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琴
【摘要】兒歌以其語言美、韻律美、簡潔美為低年級孩子和老師所喜愛。如何讓天真活潑、純潔無暇的孩子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兒歌,作為一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欣賞趣味的最本真的詩歌樣式,將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散發璀璨的光芒。
【關鍵詞】新課標;兒歌;巧學拼音;輕松識字
兒歌語言活潑生動,內容通俗易懂,節奏簡潔明快,是兒童最熟悉的歌謠。易讀易記易唱,瑯瑯上口,情趣盎然,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根據低年級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新課程標準,把兒歌引入課堂,巧妙地、創造性地運用兒歌進行語文學習,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童趣盎然的課堂氛圍中巧學拼音,輕松識字,快樂閱讀。
一、樂用兒歌,巧學拼音
(一)兒歌人境,點燃學習熱情
人教版漢語拼音教材圖文并茂、生動形象,每一課都有一幅配合字母教學的情境圖。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帶人動畫樂園:碧澄澄的小河,綠油油的小草,一只小螞蟻在岸邊要過河,可它不會游,怎么辦呢?一只烏龜游了過來,把螞蟻背過了河,小魚看見了,連連夸獎。生動的畫面,可愛的形象,此時的孩子只需老師的稍稍點撥,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便脫口而出:“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魚兒見了笑呵呵。”這時,教師輕輕點擊鼠標,與螞蟻的“蟻”、烏龜的“烏”、魚兒的“魚”諧音形似的“i”、“u”、“ǖ”便會從相應的畫面中跳出來。活潑的兒歌,形象的視覺沖擊,極大地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引出了新授內容。于是,孩子們天天都期待著語文課的到來。
(二)熟記兒歌,突破重難點
復韻母的標調,ǖǖ上兩點省略規則,一直是一年級拼音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規則,輕松度過拼音關,兒歌不愧是孩子們的一個好幫手。如學習j、q、x大y與ǖ相拼時,根據教材中的卡通圖編成兒歌:“j、q、x真淘氣,見了v眼就挖去;大y大y也淘氣,見了ǖ眼也挖去。”富有童趣的兒歌,學生一聽就喜歡上了,讀了幾遍,便深深地印在了腦海里。以后孩子們只要見到有j、q、x、大y的音節,便會馬上想起這首兒歌,快速、準確地認讀已不再是難事。又如給復韻母進行標調,到底應在哪個字母上下手呢?學生總是猶豫不決。這時,讓孩子動起來,拍手唱起標調兒歌:“有a標在a,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倍潭痰囊痪湓?,標調的正確率便大大提高。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分明告訴我,他們學得很快樂!
(三)巧編兒歌,分辨音和形
如“n-1”、“k-g”……“b,d,p,q”……這樣的近音、形近字母,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極容易混淆。為了優化教學,幫助孩子更好地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根據字母的字形特點,引導孩子創編兒歌,不失為一種快速有效的好方法。如“b、d、p、q——像個6字bbb,反寫6字ddd,像個9字qqq,反寫9字ppp?!被颉白笊习雸Aqqq,右上半圓ppp,左下半圓ddd,右下半圓?!币槐橛忠槐榈恼b讀,學生輕松地記住了字母的音和形,并深深地儲存在頭腦中。
(四)兒歌律動,活躍課堂氛圍
低年級孩子生性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在課中容易疲勞。這時,帶著孩子在輕快的兒歌韻律中做做“漢語拼音操”,既可以調節學習狀態,也可以有效地鞏固拼音知識?!包c點頭,彎彎腰,我們來背聲母表:b、p、m、f……拍拍手,跺跺腳,我們來背韻母表:a、o、e……扭扭屁股,伸伸腿,整體認讀音節記心上:zhi、chi、shi、ri……勤動腦多練習,拼音是我好朋友。!”(可根據教學進度合理安排兒歌中的拼音知識)動腦、動口、動身,孩子們在活潑有趣的游戲中,親身體驗了學習本身所蘊藏的快樂因素。
二、巧用兒歌,輕松識字
(一)激發識字興趣
“太陽公公笑瞇瞇,看我早早把床起。刷牙洗臉再用餐,生活有序健康來。來到校園把書念,升旗做操快樂多。”課伊始,以一首朝氣蓬勃的兒歌,一段富有童趣的肢體表演,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課堂?!跋矚g這首兒歌嗎?想學嗎?”孩子們的興趣被充分激發?!捌鋵嵮?,很簡單,這首兒歌就藏在《識字2》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心識記,你會比老師學得更快,演得更棒!有信心向我挑戰嗎?”精彩的演繹,激情的引導,極大地點燃了孩子們主動求知的欲望,他們個個興致勃勃,積極地投入到新課學習。識字,原來這么有趣!
(二)提高識字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泵鎸Φ湍昙壗滩闹芯薮蟮淖R字量,根據字形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編兒歌,做學習的主人,可以幫助學生既快又牢地記住漢字,提高識字效率。如:雷:雷聲隆隆響連天,大雨落在田里邊。京:一點一橫長,小口在下方。朋:兩個月亮在一起,做個朋友不分離。美:一頭羊,沒尾巴,個兒大,真美呀。碧:王先生,白先生,并排坐在石頭上。春:三人同上山,低頭看日落。閃:門里躲進一個人,忽閃一下沒人影……
實踐證明,學生對這種方法尤其喜愛,自編自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識字,原來如此決樂!
(三)培養辨析能力
低年級教材中大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教學一直是最讓教師頭疼的。由于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認知水平低,在實際練習中對這類字經常容易混淆,缺乏準確辨別、靈活運用的能力。這時,指導學生用兒歌來進行識別,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請、清、情、晴——風和日麗天氣晴,藍天白云水中清;文明禮貌好少年,請字常掛嘴角邊;四川地震驚世界,災難無情人有情?!?、“包、抱、飽、跑、炮、苞——面包沒頭又沒腦,花苞頭上一束草;飯菜可口肚中飽,我抱弟弟手兒牢;遇到大炮火力猛,奔跑躲閃腳來幫。”……童聲誦讀,其樂無窮,孩子們輕而易舉地就區分了字音、字形、字義。識字,原來這樣輕松!
小小兒歌,魅力無窮。只要我們教師把握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科學、靈活地運用兒歌輔助教學,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那么,新課標下的低年級語文課堂將精彩不斷,兒歌熏陶下的孩子們終將綻放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