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道
摘要:2017年國家審計署披露了針對20家央企審計情況: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央企數量占比高達九成。筆者通過對央企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動因進行分析,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嘗試論述新時代央企可以通過務實規劃戰略、完善治理結構、建設誠信文化、落實黨建工作來構建會計誠信體系,做實央企業績,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時代;會計誠信體系;構建
2017年7月份,國家審計署披露了對20家央企的審計情況,審計結果顯示其中有18家通過虛構業務,人為增加交易環節,調節報表等方式,近幾年累計虛增收入2001.6億元,利潤202.95億元,分別占同期收入、利潤的0.8%、1.7%。在審計署審計的20家央企中虛增收入的央企數量占比竟然高達九成。這18家央企中的相關會計人員無論迫于何種壓力基于何種理由,作為最終財務報告輸出的參與者都難辭其咎。早在2001年,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就提出了“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钡囊蟆5珪r至今日,在一些央企仍未得到遵守。2017年10月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必須構建央企會計誠信體系,做實央企業績,方能有效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一、央企虛增收入、利潤動因分析
(一)戰略規劃好高騖遠、預算偏離實際
央企一般都會基于自身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制定自身發展戰略,明確企業長期發展目標。但在制定發展戰略過程中,部分央企好高騖遠、過于激進,脫離企業自身實際能力。最后央企總部確定的預算目標也會高于企業自身發展能力,若將偏離實際的預算目標層層分解到下級經營單元,并且基于分解的預算目標進行績效考核。考核指標一般突出EVA(經濟增加值)重點,兼顧收入、利潤、業務發展等指標??己藬祿碓匆话闳∽载攧詹繒嬜罱K核算的賬面數據。由于確定的預算目標高于企業自身實際發展能力,單純依靠經營發展完成預算目標幾乎不可能,而央企各級負責人都會非常關注業績考評指標,最后往往將完成預算目標的壓力轉嫁到負責賬務核算的會計人員身上,為相關會計人員虛增收入、利潤埋下隱患。
(二)領導偏好投機取巧、背離實事求是
央企各級領導干部提任及薪酬兌現一般都會參考基于預算完成情況的績效考核結果。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央企也面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業績增長困難的局面。當單純通過經營發展難以滿足績效考核要求時,部分領導可能就會背離實事求是的原則,想一些歪門邪道,進行投機取巧虛構業績,可能會給相關會計人員施加壓力甚至逼迫相關會計人員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為個人提任加薪創造條件。
(三)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內控措施不力
央企本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股東大會決議和企業章程,結合企業實際,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企業內部各層級機構設置,明確董事會的決策、經理層的執行、監事會的監督等職責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尤其是重大決策問題,內部各層級又會經常按照一把手意思辦理。導致治理結構形同虛設,決策不科學,主要問題還是權責分配不合理,一把手權利過大,缺乏有效約束,導致內部控制措施難以發揮作用。
(四)會計人員誠信缺失、法制觀念淡薄
央企會計人員上至集團公司總會計師下至基層會計人員由于長期在央企體制內耳濡目染,大多容易服從領導,不易堅守誠信本分。央企體制內員工晉升包括會計人員更多由領導意志決定,因此讓會計人員冒著得罪領導的風險堅守誠信理念也確實有些勉為其難。另外,雖然早在1983我國就頒布了會計法,以后又三次進行修訂,對會計人員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也有明確界定,但時至今日,部分會計人員仍然法制觀念淡薄,遵紀守法意識不強,經常觸碰法律紅線。
二、新時代會計誠信體系構建
進入新時代,必須構建會計誠信體系,讓誠信的理念深入人心,多層次構筑會計誠信圍欄,確保央企財務報告真實可靠,才能為央企持續健康發展、國資保值增值奠定基礎。央企會計誠信體系構建可以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務實規劃戰略、科學合理考評
央企戰略規劃要立足企業實際,基于客觀調研,充分聽取基層意見,不能僅僅體現長官意志、閉門造車、蒙眼狂奔。央企戰略規劃一般由董事會下設的戰略委員會負責,戰略委員會成員必須踐行誠信為本,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踐經驗。戰略委員會制定公司發展戰略必須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特別要注意建立在廣泛征求基層意見基礎上,立足公司自身是否具備人力資源、財務資源、信息資源等保障。發展目標確定可以基于市場環境不必過于保守,以免喪失發展機遇和動力,但絕不能過于激進,心態浮躁,盲目追求“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因為在激進的戰略規劃指導下,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編制的全面預算以及層層分解的預算目標就會超過企業實際發展能力。而基于偏離實際的預算目標進行績效考核,就會將業績壓力層層傳遞到相關會計人員身上。如若相關會計人員誠信意志不堅、職業操守不強便可能鋌而走險,虛增收入、虛增利潤,最終編制出不實財務報告。因此,央企從戰略規劃開始就應該在廣泛獲取信息的基礎上力求務實,預算編制也要尊重客觀現實,充分考慮外部環境、市場競爭變化情況。黨的十八大以前,我國經濟增長多次明確提出“保7”、“保8”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不再偏重于保某一特定目標值,而是提出要對對經濟增長進行區間調控。像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區間設定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與我國2017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實際增長基本相符。因此央企戰略規劃指導下的全面預算目標也可以借鑒政府經濟區間調控的做法,確定一個務實合理的區間預算目標,力求業績考評科學合理,為央企各級部門預算執行奠定誠信務實的基礎。
