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波
【摘要】要繼續鞏固和發展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必須認清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其中農村金融市場不穩定和金融服務手段單一大大制約了農村金融的作用。因此,要立足于問題導向加強政府對農村金融的支持,健全機制為農村金融發展提供保障,并凈化農村金融市場環境。
【關鍵詞】農村;金融;經濟;發展
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體系中一直是作為中堅力量發揮作用的,從根本上來說對穩定農村經濟發展全局、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農村金融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農村金融機構緊緊抓住這個契機拓展業務,金融機構網點數量和質量都在上升。但扔存在資金門檻設置過高、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業務支持不足、擔保條件太過嚴苛等問題急需解決,充分發揮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金融支持經濟發展還面臨的問題
(一)金融服務與業務單一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與業務較單一,難以充分滿足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和廣大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生產經營方面本身就存在著許多不可抗力因素,面對自然災害等農民可能會顆粒無收、損失慘重,出于這個原因農村金融機構除了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匯兌結算業務外,針對農業、農民實際需要的新業務新產品開發設計較少,農民有項目缺資金現象廣泛存在。再者,農村金融市場中間業務種類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傳統中間業務迅速發展,而其他中間業務卻相對緩慢。農村金融機構針對農民的貸款要求比較高,貸款和擔保門檻高,使得貸款業務停留在形式,相對于來說農民思想較為傳統保守,他們信賴存款業務,這就使得資金流失。近些年來,農村金融市場主要以農村合作社業務為主,農戶貸款主要來源于農村合作社,從整體上來說新增貸款資金偏向農戶的非常有限。
(二)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不佳
我國推進精準扶貧戰略過程中對農村金融市場具有一定的優化推進作用,但是與發達地區比較而言農村整體金融市場發達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一直是走“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輔”的道路。農村地區如果要發展大中型農業類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僅僅依靠政府、農村信用社以及商業銀行來進行貸款是很難實現的。目前,農業類企業發展普遍存在著一個融資難的問題,雖然可以以公司債券、股票等進行籌資,吸引人們手中分散的資金,但是資本市場上農業類上市公司數量屈指可數。這說明他們要依靠股票市場來進行資金籌集的道路根本不可行,力量薄弱,相對于來說債券市場發展速度又比較較慢。再者,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興起發展,搶占了農村金融市場,但是由于不規范、不科學,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破壞了農村金融市場環境和秩序。
二、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健全機制,創新金融服務與業務
要立足于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和廣大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創新農村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與業務,就必須依托于健全的機制、政府良好的支持。首先,要依托于政府的支持進一步明確和發揮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作用。各級政府要明確正規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政策制度上加強對農村金融體系的監管,對農村金融機構從業人員進行農業知識技術培訓等,重點扶植農村正規金融機構農業方面的業務發展。其次,中央和各市級政府要從資金、人力、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對正規金融機構的支持,利用政府力量拓寬其資金融通渠道,合理利用稅收減免、農業業務費用補貼政策等增加對農業金融業務的支撐。再者,要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配套機制的完善。一方面,要立足于農民的多元化投資和貸款需求,開設多形式、多內容的信用擔保貸款體系,簡化貸款手續,采用農民和企業征信的措施,從根本上來幫助農村中小企業與農民解決資金難的問題,必要時依托于政策措施來優化農村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創新,構建以正規金融組織為主、非正規金融組織為輔的農村金融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農村金融存款保險制度的完善,促進農村金融改革,為農村經濟穩定、農村金融風險共擔提供保障。要采取措施增大農村資金流通的速度,改進支付結算服務內容和程序,以農業和農民為核心建立風險補償機制、保障機制和存款準備金管理制度。
(二)重點推進,優化農村金融市場環境
首先,農村金融機構要借助好精準扶貧戰略的機遇,積極爭取政府部門支持的同時,聯合政府產業精準扶貧戰略去開發設計產業扶貧金融業務,促進其形成以“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為主的農村金融市場。要借助這些發展機遇,扶持農村地區大中型農業類企業,促進政府、農村信用社、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以及私人金融機構共同發揮作用,必要時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與合作。農村金融應該重點支持和扶持有特色的、有政策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為開發農業主導產品提供有利的條件。其次,要正確對待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興起發展,政府部門要增強對這類金融機構的關注,從政策制度方面來規范非正規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這就需要優化農村金融信用環境。立足于農村金融信用環境現狀與問題,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農民、中小企業建立嚴格的農村信用評級制度,通過信用評級、信用制度來進一步規范和保障農村信用體系。要促進農村金融信用環境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統一起來,在農村廣泛開展信用宣傳活動,培養和提高農民信用意識和風險意識。最后,必須想方設法消除農村資金流失和貸款難的問題,在簡化農民貸款條件和程序的基礎上,要通過制度保障來消除農民資金需求的一切不利因素。要促進農村金融產品有效供給,對農民進行廣泛的金融知識宣傳教育。
三、結語
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對做好“三農”工作、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防患農業經營風險、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等具有積極的作用。要健全機制、創新金融服務與業務,重點推進、優化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促進農村金融更好地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斌衛.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4年18期
[2]袁田.我國農村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故事,2016年21期
[3]林麗娟.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探析——以海南為例[J].智富時代,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