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
摘要:本文就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評價展開探究,簡要介紹了電力企業全面預算及其內部控制評價中,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理論評價分析方法,進一步以企業的實際管理狀況為背景,提出了相關預算執行控制、資本性支出和損益預算、預算考核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評價
在電力體制改革之下,眾多電力企業由于規模龐大、管理機制老化等問題,普遍存在改革緩慢、效果不佳的問題。在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下,這種狀況雖得到一定改進,但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不符、預算執行控制與考核力度不夠等問題依舊存在。因此,需要通過評價、分析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幫助明確企業預算管理現狀與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這對提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評價分析
若要對電力企業中的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進行有效評價,需要事先完善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體系當中,需要綜合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評價結果,并為企業經營與發展,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戰略目標。
(一)財務指標的評價分析
財務指標的評價分析,需要通過以下內容來完成:1)電力企業的內部利潤、售電量與電費回收指標,能夠有效評價企業的財務效益狀況。2)通過電力企業的實際資本性支出額、預算資本性支出額、資產結構與質量、年流動資金的平均占有額,能夠實現對企業資產經營狀況的有效評價。3)電力企業的經營現金流量與償債能力,共同組成企業發展能力指標,是幫助企業基于當前制定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4)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及總資產的周轉率,反映的是電力企業對資產的運營能力,如果指標較低,則說明企業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資產處理措施,保證資產使用率得到相應提升[1]。5)投資收益、凈資產收益與總資產報酬率,體現的是電力企業的盈利能力,其中,總資產報酬率越高,則說明企業收益總額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強。
(二)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分析
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分析,主要是定性評價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的可行性、合理性、執行及實施效果等。1)全面預算管理運行的有效性,與組織機構的獨立性有很大關系,因此,應切實評價管理獨立性。2)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科學的數量依據,是保證預算編制可靠性的前提,因此,應評價依據科學性。3)預算編制必須要體現企業所有的經營業務與資源狀況,因此,要有效評價預算編制的全面性。4)在預算實施過程中,預算的調整控制幅度與頻率,會直接影響預算實施效果,因此,要評價預算實施計劃的調整控制性。5)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是對企業運營與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為保證管理與控制質量的不斷提升,需要通過科學的考核機制,來督促各環節預算的實施與執行,而考核的激勵性,能夠幫助提升相關人員的工作主動積極性,進而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果,因此,應評價考核的激勵性。
二、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評價及改進建議
(一)企業概況
山西省電力公司下直屬的呂梁供電分公司,業務范圍包括所在省份的13個縣市區,下設繼電保護自動化所、調度所、試驗所、輸電工區與變電工區等7個直屬單位,企業本部有17個處室。在新的發展時期,該企業不斷推進電網完善建設及相關技術改進,目前已有7座220千伏變電站;39條110千伏的輸電線路,總長度達775.09公里;低壓線路總長度達4490.5公里。企業方面不斷加大電網技術改造力度、轉變電網發展方式,并從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集約化經營的戰略方向,為當地產業與經濟改革,均作出了極大貢獻。
企業2017年12月組織的一次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評價,預算類中,指標類權重值為0.6;指標權重值分別為:依據科學性(0.15)、范圍全面性(0.25)、分解和理性(0.2)、調整控制性(0.30)、考核激勵性(0.10)。內部控制的電力營銷類,指標類權重值為0.4;指標權重值分別為:電價審核(0.15)、結算獨立性(0.20)、賬戶唯一性(0.25)、逾期欠費(0.20)、壞賬備查(0.10)、定期檢查(0.10)。經層次分析法計算,預算管理評價得分6.85,內部控制評價得分7.15,總體評價得分6.97。由此可見,電力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整體水平相對較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預算執行控制流程
電力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通過有效評價,能夠發現預算執行環節具有較高的可控性,但在實際過程中,對一些細節問題的把控存在一定不足。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必須對自己管理范圍內的經濟業務進行及時的審批與處理,但由于執行過程中,涉及到人力資源、一線生產技術、發展策劃、總經理辦公室、基建、財務及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共7個管理部門,協調管理難度相對較大[2]。對此,提出如下改進建議:1)針對不同經濟業務,相應的預算執行控制幅度與頻率應設定差異化標準;2)預算控制應進一步細化至預算額度控制與過程控制;3)預算執行過程中涉及到的預算外事項,應賦予總經理辦公室審批權,但涉及到的其他事項,將統一交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審批,一旦出現企業備用預算范圍的事項,需要將有關資料及時上交省公司審批。通過對預算執行控制流程的有效優化,能夠約束各經濟業務負責人,對預算實際發生數進行有效控制,實現財權與事權的分離管理狀態。在這一管理流程當中,應重點注意對預算范圍及審批工作的有效控制。
(三)資本性支出預算的分析與調整
通過評價發展,企業的極度資本性支出預算分析,正確性基本符合相關標準,但預見性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為保證預算的科學、合理、可行性,需要為其提供可靠的支持數據來輔助決策。對此,應對各部門的職能責任進行有效落實,而各部門編制的資本性支出預算,應匯總至發展策劃部,并由專業人員依據各經濟項目的當前狀況與實際需求,對資本性支出預算做出調整。電力企業當中的工程項目預算調整,應從兩個方面著手,即預算金額與預算過程,以半年為周期,期間各職能部門,應重點關注預算執行與資本支出的實際狀況,并及時上報季度預算執行分析報告和半年度資本性支出預算調整報告。
(四)損益預算的分析與調整
對損益預算的分析與調整,是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損益預算的制定應保證正確性與預見性,盡量避免出現需求調整的狀況;一旦需求對損益預算進行修正,需要保證修正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使其能夠為下一環節的預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數據。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過程中,針對已定的預算總額做出部分修正,或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調整方案;其中,預算修正的周期應為季度,調整的周期為半年。針對損益預算的分析與調整,應該盡量避免對費用項目進行更改,若存在必要情況,應在總經理或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同意的前提下進行。
(五)預算考核體系
完善的預算考核體系當中,考核工作應包括季度、半年度與年度的預算考核,考核指標及結果的準確性、公正性,能夠積極促進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提升。考核工作應由財務部協調其他業務部門進行,將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與計劃實施結果進行有效對比,并以對比結果為依據,對接下來的管理計劃,做出適當調整。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評價,有利于明確企業相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與改進。通過相關分析,依據各項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綜合評價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內部控制水平,能夠為企業的總體戰略發展目標,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本文的論述還存在一定不足,如相關改進建議的實踐效果未得到系統的論證,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筆者將以提升我國電力企業整體預算管理水平為目標,進行不懈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楊晶.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內部控制探究[J].低碳世界,2015(35):112-113.
[2]祝穎.電力企業基于風險內部控制的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6):36.
(作者單位:國網能源伊犁煤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