(二)完善治理結構、實現有效制衡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有效落實十九大報告對國企特別是大型央企的要求,必須完善健全央企法人治理結構。重點推進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規范約束董事長、總經理及央企各級負責人的權利行為,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權利、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執行作用,央企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解決央企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各級“一把手”說了算的問題,實現科學規范的公司治理。當前,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進行中,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董事會和經理層,有利于真正實現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治理機制。央企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必須堅持同股同權、依法保護各類股東產權,讓參與進來的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享有同等話語權,按照企業章程依法行使決策權。通過引入新的非國有股東代表擔任公司董事,進一步優化董事會組成結構。明確董事會在企業的核心地位,讓多元化的董事會認真履行決策把關、風險防范等職責。通過央企治理結構完善,內部控制措施到位,逐步解決央企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問題。
(三)建設誠信文化、強化法制觀念
通過央企誠信文化建設,實現央企各級組織和包括會計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認知認同的基礎上,自覺踐行誠信文化理念。把誠信理念變成“根植與內心的修養”,把踐行誠信文化變成“無需提醒的自覺”。誠信文化建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包括總會計師在內的央企領導應該在誠信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做好率先垂范。包括各級會計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應該遵守融入誠信原則的員工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誠信文化建設應當與企業發展戰略、年度計劃相結合。借助企業各種載體,逐步打造完善各種誠信文化管理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強化誠信文化建設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用誠信文化打造企業制度,傳播企業形象,樹立企業品牌,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等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誠信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培育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輕輕松松一蹴而就。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推進。企業各級負責人及相關會計人員作為誠信文化的第一宣貫者、第一推動者、第一責任人,廣大員工作為誠信文化的踐行者、監督者。通過企業各級人員恪守本職,堅持將誠信文化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實現精神、制度、文化行為等有機融合,相互支撐,相互滲透,形成合力。
企業必須強化法制觀念,增強企業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的法制觀念,嚴格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監督。會計人員更要認真學習新修訂的會計法,新修訂的會計法規定:因由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做假賬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只有自覺遵守會計法方能保證從事會計崗位工作。
(四)落實黨建工作、實現組織保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過去,央企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主抓經營發展上,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央企黨的政治建設,也削弱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新時代,央企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央企黨組織建設包括央企基層黨組織也是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黨的建設根基,是黨在國有企業中開展工作的保障。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好壞關系到黨的階級基礎是否穩固,關系到國家大局是否穩定,關系到黨在經濟領域的把控能力和運營指導作用。因此,在新時代,做好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至關重要。央企黨建工作可以通過積極開展“兩學一做”、“三嚴三實”、“創先爭優”等活動抓落實,制定完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談心談話”等黨建制度并嚴格執行,務求實效。通過持續深入開展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央企黨支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忠誠老實、實事求是等價值觀就會在央企得到弘揚,央企會計誠信體系建設也會得以同步加強,央企財務報告不實風險就會得到控制。
三、結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央企也已站在新的歷史關口。擯棄過往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陋習應該是新時代央企會計的正確選擇。當然,央企戰略規劃務實、治理結構完善、誠信文化弘揚、黨建工作見效也不可能朝夕做到、立竿見影。但央企會計誠信體系構建必須上路而且大多已經在路上,各相關人員必須勇往直前、積極推進,力求實效,為央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有資本做大做優做強奠定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中國聯通萊蕪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