自愿原則安排專職醫生進行病情監測和危險性評估,安排專人或囑托法定監護人注意其行蹤,一旦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公安機關進行訓誡,對情節嚴重的給予拘留,直至嚴厲打擊。
三、突出轄區單位,強化考核評估,抓好責任落實
轄區單位是社區層級開展平安創建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平安創建成果的重要享有者。轄區單位通常與社區不存在隸屬關系,甚至少數單位的行政級別遠遠高于社區,動員轄區單位積極參與社區平安創建,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是簽訂《平安創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督促轄區單位簽訂責任書,重點明確6個方面的責任目標:落實領導責任、及時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加強單位內部安保、壓控刑事發案、落實重點人群管控、積極支持社區群防群治工作。
二是加強日常督查工作。以社區為主體,對轄區單位的平安建設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對平安建設行動遲緩,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及時予以督促,對工作開展積極,目標任務完成及時的單位積極推薦為年度“十佳”評選活動候選單位。對督查中暴露的問題采取逐級上報方式,由街道和區兩級綜治辦出面干預協調。
三是健全創建工作督辦制度。首先是建立季度通報制度。每季度以社區的名義將轄區單位內部刑事發案情況予以通報排名。對案件高發的單位及時召開治安形勢分析會,幫助改進工作。其次是建立半年講評制度。在對半年綜治工作抽查的基礎上,以街道綜治辦名義組織召開轄區各單位責任人會議,由綜治辦主任依據平安創建責任書的實際履行情況,對各單位半年的平安建設工作進行仔細分析,重點查找不足,找準弱項。再次是建立年度排名制。由區綜治辦于年底組織開展平安創建全面檢查驗收,將各轄區單位進行分類排名予以通報,督促其認真開展平安建設工作。
作者簡介:胡 青(1969-),女,漢族,湖南長沙人,中共湖南省委直屬機關黨校培訓部,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