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日益增多,我國企業準則也應該與世界接軌,尤其是在會計準則方面更應該與國際接軌。我國為了優化企業會計準則機制,在2014年開始進行專項調整,財政部也更新了會計準則的內容,重視財務報告的質量,并且要提高會計核算的精確度。本文分析了新會計準則中有變化的內容,并研究了會計準則在會計分析機制中的應用。
關鍵詞:企業;會計準則;變化特征;應用
一、會計準則的特征
會計準則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會計核算的規范。會計準則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規范性特征。在有會計準則的情況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進行核算工作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標準,所有企業的會計工作都應該依據這一標準進行。其次,權威性特征。我國會計準則是由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由于會計準則有權威性的特征,才可以作為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再次,發展性特征。會計準則是人們依據實踐經驗總結而來的。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會計準則也應該不斷的改變,不斷的優化并完善,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最后,實踐與理論結合的特征。會計準則是指導會計實踐的理論基礎,并且會計準則也是將會計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的產物。會計準則中的一些內容是依據會計理論規定的,一些則是來源于會計實踐,還有一些是政府部門的政策方針,然而這些是需要經過實踐檢驗的。
二、新企業會計準則主要的變化
(一)職工薪酬方面的變化
職工薪酬核算將直接影響員工的利益,應該精確的核算職工的薪酬,尤其是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有關這些項目的會計核算,相比原本的會計準則增添了一些新的項目,比如:職工離職后的福利觀念,此觀念準確的分為設定提存計劃與設定受益計劃。假如設定受益計劃有盈余的情況下,企業應該依據設定受益計劃的盈余與資產上限兩項較低的一方面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資產。此外,企業應該折現所有的設定收益計劃義務,在折現的時候應該應該依據資產負債表日、設定受益計劃義務期限、公司債券的市場收益率等來確定折現率。一些大型企業還會涉及到核算企業年金基金,此時應該使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這一準則。
(二)公允價值量會計準則的改變
在企業依據公允價值計算資產或者是負債的時候,應該根據相關的資產或者負債的特點來進行計量工作。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假設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出售資產或者是轉移負債的交易,是依據目前市場經濟環境進行的交易。企業應該充分的考慮獲得的一些市場信息。此外,在新企業會計準則背景下,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企業的資產或者是負債,可以利用估值方法,主要包含了市場法、收益法及成本法,企業在使用估值方法的時候,應該選擇相關可觀察輸入值。企業應該披露各組別與報表列報項目之間的調節信息,相關的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了資產或者是負債的組別并且分組原則是符合相關規定的,企業可以直接采用這些組別中提供的數據信息。
(三)明確財務報表列報的重要意義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增加了與財務報表列報相關的內容,其中重視的是一些重要的判斷,尤其是幫助企業完善了關于持續發展的評價內容,在制定評價標準的時候應該依據審計準則來判斷。在評價企業的財務報表的時候,可以借助已經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評價,幫助企業考慮宏觀政策風險、市場經營風險、企業盈利能力、企業管理人員改變經營策略等因素。在制作財務報表的時候,應該依據性質或者是功能,在報表中設置單獨列報,不重要的項目則不需要制定單獨列報。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較為重要的項目,應該依據項目的種類在財務報表中制定單獨列報。假如一些項目并沒有重要到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變動表中單獨列報,但是在附注中標注了此項目的重要性,則應該在附注當中單獨披露。
(四)完善了股權投資的計量標準及核算方式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資本公積包含了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及支付的現金、企業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等;資本公積不足以沖減的情況下,應該適當的調整留存收益。長期股權投資應該依據發行股份的總面值作為股本,在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與發行股份總面值之間存在差值的情況下,應該適當的調整資本公積;假如資本公積不足以沖減的情況下,應該適當的調整留存收益。
在處理長期股權投資之后,賬面價值與實際收到的資金之間的差值,應該納入當期損益中。使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在處理此項投資的時候,可以使用與被投資企業直接處置相關資產與負債相關的方法,依據一定的比例處理原本應該納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部分。企業應該進行減值檢測,針對一些回收金額低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情況下,應該提前進行減值準備。
(五)優化了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
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并且對其進行了新的敘述。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確定應該依據控制進行確定。此外,假如投資性主體的母公司并不是投資性企業,應該將母體公司控制的所有主體,包含的一些與投資性主體間接聯系起來的主體,一同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當中。假如企業在投資股權的時候失去了控制被投資方的權力,企業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針對剩余的股權,應該依據企業失去控制權當日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該包含其他綜合收益,在企業失去控制權的時候把其納入到失去控制權的當期損益中。
三、新企業會計準則在會計分析機制中的應用
(一)存貨準則在會計分析當中的應用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當中,新存貨標準將對企業的會計分析造成巨大的影響。一些符合要求的借款費用可以計入存貨成本中,因此將影響生產周期較長企業的生產成本。新存貨標準中把產品運輸、包裝等費用計入損益中,對于企業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會計準則的背景下,商業企業的存貨金額、流動資產總計金額、總資產合計金額都會增加,企業的權益也得到了增長。
(二)投資準則在會計分析當中的應用
在新會計準則當中,會計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發生了改變,屬于公司控制的子公司都應該計入合并范圍當中,這種合并方式將影響子公司與母公司的經濟效益。在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母公司將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需求進行成本核算,假如子公司盈利,母公司的一些報表利潤就會降低。
四、在新企業會計準則基礎上進行會計核算的政策
(一)科學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
新企業會計準則重視的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然而在實際工作當中,企業應該科學使用公允價值當作計量屬性,依據新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科學判斷使用條件。企業應該加強對企業內部的控制,從而充分利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
(二)發揮外部審計得知作用
在實施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外部審計的作用,一部分外貿企業,沒有建立獨立的審計制度,在企業進行核算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應該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審核,以免由于操作不規范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并且可以促進外貿企業在國外的發展。
(三)培養企業中的會計人員
新企業會計準則更加的重視企業財務人員的判斷能力,企業應該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養,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財務人員應該不斷的學習會計方面的知識,依據自己掌握的會計知識,依據實際會計工作,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上,科學的反應企業的經營情況,為企業管理人員的決策提供依據。
五、結語
總之,會計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重視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應用,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金偉.關于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應用問題的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5(23):99-100.
[2]牟哲軍.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運用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5(16).
[3]廖悅森.公允價值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5,7(23).
[4]孫慧.小企業會計準則研究——基于國際視角的比較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
(作者單位: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