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琦 李玉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式家裝也在逐漸流行起來,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但是也伴隨著一些問題接踵而至。本文首先通過分析中式家裝設計設計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與適用人群,其次研究中式家裝設計存在的內在深層次的問題,最后提出其發展的前景,并以高文安、梁志天的設計案例為例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式家裝;家裝設計;傳統文化
一、引言
中式家裝設計是目前我國家裝市場中的時髦款式,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古雅平淡的中式家裝風格,由之前的歐式裝修設計風格逐漸替換為中式家裝,進一步激起了中式家裝行業的蓬勃發展。然而中式家裝行業的迅速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在中式家裝設計的框架、思路、理念、定位等方面,這些設計元素的缺失使得中式家裝缺乏自身亮點,只能作為中式元素與流行裝修元素的拼湊搭配存在。本文將對此進行論述。
二、中式家裝流行的背景分析
(一)時代背景分析
1.現代化進程與信心
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極為緩慢,從上世紀40年代起,我國經歷近百年才得以民族獨立,從1949年的建國之初到2017年,又經歷了60多年才開始現代化的初步發展,跟進在時代步伐的后端。我國經歷的現代化建設的艱難險阻在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及地區可以比得上,進行深入研究得知,人們在過度的自卑與自信中徘徊不定、迷失方向才是造成我國現代化進程受阻的根本原因。從洋務運動到五四運動,從文革到盲目崇拜西方,我們在自卑與自信中迷失本性,最終拼盡力氣使我國處于GDP第二處,即使我國前途依舊渺茫,但是我國人民的心理也不再是從前的唯唯諾諾、自卑或膨脹的狀態了,人民可以用更加勇敢、直接的態度去面對全球發展。正因為這種自信,人們才能更加坦然地回顧唐漢等時期遺留的文化遺產。我國人民這種態度的變哈也是中式家裝市場得以蓬勃發展的本質所在,能夠正確認識到這一根本原因才能更加精準地分析我國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問題及前景。
2.轉折期與平常心
邁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與人民收入的不斷攀升,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內部問題逐漸被揭開,社會基本矛盾不斷激化,我國依舊處于改革的關鍵轉折期。即使我國改革還處在困難時期,但人民有一個普遍認知,即我國今后的發展潛力正在與日俱增,發展前景已清晰可見。在國人這種坦然大方的心態面前,我國人民保持一顆平常心,消去浮躁,累加沉穩。通過對傳統文化底蘊的細品,更加追求自信平淡的放松空間,保持一顆平常心。
(二)文化背景分析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聽過“崖山之后,無有中國”這句“詛咒”。儒家通過吸收墨子、董仲舒等多家思想精華后進行改革,在帝國統一后也面臨不能與時俱進的弊端,因此出現危機,最后被毀滅在理學大興時期。儒家思想消亡的結果是一種必然,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為綱領,注重人與社會、人之間的交往,卻忽視了人與自然的相互聯系,不能充分探究自然規律的發展,這一弊端導致儒家思想近千年的止步,20世紀的屈辱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人們用平常心態去看待時才能認識到: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應該座位我國文化創新的基礎,我國新文化不能只崇洋媚外,不能只質疑古老文化,更應該揚長避短,在世界面前呈現出一個新中國狀態,新中國文化,這也是中國人接受歷史文化傳承的使命。這也可以認為,目前我國的中式家裝不是由于設計風格的流行,更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這也象征著中國文化的再次崛起,設計師應在這場文化重構的革命中把握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弘揚中式家裝設計的內涵與風格。
(三)使用人群分析
從整體上看,中式家裝設計風格傾向于深沉典雅型的,而是流行、時髦等外向型的風格,這種風格特點也決定了它的使用群體主要以中年人為主要目標,這一群體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與歷史沉淀,同時也要因為70歲以上的年齡經歷與消費習慣也要去除這個年齡層的老年人群,因此中式裝修的主要適用人群在40歲至65歲這個區間,也包含了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出生的人群。
1950年出生的群體由于受到文革等政治大環境的影響,較多人缺乏良好的文化教育,又通過這幾十年較為復雜坎坷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們缺少一致的價值觀,難以形成整體的消費群。
