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
摘 要: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之舉,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完善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使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jù)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就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方法;小學數(shù)學;意義;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是將生活中的有關內容帶入對數(shù)學知識的講解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小學數(shù)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能有效掌握教師講述的教學內容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能力,讓學生以更好的姿態(tài)面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水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有利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能有效掌握教學內容以及不能積極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等問題,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一味地沿襲傳統(tǒng)模式下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掌握小學數(shù)學的有關知識,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地解決這樣的問題,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讓學生對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充滿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作為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教學手段。
3.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傳承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占絕對主導權的模式與這樣的教學理念相悖,這樣一味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將生活元素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將生活元素與知識講解進行有效結合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對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生活中最常出現(xiàn)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讓學生提高對知識的認識程度。例如,教師在教學“升和毫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我們在超市中經(jīng)常見到油桶上寫著5 L,那同學們知道這5 L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這應該是表示容量的單位。”還有的學生說:“我和媽媽逛超市的時候媽媽告訴我這是升的意思。”教師接著說:“剛剛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這個單位呢?”學生仔細思考,有的學生說:“我們買的家庭裝的飲料上會用這個單位。”還有的學生說:“我們買小瓶飲料的時候,它會用“mL”表示容量,不知道和升有什么關系。”教師笑了笑,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剛剛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好,“mL”是毫升的意思,它和升之間的關系就是1升=1000毫升。”學生在對生活中的有關事物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提高了對升和毫升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了解升和毫升在超市食品中使用的方式將生活與小學數(shù)學進行有效結合,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同時還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
2.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情景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講述有關生活中的內容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周長”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下面請同學們給大家講一講故事內容。”學生一站起來回答說:“有一天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跑得很快,不一會兒兔子就快到終點了,這時兔子回頭看烏龜,烏龜還在慢慢悠悠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這時兔子在樹下等烏龜,沒想到就睡著了,結果烏龜最后贏了。”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下面老師給同學們講一講龜兔賽跑的內容,兔子和烏龜賽跑,約定繞著花池進行賽跑,兔子很快就跑完了,然后就看著烏龜慢慢地爬到終點。”這時教師對學生說:“烏龜爬的那一圈以及兔子跑的那一圈就是花池的周長。”這樣學生在教師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的生活化情景中提高了對周長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生活元素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與小學數(shù)學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認識能力。
參考文獻:
[1]鄭麗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2):169-170.
[2]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6(11):177-17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