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蘊鈺
【摘 要】專利權是法律賦予權利人的具有排他性的一項權能,也正是由于法律對專利權實施排他性的保護,一些專利權人對其權利范圍不斷擴張產生專利權濫用問題,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廣泛關注。對此筆者在本文中對專利權基本概念及內容,專利權濫用進行了簡單概述,指出了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必要性,從構成要件四個方面分析了專利權濫用,最后概括了當前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存在問題和完善建議。
【關鍵詞】專利權;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
一、專利權濫用概述
(一)專利權的概念與內容
專利權在理論和實踐中也被簡稱為專利,是發明創作人依照法律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占權利,專利權最大特點就是排他性,也有學者稱之為壟斷性。專利權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從法律視角看專利權包含著更具體的內容,因為不但作為專利權人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更享有由此帶來的利益上權益,也可以理解為是人身權和財產權合一的知識產權。
(二)專業權濫用及法律規制必要性
專利權濫用指的是專利權人不適當的擴張其權利范圍,在其享有權利范圍之外濫用權利,違背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損害了他人合法權益。當前社會上專利權濫用行為越來越多,例如搭售行為、區域限制行為、限制使用行為以及拒絕許可或者收取高額使用費行為都是濫用專利權的表現,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對專利權濫用都十分關注。對專利濫用進行法律規制十分必要,因為關系到有關知識產權利益關系的平衡,也是為技術革新創造更有利空間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們參與國際經濟與貿易的一項重要要求,總之對整個社會進步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專利權濫用的構成要件
在法學理論中構成要件分析是認定一項行為的重要標準,專利權濫用行為在實踐中經常由于界限模糊而影響其認定,以下筆者就從構成要件展開詳細分析:
(一)主體
專利權濫用行為的主體應當包括享有專利權的專利權人和享有部分專利權權能的主體,因為在現實中專利權并不總是全部歸屬某一主體的,例如專利權人將部分專利權權能以許可方式授予了其他主體,則其他主體在授權范圍內也享有了專利權的某項權能,在這一部分權能范圍內也可以實施濫用行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享有部分專利權權能的主體來說,判斷其是否構成專利權濫用,要將其行為與其享有專利權權能進行結合對比分析。
(二)主觀方面
專利權濫用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從專利權濫用危害性上必然對社會公共權益產生一定限制,因此從其主觀上只要行為人存在過錯就應當認定其構成權利濫用,主觀方面過錯包括兩種表現形式,即故意和過失。故意是專利權人主觀上已經意識到其行為將會帶來的損害后果而仍然任其發生,過失是專利權人主觀上因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意識到其行為會造成的損害。
(三)客體
專利權濫用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眾對相關技術使用的權利,專利權人對其自身所享有專利權享有排他性權利,但是其權利范圍之外就是社會公眾所享有的公有技術權利,作為專利權人并不能超越界限來限制;專權濫用行為侵犯的客體還包括社會經濟秩序。
(四)客觀方面
專利權濫用行為的客觀方面是描述其行為的重要判斷標準,客觀方面要求兩點,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濫用專利權的行為,這一點實際上要求兩點,一是行為人要有專利權或者被授予的專利權權能,這是濫用專利權的前提,二是行為人實施的必須是行使專利權;其次,行為人行使專利權行為超出了其權利范圍,由于超出專利權權利界限而對他人或公共利益造成了損害,這也是必須對其進行法律規制原因。
三、專利權濫用的法律規制存在問題與完善建議
(一)專利權濫用的法律規制存在問題
我國在最初專利法制定時主要是加強了對專利權保護的規定,隨著社會發展,專利權保護成效顯著,而專利權濫用行為有了擴大化趨勢,但是目前對其法律規制存在著滯后狀態。首先,立法上缺乏專門的體系化的規范,包括《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雖然都有相關規定,但也只是從國外立法中借鑒而來,不但不適應我國當前專利權濫用實際,立法上這種混合式規制模式在適用上也存在模糊和混亂,有學者指出我國專利權濫用規制問題時直指沒有專利權濫用這一明確說法,這也表明了我國對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的落后,同時在有關專利權濫用的法律救濟上更是有待完善。
(二)專利權濫用的法律規制的完善建議
在專利領域,我們必須要強調對專利權的有效保護,同時也要結合社會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必要的法律規制,專利權濫用如果不加遏制將會給社會公有技術使用帶來嚴重阻礙,也會破壞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首先,應當在立法上進行完善,尤其是對《專利法》,應當在專利法立法體系中完善專利權濫用立法規范,將禁止專利權濫用作為基本原則,同時詳細列舉專利權濫用行為表現方式,最關鍵的是要明確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方式。
其次,在司法實踐中對專利權濫用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加強對社會公眾使用公有技術的法律保護,提供法律救濟,對濫用專利權的違法行為得到確認并進行處罰,鼓勵公眾在技術應用領域大膽應用。
四、結語
知識經濟到來人們在發明創造及專利設計方面意識和能力都有顯著提高,同時專利權利在權利范圍內使用不但是對自身權益的合理使用,更是對社會共有技術使用的尊重,規制專利權濫用是對社會經濟秩序的維護,對個人、企業、社會乃至國家使用開放性公有技術都有重要意義。理論界對專利權濫用進行理論研究也是為了為立法規制提供理論支撐,為實務界規制專利權濫用行為提供法理基礎。
【參考文獻】
[1]翟業虎.論標準必要專利的濫用及其法律規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9(4):92-99.
[2]李照東,張繼文.專利權濫用反壟斷規制的哲學辯護[J].法制與經濟,201814(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