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仁節, 萬 里, 王 琛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四川成都 610065)
礦山在精選出精礦后,會產生大量尾礦砂。一般這些尾礦砂堆放在礦山附近的尾礦庫中[1]。但隨著尾礦砂堆排量逐年增加,許多尾礦庫設計庫容已不能滿足存放需求,且由于土地資源的限制,難以新建尾礦庫。因而許多礦山開始調整工藝,在現有尾礦庫濕排結束后,充分利用上部空間實施干堆加高[2]。由于受沉積因素影響,濕堆干密度在空間上分布不均;而干堆受碾壓質量影響,其干密度分布也不均勻,且濕堆和干堆干密度亦有較大差異,這些差異將嚴重影響到尾礦強度及滲透性。因此,開展干密度對尾礦砂強度和滲流性質影響的試驗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一些學者開展了尾礦砂力學特性影響因素的研究。張林[3]通過不同上覆壓力銅尾礦砂的試驗發現,隨上覆壓力增大,尾礦料側限壓縮模量增大,而滲透系數減小;郭朝陽[4]認為尾礦干密度越小,尾礦越松散,其壓縮模量越小、滲透系數越大。
本文針對某礦山尾礦砂,開展了三軸固結排水壓縮和變水頭滲透試驗,分析了干密度對其強度和滲流性質的影響。
試驗土料為某礦山尾礦砂,相對密度Gs=3.133,最大粒徑dmax=2 mm,砂粒(2~0.075 mm)占90.2 %,分類定名為含細粒土砂SF[5]。由相對密度試驗得尾礦砂最大干密度ρdmax=2.16 g/cm3,最小干密度ρdmin=1.60 g/cm3。另據重型擊實試驗,尾礦砂最優含水率wop=10.5 %,試驗制樣即采用該含水率。
據地勘資料,該礦山尾礦庫在自然沉積和碾壓作用下的最小干密度為1.75 g/cm3,最大干密度為2.08 g/cm3。試驗最大和最小干密度即采用該地勘數據,并在之間內插2個干密度,總共4個干密度,分別為1.75 g/cm3、1.86 g/cm3、1.99 g/cm3和2.08 g/cm3。
對4種不同干密度的尾礦砂進行三軸壓縮和滲透試驗。其中,三軸壓縮試驗試樣尺寸為φ61.8 mm×125 mm,分5層用擊實法制樣,采用水頭飽和法飽和試樣,圍壓分別為100 kPa、200 kPa、300 kPa和400 kPa,剪切方式為固結排水剪,剪切速率0.088 mm/min;變水頭滲透試驗試樣尺寸為φ61.8 mm×40 mm,采用壓樣法制樣,每個試樣滲透系數測量5次再取均值。
三軸壓縮試驗中,不同圍壓下相同干密度試樣偏應力q-軸向應變εa關系曲線、體變εv-軸向應變εa關系曲線規律基本相似,故僅給出圍壓在σ3=200 kPa下,不同干密度尾礦砂q-εa關系曲線和εv-εa關系曲線(圖1、圖2)。

圖1 不同干密度下q-εa關系曲線(σ3=200 kPa)

圖2 不同干密度下εv-εa關系曲線(σ3=200 kPa)
由圖1和圖2可知,隨干密度增大,應力應變曲線逐漸由應變硬化型過渡為應變軟化型,試樣剪脹性逐漸增大,逐漸由減縮過渡為剪脹,且干密度較大時,試樣先減縮后剪脹。
不同干密度下尾礦砂破壞偏應力qf-圍壓σ3關系如圖3。由圖3可知,破壞偏應力隨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用摩爾-庫倫強度理論處理圖3數據,可得不同干密度下尾礦砂的內摩擦角φ和黏聚力c,結果見表1。
據表1可知:
(1)尾礦砂內摩擦角φ隨干密度增大而增大,其原因為干密度的增大使得試樣愈加密實,土顆粒間咬合作用增強,相互錯動愈加困難,宏觀上表現為內摩擦角φ的增大。

圖3 不同干密度破壞偏應力qf-圍壓σ3關系

干密度ρd/(g·cm-3)摩擦角φ/°粘聚力c/kPa滲透系數k20/(10-4cm·s-1)1.7528.5329.51.8631.8396.21.9934.5484.52.0837.4672.9
(2)隨干密度增大,土顆粒間接觸點愈多,因而單位體積試樣接觸面亦隨之增加,使得土顆粒間化學膠結面增多,從而宏觀上表現為黏聚力c隨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此結論亦被表1結果所驗證。
為得到內摩擦角φ與干密度ρd的關系,用表1中數據繪制φ-ρd關系曲線,如圖4。據圖4可知,散點基本在一條直線上,故對其做線性擬合,得線性擬合公式φ=26.1ρd-17.1,相關系數0.9934;同理,如圖5,對黏聚力c-干密度ρd關系曲線進行擬合,得指數函數擬合公式c=0.737e2.14ρd。特別指出,以上兩個擬合公式是由干密度ρd=1.75~2.08 g/cm3的尾礦砂試驗結果所得[6]。

圖4 內摩擦角φ-干密度ρd關系曲線

圖5 黏聚力c-干密度ρd關系曲線
隨干密度增大,土的密實度增加,孔隙比變小,土的滲透性亦隨之減小。土的干密度對滲透系數的影響雖不及顆粒級配的影響大,但亦不可忽略。一些學者也給出了砂土的滲透系數與孔隙比的關系,如柯森-卡門公式[7]即可描述砂土滲透系k數與孔隙比e之間的關系:
(1)
式中:ck為顆粒形狀與水的實際流動方向相關的系數,近似取0.125;F為顆粒比表面積,m2/cm3;ρw為水的密度,g/cm3;η為水的動力粘滯系數,g·s/cm2。
式(1)表明:在顆粒形狀與實際水流方向相關系數ck和比表面積F不變時,砂土滲透系數k與孔隙比函數e3/(1+e)成正比。對同一尾礦砂,上述兩個參數在干密度不同時基本不變,故采用式(1)對試驗結果進行擬合,得k20-e3/(1+e)關系曲線,如圖6。

圖6 k20-e3/(1+e)關系曲線
通過對不同干密度尾礦砂進行三軸固結排水壓縮和變水頭滲透試驗,分析了干密度對其強度參數和滲透性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1)隨著干密度的增大,尾礦砂剪脹性逐漸增大,試樣逐漸由減縮過渡為剪脹,應力應變曲線逐漸由應變硬化型過渡為應變軟化型。
(2)隨著干密度的增大,尾礦砂內摩擦角線性增大,黏聚力呈指數增大。
(3)隨著干密度的增大,尾礦砂滲透系數減小,其滲透系數與孔隙比的關系可由柯森-卡門公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