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位:六盤水市水城縣蟠龍鎮
民族:彝族、苗族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春風淺唱,花影婆娑,怎能辜負這片春色?陽春三月,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蟠龍鎮的百車河桃花次第盛開,紅的、粉的……2500畝各色桃花姹紫嫣紅,在山谷中綻放。
山間小道看繽紛桃花

百車河美麗風光。(郭君海/攝)
桃花盛開的季節走進這里,浪漫滿懷。細細辨認,那花朵小小的,花瓣呈橢圓形,花萼較少的是小花白碧桃;花開較大,有著圓形花瓣,綠色的花枝上還密生著細毛的是大花白碧桃;再看那些微帶紅絲,有一枝或數枝粉色小花的則被稱為五色碧桃;花開粉紅色,近于重瓣,花枝紅褐色的是紅碧桃;還有深紅色的絳桃,紅粉白皆有的壽星桃,幼葉鮮紅色的紫葉桃……清香之氣隨著細風潤雨散開,鉆入鼻子,讓人止不住想要多深呼吸幾次。
行走其中,置身花海,輕輕地踏著這詩情畫意的小道,一抬手,粘上幾瓣細小的落花,放入嘴里,略帶些甜味。不經意間低頭,愕然發現,繽紛的落英不知何時鋪滿了前行的道路,密密的,柔柔的,很是浪漫。拾起一朵飄落的桃花,顏色以花蕊處向外逐漸變淡,些許深紅、些許粉紅、些許白色,自然而不留痕跡……正應了杜甫的那句:“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變淺紅”。
除了桃花,如畫的百車河畔還可見到桂花、香樟、菠蘿蜜、木棉、櫻花、玫瑰、茶花等,各種不同香氣的花兒,極力傳遞著自己的芬芳。
當濃郁的芳香逐漸滲入靈魂的深處,那瀟灑綻放的緋紅一片竟然如此撩動心弦。
登高遠眺覽群山勝景
百車河的觀景臺——一個別致的小涼亭,在這里可以縱覽百車河的全貌。
山脊巒頭青葉層染,近處巖石似濃墨勾線,猶如天然畫圖,清曠平遠之致。漫山遍野,都是粗細不一、高低參差的桃林,卻是一樣的春意恣肆,讓眼睛吸足了養分。陽光明媚的時候,山巒之間顯出了更豐富的層次,如鱗甲般片片相附,層疊交錯,述說著大自然精湛的繪畫技藝。登高望遠,田園交錯,一棟棟樣式新穎、造型別致的民居掩映在綠樹叢中。青瓦白墻與婆娑綠樹、蒼黛遠山交相輝映。
放眼望去,鄉村籬落間,山桃花蓬蓬滿樹,灼灼妖冶,春色輝煌,真不愧是花草樹木中的“領袖芬芳者”。(文/李佳鳳)
海坪彝寨火把節
在水城縣玉舍鎮境內烏蒙山支脈的大山里有一片開闊地,彝族同胞把這里叫做“海坪”。“海坪”是彝語,意思是很大的一片開闊地。在這片開闊地上有一個彝族村寨,彝族同胞在這里生息繁衍了數十代,這就是海坪村。海坪村現在居住著2000多名彝族同胞,迄今仍然保持著濃郁的民族風俗習慣,彝族傳統文化在這里生機勃勃,異常活躍。

走進海坪彝寨,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凸顯鮮明的彝族文化建筑,主要有風情一條街、“千戶彝寨”、觀光索道、穿越時光小火車、彝族歌舞團大劇院、斗牛場、賽馬場、土司莊園、火把廣場、太陽歷廣場、祭火廣場、九重宮殿等。在海坪村,最熱鬧隆重的要數彝族火把節了,每年的農歷6月24日,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彝族火把節,展現彝族科學、圖騰、祭祀、祖先崇拜等文化元素,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到這里參加活動。

火把節是彝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主要活動有斗牛、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關于火把節的來歷,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古代天地相通,天王恩梯古慈對人間不按其旨納貢大發雷庭,派兇神斯熱阿比下界為虐,彝家勇士阿堤八拉率眾向兇神宣戰,他們高舉火把,將天地之間唯一通道燒毀,把兇神打敗并殺死。天王聞訊極怒,即向人間撒下天蟲,暴食莊稼和果樹。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阿提八拉和憤怒的彝族人民舉火燒死了全部天蟲。天王還想再度降害于民,只因天道被焚,無奈作罷。彝族先民于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火把節,歷時三天,紀念這一勝利節日,以示除惡揚善。節日集歡慶、祈禱、娛樂為一體,并成為川、滇、黔、桂廣大彝區人民的傳統節日。為了更好地將這一傳統節日繼承下去,1994年春天,在彝族同胞的倡議下,水城縣玉舍鎮海坪村創建了“水城海坪彝族文化園”。如今,玉舍彝族火把節已成為水城周邊各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
水城彝族火把節持續至今,每年都有上萬民眾齊聚海坪彝族文化小鎮火把廣場,載歌載舞,一起狂歡,場面盛大。圍著篝火邊唱邊跳,把快樂灑在野玉海景區的每個角落。你來了,就知道海坪彝族火把節有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