1960年出生的群體沒有上一年代的人進行資源的競爭,又恰逢改革開放之風吹進中國的大門,因此這代人身上有一股鮮明的性格特征,他們自信好強、堅強不羈,這種性格在家裝設計的消費市場中作為主要目標群體,他們一般認準了某一產品就下定決心購買,勇于探索新產品的使用,經常是各個市場的常客。
1970年出生的群體沒有占據上一年代有利的條件,但他們成長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殊年代,這一代人往往有著更長遠的視野與更廣闊的思想,性格也較為柔和,從本質上來說更符合中式家裝設計的理念。
1980年出生的群體目前還因年齡、經濟條件、視野的制約而作為中式家裝設計的后備人群。
通過以上對不同年代出生的群體的分析可知,1960-1970年代出生的人群是目前我國新中式家裝設計的消費主力軍,因此把握這兩代人的性格特征與審美價值觀也成為發展中式家裝設計市場的必要條件。
三、中式家裝設計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以上對中式家裝設計的整體研究表明,中式家裝市場的崛起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由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消費者收入的不斷攀升,社會群體也在逐漸加深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認知與了解,中式家裝設計以一種強勁的面貌出現在眾人面前,并正逐漸快速發展。進行對中式家裝設計中目前所存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也成為推動中式家裝設計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一)設計視野的狹隘
設計視野的狹隘可以由以下兩方面體現:設計理念匱乏、設計風格平淡單一。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不斷沉淀與融合,中國這兩個字本身也暗含傳統文化運用的理念。現代家裝設計師應該從空間與時間兩個方向,通過更大的設計視野進行設計風格的創新與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應該竭盡全力去應用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從時間歷程角度來講,不能將傳統中國文化僅限于明清時期,這極大地限制了我國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且不提更遠的時期,秦國統一之后的中國文化已多姿多彩,如秦朝的厚重感、漢朝的粗曠味、唐朝的端莊秀麗感、宋朝的典雅美都能作為現代家裝設計的文化元素進行應用創新。現代設計師不能將自己僅置身于明清年代,更不要提明清時期已是末世的存在,我們要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現傳統中國文化的文明發展史。從空間歷程的角度來講,我國傳統文化主要是一個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綜合體,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播放更體現了這一地域文化的地政,江南地區的柔美、北疆地區的粗曠、中原地區的歷史感、西南地區的潑辣、華南地區的秀麗,甚至還有日本、韓國、朝鮮及東南亞地區等亞洲國家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融會貫通之處,設計師也可以對此進行借鑒與參考。同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不同民族特征也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從而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
(二)缺乏傳統文化的整體內涵
新中式家裝設計中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整體內涵,過于重視局部細節的文化元素的應用,使得整體設計作品缺乏協調整體感,給人以胡亂拼湊之感。產生這種原因如下:現代家裝設計師尚未接受系統全面的傳統文化內涵的教育,比如在“和”這一追求上不懂得這是儒家思想的體現。如果設計師能夠準確理解“和”的文化底蘊,將儒家中庸思想與現代家裝設計相結合,體現中式設計風格的空間對稱性與深遠圓融的設計意境。各種設計思維與各種地域風格結合會產生全新的設計手法,如皇家園林與江南園林的設計風格所示,看似不同實則一脈相承,這也是結合了“和”的設計思想,這也是把握整體傳統文化要素的內涵的關鍵所在。
(三)缺乏本土化的創新特色
中式家裝設計存在的一大問題便是缺乏本土化的創新特色,其設計風格過于表面化,沒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的探究與創新,使得設計品更加缺乏特色,頻繁出現設計品同質化的現象,流失消費群體,因此精確地了解消費者設計需求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所在。
1.低調中的奢華
要求滿足消費者對成功的追求,設計要點是要外部更加低調,內在較為張揚,消費者對成功的渴望通過圓融的中式家裝設計風格來體現。在中式家裝設計中滿足消費者“低調的奢華”這一設計需求主要要把握以下兩點:設計風格的整體平淡性、裝飾手法的夸張性的有機協調。
2.淡泊中的進取
