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雋輝
摘要: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個新興的獨立畫種,在我國各類畫展中都被列為一種新型的繪畫門類,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綜合材料繪畫的藝術地位日益重要,在繪畫領域中,對新材料的開發利用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趨勢,研究材料在綜合材料繪畫中的重要作用,能夠豐富作品的表現形式,為創作提供更多的思路。本文通過對材料在綜合材料繪畫中對畫面表現的作用分析,為各類繪畫者提供更多的參考和鼓勵。
關鍵詞:繪畫門類;趨勢;表現形式
(一)綜合材料繪畫的概念
綜合材料繪畫是指創作者作用各類材料以及表現技巧表達自身對于生活中的各類客觀存在的感受和認知的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繪畫材料不斷產生,極大的激發了畫家的創作熱情,材料作為繪畫的載體,隨著繪畫技巧表現形式的變遷而不斷改變,現在繪畫表現形式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某一畫種或者幾個畫種。“材料”作為最原始的造型與色彩表達方式,創作者對材料正確的選擇與運用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一片綠色的葉子往往要比一片單純的綠色個人的沖擊感大,因為你不僅能夠直觀看到他的色彩更能夠直接感受到他的肌理,莖葉的線條,這也就是為什么綜合材料繪畫遠比一般畫面的藝術效果強,因為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綜合繪畫”最恰當的解釋應該是“Mixed Media”,這顧名思義綜合材料就是水性材料、油性材料、礦物材料,或是玻璃、泥土、染料等等混合媒材交織在一起并同時表現在一幅綜合繪畫作品中。不同材料的質感帶給人的視覺效果也各不相同,它就是運用綜合材料來創作的繪畫,是綜合材料和綜合技法在繪畫上的統稱。中國當代畫家如同許江、張遠等積極探索,開辟了繪畫新畫種,創造了繪畫新模式,最終將綜合材料繪畫推向了一個新的紀元。時代在進步,新的繪畫材料不斷被挖掘,只有不斷探索,才能適應時代發展。
(二)材料在綜合繪畫中的應用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現代藝術家自我意識的逐步提高,傳統的繪畫作品表現形式已經不能滿足藝術家的創作需要,在20世紀的繪畫藝術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材料作為一種藝術的語言已經廣泛的應用于繪畫藝術中。
藝術家們根據自身的經歷進行自我創作,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軟性的、硬性的、不透明的材料等表現出來的線條或者情感都不同,突破了傳統繪畫注重油彩來豐富畫面感的形式,更好的表現了畫家豐富的想象力,材料選取適當能夠直接的表達創作者的情感與需求。藝術家們不斷挖掘更多的材料原始特性,挖掘出其中的藝術潛質,讓世人看到其獨特的藝術理念,
(三)材料在綜合繪畫中的表現
1 材料的表現使得畫面帶有鮮活的生命力
在創作者進行藝術創作之前,材料是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客觀存在,是靜止的,但通過藝術家的重構、粘貼、裁剪等形式融于畫面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普遍的審美習慣,比如運用現成的實物照片將其拼接于畫面,改變了繪畫結構,不再單一的運用色彩沖擊視覺,強化了繪畫的立體感,提高了整幅畫面的空間感和質感。藝術家廣泛的將一些新材料拼接運用到繪畫的創作中,體現了材料與畫面的自然屬性,隨著時代步伐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向往人類自然屬性的回歸,也不奇怪這種新型審美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
2 材料的運用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視覺沖擊力
許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他將抽象的藝術與相關材料結合繪制成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繪畫作品,將有實物感的材料自然融于畫面中,成為沖擊視覺的最主要因素,《弈棋系列》中,他選用紙漿、麻片以及宣紙等材料,力求在畫面中流露出中國本土文化色彩,黃土一般的紙漿仿佛象征著中國廣闊的農耕土地,又如同老農干枯的皮膚,但是在這樣一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人民中,誕生了最智慧的象棋,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作品內容與主題相呼應,材料的介入加上其高超的繪畫技巧徹底改變了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使作品充滿“儀式感”和“場景感”,為欣賞者提供了遐想空間。
3 材料的表現具有獨特的材料屬性
藝術家在綜合材料繪畫中不可能全面的將材料運用到作品中,而是經過挑選,選擇適合表現自身特點的材料同時與創作者想表達的感情一致的材料進行融入,使材料在畫面中表現出個性特點,不同的材料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比如金屬等質感較細,給人一種冷清高貴的性格特點,而相關石料等較為粗糙讓人聯想到堅毅深沉,而紙質材料較為仿真容易給觀眾一種理性的思考,這種不同的情感表現對綜合繪畫作品的創作會帶來不同的影響,觀眾也會因為視覺效果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官。
(四)結語
材料的豐富應用使藝術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也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自我表達的形式,是創作者靈感的載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繪畫中綜合材料的運用已經逐漸成為與造型、色彩并重的繪畫要素之一,藝術家們將材料融入繪畫中,有助于豐富畫面表達,由此可見綜合材料在繪畫中的應用將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實現創新。
參考文獻
[1]曠華松.材料在綜合材料繪畫中的作用與表達[J].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2013.
[2]田秋梅.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2013[J].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