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承 趙潔雨 杜妍
摘要:在我國城市化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也遺留了一些城市中歷史傳統的街巷。在一些商業性開發中,許多傳統歷史街區與建筑被拆除,對歷史文化的環境有了一定的破壞。保護與開發這個問題中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建設,不能盲目的去拆除一些具有保留價值以及可以傳承城市文脈的建筑及街道,我們應該不斷提高改造和保護的意識,通過對一些有價值的傳統歷史街區進行保護開發,從而還原歷史記憶,傳承城市的歷史文脈,對城市歷史街區進行合理的保護與發展。
關鍵詞:歷史街區;保護與開發;文化
我國很多具有濃厚背景的城市有著許多歷史文明遺留的古街區,同時城市需要跟隨時代背景不斷更新發展,舊城區的改造,一座座古建筑的倒塌換來的外觀各異的新型建筑,在這個大環境下,城市歷史街區的遺留還是保存成為了問題。
一、歷史名街的價值及定義
歷史街區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當時人們生活需求所存在的,同時也體現了歷史建筑街區的特點,給生活在如今社會條件的人們還原歷史樣貌下的社會以及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氛圍。十九世紀中期,許多歐洲城市國家開始反省自己對本土城市文化空間的保護,將城市中利用效率低的歷史街區賦予一些新的功能,在保護它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更新,這種方式不同于大面積的拆毀在進行規劃的理念。我們對歷史街區的主要由于建筑和環境多樣性、功能多樣性。留存地方記憶與遺產源自整個社會對現代城市趨于雷同、喪失個性的擔憂。歷史街區的存在是有著一定意義的,它是對城市的歷史風貌的一個展示,對城市歷史的還原,是喚醒城市歷史記憶的窗口。
在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常出現歷史地段和歷史地區的稱謂,但是其有不同的含義。歷史地段可分為鄉鎮歷史地段和城市歷史地段,包含著地域的歷史特色和景觀意向,反映著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多樣性。歷史地段,在我國通常也被稱為“歷史街區”,主要是指保存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歷史建筑物、構筑物,且風貌相對完整的地段。對處于城市中的歷史地段而言,還應具有具體的生活內容,通常稱為歷史街區。
二、曲水亭街的的現狀及保護開發對策
隨著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改變,曲水亭街區的樣貌慢慢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商業化的街區,它面臨著被邊緣化的趨勢,無法將曲水亭街的根本內涵與現狀結合起來。其次,曲水亭街基礎設施的落后,人們生活條件和物質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應提高街區功能性。還有一點就是時代與歷史的碰撞,城市在建設中不斷開發,房價的不斷上漲,許多開發商的目光也聚集在歷史街區,無論是商業性開發還是居住區開發,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建筑取代傳統歷史街區也是現在社會中的一個趨向。
之所以社會各界看中曲水亭街的原因不僅僅因為街區的地理位置的優勢,還有就是獨特的人文環境和豐富的歷史底蘊的積淀。在城市歷史街區的保護發展中,有的城市將歷史街區劃分為歷史文化的保護區,而有的城市在保護歷史街區的前提下,改善街區中生活居民的質量,而曲水亭街的規劃屬于后者。雖然說商業化旅游化可以為街區帶來經濟效益,雖然曲水亭街的商業化旅游化模式屬于沿街的規劃,但同時街區文化以及居民文化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體現在街區建筑外觀,為了適應時代潮流與觀光者需求不得不對建筑外觀進行改造。在這種模式下,我們能否對曲水亭街的當地特色文化進行充足的保護,以致不會喪失了本地的特有文化底蘊。過度的重視發展,往往會忽略了歷史街區保護的初衷,也應尊重原居住者的意見。
曲水亭街強調商業化而忽視居住,在開發的同時,街區的形態也變得多樣化了,不僅僅是居住空間,還有了公共、休閑、商業、旅游空間等。雖然說曲水亭街之前的規劃中是要恢復其商業功能,但是真正對居民來講,生活條件有沒有進一步改善,功能有沒有豐富多彩。現在曲水亭街的居住區依舊內部環境擁擠,局部條件一般,許多原住民已經將房子租給了一些外來人口,在街道行走中,可以看到亂搭亂建的現象,所以不能只注重表象,而忽略了內涵。
三、結語
曲水亭街是濟南現存比較完整的一條歷史街區,也是濟南城市歷史街區文化形象的代表。歷史街區具有時代價值,我們應該針對濟南市曲水亭街進行更全面的規劃,避免盲目的保護發展從而忽略掉歷史街區的歷史底蘊,做到傳承文化歷史底蘊的基礎上,再進行發展更新。街區規劃發展的時間軸相對較長,考慮因素多,在模式的多樣性中要尋找一個平衡點,讓曲水亭街更加協調化,把握街區的平衡性。我們在提高街區文化內涵,居民生活水平過程中,不能治標不治本,只是表面創新,而內里沒有提升。歷史街區不能與實際生活脫離,它同時也是歷史傳承的載體。將更多的活力注入到歷史街區中去,讓人們感受到在這條街區所承載的歷史記憶,而不是給它標上歷史的邊框或是過度的開發破壞歷史文化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