消費者可以通過中式家裝設計環境來給予體現其平常淡泊的心態與積極進取的上進心的結合協調,這一心態是來自于事業及家庭的美滿自信,在平淡生活中內含積極進取的爆發力,整體的裝修設計風格趨向于簡潔大方、具有層次感,并有著精美的細節設計。通過整體的設計意境來體現其風格的淡泊感,通過細節的精美典雅來體現其風格的進取感。
3.激揚中的收斂
在積極向上的進取狀態中需要通過家裝設計中圓潤的風格來彰顯其對家庭、對事業的追求,因此,這種消費者心態的設計風格要更傾向于明亮輕快、爽朗便捷的整體感,同時也要注意其時代感與局部細節的簡潔感,體現其在激揚中的收斂性。
四、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前景研究
由我國目前的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趨勢可知:長時期良好的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支撐人們更大的消費支出,從而擴大中式家裝設計行業的市場;城鎮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進一步加強了對新中式家裝設計的理念感悟,擴大了潛在的消費群體;我國在世界的地位崛起與文化復興使得新中式家裝設計市場的推進發展;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加大個體的差異性、縮減政府效用,為新中式家裝設計的創造空間提供了更廣闊的前景。
因此,通過創新傳統文化內涵、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應用來對中式家裝設計的發展前景進行研究,進一步以高文安、梁志天作的設計風格為例分析。
(一)創新傳統文化內涵
每一個行業的設計風格與理念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周邊文化環境的影響,因此室內設計絕不是一種純粹的個人理想主義的行為,它從取材、工具到設計手法等都會受到傳統文化對設計審美、理念及思維的制約,這些設計元素構建成整體的文化體系,影響著每個人的審美價值觀。室內設計師從房屋的整體設計角度考量,仔細控制每一個家裝設計要素,運用設計元素、文化理念及造型布局等基本的設計法則出發;提煉、重組并創新傳統中國文化內涵,結合現代審美價值,依據房間的空間構造,以不同類型的空間布局,合理化地構建健康有機的室內家裝風格;最后按照不同房屋的具體家裝風格,體現出新式中國文化理念,最終設計出完美的設計品。
(二)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應用
新中式家裝設計風格是我國室內設計師通過在對我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得以應用并將其發揚壯大的文化設計風格,這種設計風格在一定范圍內涉及到傳統中國文化理念,通過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理解來創新并展現一個全新的設計風格與文化時代面貌。在室內裝修設計風格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后代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與歷史遺跡。如何運用民族文化風格的創新發展是各個領域的設計師都在研究的方向與趨勢,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共同設計出全新的民族文化風格,這也要依靠設計師們的不斷鉆研。
(三)以高文安、梁志天作的設計風格為例
我國中式家裝設計行業的知名設計師有高文安先生及梁志天先生,他們分別被認為是我國“室內設計鼻祖”及“樣板房設計之父”。
高文安先生主要致力于室內裝修設計,他的設計理念是將中國文化元素與家裝設計相結合,設計出具有想象力的全新的中式家裝風格,這也是新中式家庭裝修設計的核心點。他在設計裝修時立足于世界,將中式元素與西方文化并合考慮,同時應用西方的高科技元素,與屏風、文房四寶等古舊品相結合,更突出傳統中國元素的典雅高貴。高文安的設計更注重與環境的結合,與實際生活相貼切,整體設計風格平易近人,設計空間布局較為巧妙,有著較為濃厚的中國文化內涵。
梁志天先生的設計風格更傾向于簡約大氣,他在室內裝修的細節處的設計十分精美絕倫,運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設計風格,整體設計氣質的把握得當,在他的許多設計作品中完美地表現了中國古舊物的含蓄婉約之美,從一個全新的方向展示了中式家裝設計新風格。梁志天先生最得意的家裝作品是上世紀末香港寶翠園樓盤的樣板間的室內設計,他站在專業的建筑師及設計師的角度,整體把控樣板房的裝修風格,致力于體現其大方典雅的中式家裝設計手法。梁先生仔細審查房間中的每一處細節、每一處空間,完美地結合空間與光線的運用。他的設計風格是將消費者或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致力于從室內家裝設計中彰顯出居住者的個人風格及喜好,在設計空間中又添加了不同屋主的文化色彩,打造一個完美舒適、簡約大氣、和諧一致的房屋風格。
五、結語
將我國中式家裝設計元素與傳統文化符號相創新結合,應用到不同類別的家居產品中去,這也體現了我國中階以上群體的生活態度。中式家裝設計在擺設家居及空間陳列中的裝飾品、功能、材質、色彩及造型都與原有的家裝風格相不同,這樣創新的設計風格的轉變不是一日而蹴的,中國文化的延續需要設計師用不同的創新手段去設計新型的家裝設計風格,并成功應用到當前及未來的家庭中去。這既是我國整體家裝設計的發展前景所在,又是其他設計行業急需研究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