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湘慧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各方面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文化事業也如火如荼發展起來,文化事業發展預示著我國傳統文化復興之路的開始,也說明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文化企業的發展成為我國新時期工作的重點,因此,做好文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將針對文化企業財務管理分析探討,旨在提高我國文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促進文化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文化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文化也是生產力構成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國作為傳統文化古國,有著歷史悠久的燦爛傳統文化,由于近代以來受到外來侵略,導致傳統文化的缺失,出現文化斷層,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傳統文化逐漸復興,近年來,文化類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開來,文化企業成為目前我國發展的重點產業,以故宮為代表的文化產品遍及全國,不斷實現文化產品變現,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新業態。因此,文化企業的發展成為目前工作的重點,我們將在本文中重點分析文化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解決辦法,促進文化企業內部管理的不斷完善。
一、文化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意義
(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文化企業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所必須。因此,文化企業的興起與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大力發展文化企業更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一種做法。發展文化產業,一方面可以激發民族文化創新積極性,復興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文化在社會中的重視程度,整體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從而提升國力,增強我國文化積淀,不斷夯實文化基礎。
(二)文化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同時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切實可靠的數據支持,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需要財務的支持,文化企業的發展亦是如此,甚至是更加需要財務的支持。文化企業的發展由其性質決定,其產品研發周期較長,即使產品上市也不能馬上實現收益,因此,文化企業的財務管理任務更加艱巨,不但要掌握好企業的日常開支,更要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好經濟保障。
二、文化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和不健全
由于文化企業的性質特殊,在內部管理中,不能完全按照傳統企業的模式進行管理,因此,文化企業在內部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尤其是財務制度不健全,沒有相應的規范制度或者即使有相關制度,但是執行起來可操作性不強,導致制度名存實亡。
制度的優化是管理的重要保障,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促進財務管理的不斷完善,相反,不完善的制度會造成財務管理無法可依的情況,造成財務混亂。而目前文化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中制度的不健全成為財務管理的瓶頸,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處于無章可循的局面,導致財務管理出現問題,甚至出現企業呆賬、壞賬等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情況。
(二)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文化企業在內部管理中,更加注重員工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底蘊,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講,存在專業技能缺失的情況,對于業務知識的不了解和不熟悉,直接導致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問題。
首先,源頭把關存在問題,一些文化企業在員工招聘過程中,盲目相信學歷與專業,認為只要是學這個專業的人員就一定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但實際中可能恰恰相反,一些并不是本專業的人員憑借努力已經具備了專業財務人員的水平,這種人才就在企業招聘中自動被過濾掉。
其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足和裙帶關系時有發生。文化企業管理者通常都是對于業務工作比較重視,存在對財務管理工作不重視的情況,導致財務管理松懈,出現問題,此外,一些家族式文化企業存在任人唯親的情況,導致財務管理的專業性出現問題。
最后,監督考核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包括財務工作制度和監督考核制度,財務制度的不完善從而導致了財務監督考核機制的缺失,沒有一個明確的考核范圍和考核標準,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無法進行量化考核,只能憑借領導主觀意愿進行考評,這種考評有失公平,不利于員工積極性的調動,長此以往,財務管理必將混亂。
三、文化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對策
(一)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礎,健全的管理制度為完善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制度更是實現企業管理的根本保障,企業內部管理中,要以制度為依據,進行妥善的管理。首先,文化企業要參考其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制定有自己特色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要在企業運營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改革財務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適應企業的實際;其次,要不斷研究現有管理制度,改革制度中不合理、操作性不強的部分,讓制度真正可以執行,提高制度的可行性;第三,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制度,實行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科學落實財務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優化內部管理。
(二)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水平
企業內部管理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學習能力是企業寶貴的財富,也是人才的關鍵,因此,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的工作能力是企業發展源源不竭動力的所在,要不斷推進企業人才的學習,加強人才培訓,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首先,對于人才招聘方面,尤其是財務管理人員的招聘,不能唯學歷、專業是從,要實際考察人員工作能力,一方面可以為業余人員提供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招聘到具有工作經驗的務實型人才,能夠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其次,對于現有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要組織定期的內部培訓和不定期的外部培訓,在員工培訓中要充分考慮培訓的內容,經濟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定期的內部培訓可以是企業內領導,也可以外部專業培訓師,提高員工專業技能的同時,也不斷增強員工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精通專業的財務知識,更要了解財務管理內容,對于管理者的要求更加卓越,此外,通過不定期的外部培訓可以讓員工了解到其他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員工眼界的開闊和學習,為員工的積極努力提供動力。
最后,領導應加強重視程度。財務管理在任何企業當中都是無可替代的位置,文化類型企業也如此,良好有序的財務管理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管理能力,不斷加強財務部門建設,從人才引進到知識的學習,都要提高重視程度,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實行財務預算,規模風險
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幫助企業規避財務運行風險,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但在實際企業運營中,由于市場無時無刻都在變化,風險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規避市場風險,提高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
做好財務預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財務預算的要綜合企業上一年度的生產經營狀況,根據市場變化,預測出下一個年度的財務收支狀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切實有效的數據,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企業長遠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結束語
文化企業的興起預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也代表著文化在社會經濟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貢獻也在不斷增強,因此,扶持和發展文化類型企業是新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而作為文化企業本身,更要不斷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加強對于文化企業的認識,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不斷創新文化產品,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和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慕勤.淺析“營改增”對文化企業的影響[J].納稅,2017(27):8.
[2]樊花花.轉企改制后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貴州金融,2017.
[3]林晴.試論柔性財務管理在文化企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7(12):138+143.
(作者單位:耒陽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