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俏
【摘 要】隨著世界的發展,石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而導致油氣資源越來越稀缺,通過熱采技術將地球中的稠油開發出來,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能源之一。然而因高凝稠油的本身特性,具有相當的開采難度,提高石油產量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石油產量,就要使用恰當的增產技術。本文對石油開采中的增產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石油開采;增產技術;應用
一、導言
隨著社會產業的發展,石油需求量越來越大,增加了石油開采的負擔。為了提高石油開采的水平,積極推行增產技術,根據石油開采的具體情況,全面落實增產技術,一來增加石油開采的產量,二來降低石油開采時的損耗,規范石油開采的過程。
二、背景分析
近年來,人們對能源的消耗不斷增多,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探討石油開發的增產技術一直以來都是石油行業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一般情況下,可以將石油的開采工藝大致可分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及多次采油。其中,通過油層中的天然能量來進行石油開采活動的屬于一次采油,一次采油中壓力往往可達到10MPa 以上,初期可能會保持一段時期的自噴作用,然后機械抽采可能會保持數月以至數年,從而達到增產并且降低能耗的目的;二次采油,是以事先制定的工藝技術作為依據,例如,人們經常使用的注水采油模式就是按照該原理進行。注水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油層中的壓力提高,然后利用水流的驅替作用來提高油井的石油采收率;三次或者多次采油,則利用熱能的升溫效應來降低原油的粘度,并有效地提高油層的壓力,從而提高石油采收率和石油產量。在實際生產中,原始石油地質儲量中不可能擁有足夠的開采區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作為開采礦區而已,由此可見,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產量都不高,特別是粘度較大的稠油和瀝青砂礦等的一次和二次采油的采收率極低,因此,探討石油開采中增產技術意義重大。
三、石油開采常用的增產技術
(一)熱力采油法
在石油開采過程中,熱力采油法是應用比較多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向開采出來的原油中注入一定的熱空氣,從而提高開采效率。根據應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將熱力采油法細分為不同的開采手段,其中,比較典型、高效的方法有2種。
1.蒸汽吞吐熱采法
蒸汽吞吐熱采法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熱力采油法,它主要是在油層內部注入相應的飽和蒸汽,促使飽和蒸汽在油層內部發生反應,以達到石油開采的目的。具體來說,使用飽和蒸汽能夠降低石油原有的黏度,提高其活化效率,促使其更好地流動。隨著飽和蒸汽的涌入,油層內部的壓力也會相應升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石油開采的效率。使用這種方法時,主要是按照相應的周期采油,即先在油層內部注入一定量的飽和蒸汽,之后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開采工作。一般來說,使用這種方法后,開采時間可以維持數周,開采周期一般6~8周最佳,直至開采量降低后便可再次注入相應的飽和蒸汽,促使其再次發生反應,進而執行下一周期的開采任務。該方法適用于開采地下800m以上的油層,并且開采效率最佳。
2.蒸汽驅油熱采法
除了蒸汽吞吐熱采法外,蒸汽驅油熱采法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由開采原理可知,這種方法主要是由蒸汽吞吐熱采法發展而來的,它主要是在蒸汽吞吐熱采法的開采效率降低之后使用。使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彌補由蒸汽吞吐熱采法造成的不足。隨著開采周期的縮短,油層內部的油汽比不斷降低,嚴重影響了采油效率,但是,其內部的飽和蒸汽仍有一定的驅動效果。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這種驅動效果,那么,必然會提高石油的開采效率。從我國蒸汽驅油熱采法的應用情況看,其應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無法達到增產的目的,所以,必須要優化和完善采油法。從目前存在的影響因素來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有以下3點:①選擇恰當的油層開展開采工作,對那些存在明顯不適標志的油層,不能使用這些方法;②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地層壓力造成的影響,以保證蒸汽驅動效果達到最理想的狀態;③合理設計油層開采中的井網布局和相應的結構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如果設計不當,會對蒸汽驅油熱采法的應用造成一定的干擾。
(二)注水增油技術
此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利用注水設備,按照開采計劃,將符合注射標準的水,注入到指定油層中,借助水動力,來驅逐原油,使其能夠從存儲層中出來。因為油田不同,所采取的注水方式,常用的注水方式包括面狀、點狀、切割注水等,各類方法的應用優勢不同,對此需要合理的選擇,以確保采油效率。此方法也較為分層注水法,利用油管與套管,采取分段注水的方式,將油層分為兩層。使用封隔器進行隔離,以將油層分為兩側,使用套管實現上層注水,利用油管進行下層注水。開展注水前,需要合理計算需水量。此方法的應用較為簡便,而且效果較好。除此之外,可以利用注水管柱,將封隔器放在埋設較深的管柱中,將油套內部空間,給固定封住。向油層中下管時,要按照先深后淺的方式,將深管柱放在下層,控制注水段的水量。
(三)酸化、壓裂技術
酸液與壓裂液是工業生產中常用的化學物質,它們被應用到石油開采工作中,都可起到“增產”的作用,其基本原理在于:酸液與壓裂液物質自身的導流能力很強、過濾能力很強,在注水之前先注入該前置液體,可調度、控制好注水時的速度以及石油資源流出的速度與方位。一方面,前置液體不會影響注水增油技術的有效落實,不會與石油資源與水資源融合,造成一定的生產障礙,并能起到一定的“控速”作用,所以其技術優勢明顯,劣勢較弱;另一方面,經前置液體多次引導、填充,儲存層中的漏洞和空隙槽會被有效彌補,這樣可保證注水增油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深度一致的開采環境。
(四)復合介質熱采
復合介質熱采在石油開采中,屬于新興的增產技術,也是現代石油開采經常采用的增產方法。復合介質熱采具有明顯的優勢,其可提升石油開采的油量。復合介質熱采的核心是:在相關的發生器中,增加水,增加發生器內的蒸汽含量,進而提高開采的效率[3]。復合介質熱采時,發生器內的物質,基本是原油、柴油,利用燃燒的方法增加發生器的內部溫度,待溫度升高后,就要在發生器中增加水,降低發生器的溫度,確保發生器內部的溫度,能夠達到開采的需求。復合介質熱采時,介質起到石油增產的作用,也會在增產的過程中,產生水蒸氣,水蒸氣保障石油開采的效率。復合介質熱采增產時,要控制好注水的速度,特別控制一次性注水的量,選用段塞式的方法,把控注入量,隨時調節發生器內部的壓力、溫度,保障石油開采的高效性。
(五)壓裂技術
利用酸化壓裂技術,能夠實現高黏度壓裂液與酸液交替注入,利用酸化壓裂的作用,實現石油增產。此方法的應用,通過交替注入壓裂液與酸液的方式,不僅集中投入較少,而且能源消耗較小,具有較強的應用效果。此方法的應用,利用導流與濾失能力,以充分的發揮其增產的作用。在開采作業中,要按照酸液與前置液注入程序,先注入前置液,再注入酸液,合理的控制濾失速度,不可過慢或者過快。酸液和前置液結合應用,酸液負責引導前置液前進,形成溶蝕空隙槽,為石油開采,提供技術支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切實提高石油開采量是當前社會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石油開采量的提高必然會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基于這一點,研究相應的技術是極為必要的。在實際開采的過程中,做好石油開采技術改進與升級,選擇適當的增產技術,以實現增產,促使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銳,張曉光,董明. 石油開采中增產技術的運用[J].化工管理,2014,11(132):129-134.
[2]劉文鐵.淺述石油開采中增產技術的運用[J].科技與創新, 2016,(01):139.
[3]蔣建勛,趙勇.論石油開采中增產技術的運用[J].石化技術,2015,(04):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