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若冰
摘要: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作為一直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民生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及政府從2009年開始進行衛生體系的改革,建立全覆蓋的醫療衛生保障機制,并頒布相應的醫療政策針對公立醫院的改革提出要求,明確規定以公益性質為重心,取消藥品的加成,強化公立醫院醫?;镜墓δ芏ㄎ?,而對于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也成為醫療改革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以供參考完善。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解決途徑
雖然2009年開始的新醫改針對公立醫院的經營問題頒布并實施相應財務管理政策,但是新醫改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與補貼明確強調正度衛生投入的增加,只能用于基本醫療保障、公共衛生與農村衛生等領域,對于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與補貼少之又少,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針對這一問題,公立醫院必須不斷通過拓寬融資渠道來籌集資金,以有效解決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分析
(一)財務預算管理問題
在財務預算管理、編制執行與監督管控的各項工作中,部分公立醫院的有關預算體系不完善,對于預算只是一種擺設,沒有將其付諸實踐。加上職工預算意識薄弱,對于各項財務預算工作的開展力度不足,沒有根據相關規定及標準要求預算,而是根據上一年度財務數據的變化情況進行,且醫院收支項目并未納入預算,導致財務預算執行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使得預算管理不全面,和財務管理目標不符,令財政開支缺少科學依據。
(二)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公立醫院是國家的固有資源,內部擁有諸多的大型貴重醫療設備,如果管理不到位、對于固定資產的清查不徹底,使得資產清查形同虛設,出現醫療設備資產賬實不符的現象,導致醫院資產流失。例如部分新采購的醫療設備沒有及時入賬就已經投入使用,或者是部分醫療設備已經報廢處理,實物不存在并沒有做出相應的賬目變更,甚至是部分醫院沒有計算醫療設備的折舊情況,不能準確估算固定資產[1]。
(三)醫院負責人沒有認識到財務分析研究的重要性
財務管理在公立醫院管理中已經得到完善,但是部分公里醫院負責人沒有認識到財務分析研究的重要性,僅是重視賬目的清算審查和上報,忽略醫院經營活動的總結分析,極易出現財務報告注重當前,忽略對財務預算日后管理與規劃;過于注重有關貨幣信息,忽略非貨幣信息的管理;過于注重經營項目的成果,忽略財務分析在社會影響的價值,直接影響到醫院財務經營活動的決策準確性與及時性,導致財務規劃決策失誤。
(四)成本管理問題
在醫療消費上進行成本管理,能夠促進公立醫院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然而從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現狀來看,在新醫改下部分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且醫院負責人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略在實踐中加強對成本的管控,在成本計劃、核算、分析和控制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在核算成本的過程中不能全面跟蹤各單位的信息,準確掌握單位物資消耗總量和具體種類,對于單位各項成本、收入和分配缺少合理科學性,造成各種管理經費投入不斷上升,無法實現有效管控,使得各單位之間經常引發沖突,導致浪費問題頻發[2]。
二、基于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加強財務核算
新醫改下,為了有效規避“小金庫”出現不良情況,醫院必須加強財務核算,將財務預算作為根本目標,根據各項財務活動狀況、市場環境預測影響醫院醫療收支、支出的各項因素,結合國家規定的醫療服務價格,規劃投資發展與收支計劃方案,并成立財務預算管理部門,以國家有關預算管理條例為依據,建立完善的預算體系,明確管理內容,落實財務預算報表金額,督促有關責任人履職盡責,一旦發現實際金額和預算金額出現偏差,需找出原因并加以控制[3]。例如公立醫院需要在《醫院財務制度》、《醫院會計制度》、《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的基礎上,將各個單位經費的流入總量加入到預算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成立院務會,明確財務預算流程,要求各單位及時上報全年預測數,院務會分析核對后,下達各單位預算控制數,這樣各單位即可根據下達的預算控制數來細化財務預算,并由經院務會和各單位負責人一同分析核對,經審核后確定各單位全面預算數,實現資金合理調配。
(二)實現資產清查制度化和定期化
規范的清查制度有利于提高醫院資金和財產物資管理的水平,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要求財務部門定期盤點現金,強調門診收費處、財務部門和住院收費處上繳簽章齊全的資金手續,每月到銀行進行存款對賬,完善銀行余額調節表,找出與糾正賬務處理中的失誤。并要求財務人員全程參與到存貨盤點中,對存貨進行盤點,完成盤點工作后,收存有全體參盤人員簽名的盤點表,一旦某些物品與賬單不符,禁止向倉庫保管人員上繳盤點清單,防止盤點結果遭到篡改。同時核查預付款項,審核供應商的資信,嚴格審批程序與跟蹤審核,對于逾期或者是不能根據合同交付貨物、服務,必須及時催款以回籠資金,規避風險。而對于應付、預收與其他應付款,應根據合同約定及時結清,維護雙方利益,實現誠信經營,規避訴訟風險。
(三)加強對財務報告分析研究
新醫改下,為實現公立醫院健康穩定發展,財務部門必須加強醫院財務整體的統籌規劃管理與安排,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財務信息系統的管理員與操作員的權限,確定各種操作規程,及時編制真實、詳細的財務報表,并分析有關的經濟指標,根據分析的結果總結醫院財務管理的發展情況,同時正確認識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有針對性的改變工作方法,從而為醫院投資者、管理者和其他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真實、完整的分析資料,幫助各方利益人作出準確的決策[4]。
(四)加強成本管理
在公立醫院實際經營過程中,加強內部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及時調整醫藥結構,明確清查項目,將成本核算與成本管控責任落實到位,防止醫院經營中出現醫療浪費問題,實現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5]。例如在新醫改下,為了保證成本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公立醫院需要成立成本管理部門,緊緊圍繞成本管理為重心,在各單位配置1名職工負責成本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由領導到職工、由行政工作到后勤管理和臨床部門協同合作的成本管理系統。并加強對原始記錄的管理,做好各單位驗收管理、計量分析、盤存管理和領用發放等工作,細化退還計量工作,安排專員負責核查,然后填寫流轉登記,辦理相應的流程手續,保證計量數據準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醫改進程不斷推進,國內的公立醫院的醫療競爭愈演愈烈,財務管理方式的創新與管理直接影響到內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加強財務核算、成本管理和財務報告分析研究,實現資產清查制度化和定期化,從而確保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袁建平.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5(22):16-17.
[2]井紅艷.新醫改下如何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集體經濟,2016 (3):145-146.
[3]彭文君.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 (27):62-63.
[4]王艦瀾.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途徑探析[J].北方經貿,2014(8):131-131.
[5]連鳳琴.淺談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經濟,2016 (9):127-127.
(作者單位:東莞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