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珺
摘要: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接近尾聲、產能過剩以及監管日趨嚴格等,使大量企業面臨產業升級,商業模式的創新和運營管理模式的轉變。企業在改變,財務轉型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商業模式與戰略實施都需要回歸到卓越的財務管理上,只有財務管理的強大才能讓企業在逆境中平穩過渡,在順境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本文從財務轉型目標定位、職能提升及變革、轉型路徑三個方面,闡述對財務轉型工作的思考與意見。
關鍵詞:企業;戰略;變革;財務轉型
當前企業身處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內外部經濟環境都給財務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為適應全球環境變遷及企業發展的變革,財務管理轉型勢是大勢所趨,亦是財務人員價值所在——為公司提供有高附加值的服務與支持。
一、財務轉型的目標定位
高速發展的全球經濟,各類國際領先財務管理理念的推廣及新型財務模式的應用,給我國企業財務轉型提供的機遇,但同時提高了難度與要求。目前財務作業流程的重塑與優化,是財務轉型的基礎工作,也是基本功。財務轉型最終目標是為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數據決策支持及業務服務支持,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落地與實施。簡單說,財務轉型的目標就是實現由原來單一核算為唯一目的的財務管理,轉而向價值創造轉變,提升財務決策支持能力,實現業財融合,真正成為業務的合作伙伴。更高一個層次的解讀,財務轉型實則屬于企業戰略發展的一部分,其目標主要是實現資源的共享與優化。
二、財務轉型的職能提升及變革
傳統的財務核心職能主要是會計核算,僅是對企業的經營成果數據的匯總與簡單分析,沒有對數據背后的業務做更深層次的解讀與剖析,財務與業務是分離的,沒能將財務預測、決策、分析等職能充分有效發揮運用。財務職能轉型的價值要從不再單一作為記賬員的傳統職責開始。要想成功實現這種轉型,必須相應減少在報告、計量、控制、合規和數據生成等傳統任務領域的資源投入。轉型后的財務將成為組織內部變革的支持者、成為實現企業轉型的合作伙伴。
財務職能未來變革的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新興的財務職能正在成為:
*價格創造
*事前核算
*規劃未來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財務職能可以重新設計三個層面:決策層、控制層和執行層。(1)決策層:戰略財務,將公司的戰略意圖轉化為更為詳細的資源分配機制、績效考核機制、內控管理機制等,推動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2)控制層:業務財務,一方面將公司戰略決策向執行層推進、落實;另一方面將執行層提供的財務數據轉變為有效的財務信息,及時傳遞至相關的決策者,提供經營決策支持。(3)執行層:是財務的基礎交易處理團隊,在很多企業,由共享服務中心承擔這類職責。財務職能的提升帶來了流程、組織、人員與信息系統的變革。信息技術全面應用,推動了財務變革,促使財務團隊真正成為管理團隊的增值成員和業務團隊的合作伙伴。財務職能提升有了明確的目標后,通過分析財務流程現狀,重設新的財務流程順應財務轉型需求。財務轉型以提升價值創造的能力為目的,從四個維度進行變革:
1.流程變革。財務流程變革的目標是消除非增值工作,降低交易處理的成本,運用各種形式的技術減少工作時間、工作成本和復雜性,為戰略決策和一般經營管理提供信息。
2.組織變革。財務職能的重塑與流程變革,必然會使得財務組織發生變革。財務組織包括職能執行、控制、決策三個層次,即:公司層面控制管理的戰略財務、全價值鏈財務管理支持的業務財務、交易處理為主的財務共享服務以及具備財務核心能力的專家團隊。現如今,在我國財務組織仍以控制為主,決策所占據的比例很小,為公司決策所提供的數據比例也比較低。因此,為順應企業改革趨勢,推進企業管理模式轉型,我國財務組織必須改進:(1)與相關業務部門加強溝通聯系,積極提高發展能力;(2)強化決策優化,整合公司的效率、效益;(3)設計實施更多的發展對策。
3.人員變革。在新的職能分工、財務流程及組織架構下,財務人員必須重塑其知識結構,改變原純技術層數的知識架構,需要學會從公司戰略層面考慮問題,具備敏銳專業的職業判斷能力、綜合判斷決策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學習能力等,這些素質與能力都是傳統財務人員所欠缺的。尋找與挖掘具備高素養、高技能的財務人員,是企業管理者密切關注的。財務人員作為企業的“大管家”,應該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戰略制定過程中,并在戰略討論與實施中提供全方位的財務服務,給予涉財意見。作為財務人員,我們需要加強財務分析能力,從而保障公司資金的搞笑使用;需要加強財務管控,推進流程標準化管理,有效控制各項成本費用開支;需要控制業務經營過程中的涉財風險,確保決策信息的有用性。
4.信息技術變革。信息技術及相關工具既是實施財務變革的重要工具,也是實現流程創新的關鍵。可以看到,許多新的信息技術應用于財務領域,降低了處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為進一步的價值創造提供了機會。財務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它可以使財務人員從核算、報表等數據堆砌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過程管控、分析評價決策支持等工作中。企業變革過程中,應適應市場發展,將業務部門的供應鏈系統與財務系統實現端口對接,增強與業務部門交流,深入前端,加強財務系統同業務系統之間的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使財務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
四、財務轉型路徑
(一)財務轉型路徑之一:業務財務
業務、財務一體化,俗稱“業務融合”。業務融合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尤其是業務數據資源,實時有效控制經濟業務,真正做到財務控制職能的最大化,充分發揮財務支持決策職能。
當然,一體化的前提是前述的流程變革和信息化變革,如果沒有這兩個前提工具為條件,一體化的目標很難實現。此外,業務融合型財務,需要做到以下四點:1.定位調整:重“監督/控制”轉變為重“支持/服務”;2.學習業務:走進一線業務,學習業務技能;3.傳播財務:傳播財務知識和財務理念,培養財務思維;4.主動融合:業務技能提升,提高財務影響力。
(二)財務轉型路徑之二:戰略資金管理財務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賴以持續發展的源泉,故而資金管理屬于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信息化變革促使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強大的信息數據處理能力,歸集各類財務信息數據的同時也將資金管理集中化,可以更為便捷地為成員單位提供資金服務,如:資金結算、資金預測等。資金管理范圍也更為廣泛,擴充升級為投融資管理、利率管理、匯率管理,更高層面的則為戰略資金資源配置管理。
(三)財務轉型路徑之三:智慧財務
企業財務通過搭建互聯網+財務平臺(稅務、金額、數據應用),推進財務管理重構,支撐企業智慧化運營。
財務轉型之路,永無止境,企業在變,財務亦變,始終以支撐企業智慧化良性運營為宗旨。
參考文獻:
[1]陳勁.淺議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J].財經界:學術版,2016.
[2]張慶龍.財務轉型,路在何方?[J].新理財,2017.
[3]中興財務云.財務轉型助力企業管理變革[J].首席財務官,2017.
(作者單位:珠海華發商貿控股有限公司財務資金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