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旭
【摘要】農業節水是在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優化配置,科學利用水土資源,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調劑工業和其他行業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這是緩解呼圖壁縣水資源緊缺的根本途徑,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土地規模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證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戰略措施,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發展農業節水;現狀;工程措施;效益;區域經濟
一、呼圖壁縣農業生產情況
呼圖壁縣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農業縣。
呼圖壁縣灌區農業較為發達,屬灌溉農業,是全疆棉花主產區之一。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等,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有甜菜、番茄等。林業方面除城鎮綠化林、農田防林外,尚有經濟果林等。
農村經濟發展呈現以下特點:種植業比較效益更加突出,糧食、棉花、番茄等主要農作物呈現平穩增長勢頭,棉花高密度栽培、節水灌溉等增產增收措施得到普及。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快速提升。棉花、乳品、肉品、果蔬、草料、糧食六大優勢農產品產業鏈穩步構建。“訂單農業”成為產業化經營的主流,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步伐加快。
二、節水灌溉發展的現狀
目前,農業灌溉節水、工業節水乃至生活節水到全民節水,水是一切生命過程中不可代替的基本要素,也是維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對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水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雖說呼圖壁縣是少水地區的多水縣,但由于來水量在時空上分布不均及缺少骨干調蓄工程,每年灌溉的高峰期一邊是缺水,一邊是浪費,甚至河流域干涸,斷流現象時有發生。為此需長期立足于防旱抗旱,堅持節約用水、科學用水,進行節水建設勢在必行。
我縣節水灌溉工作,認真按照發展“節水農業”的戰略方針,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節水灌溉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為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貢獻。
現狀,節水灌溉發展的思路是:在節水工程措施上,從單向節水措施向綜合節水措施轉變;在發展布局上,從零散布點向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發展;在作物布局上,注重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壓縮耗水量大的作物種植面積;另外,積極推廣滴灌、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技術措施。從渠系防滲和田間節水工程入手,加強用水管理(推行節水灌溉制度和計劃用水),因地制宜采用先進節水技術,積極配合農業節水措施和管理節水措施,搞好節水示范和推廣工作。
三、農業節水灌溉建設的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用水需求大幅度增加,隨之帶來的是地下水位下降、水土平衡失調、工農業用水矛盾加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生態問題。當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昌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因此必須進行節水,節水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最現實、最有效、最可行、最具戰略意義的根本措施。呼圖壁縣作為新疆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一方面水資源總量較為缺乏,另一方面農業用水仍占很大比重,有效利用率還較低,浪費比較嚴重,農業節水潛力很大。為此,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已成為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的必由之路。
一般來說,農業節水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常規節水,包括渠道維護、田間配套提高渠系利用系數,這種節水主要是以工程措施為主。二是高新技術節水,采取低壓管道輸水、噴灌、滴灌、微灌、滲灌等,這種節水是以技術、工程措施為主。三是行政、經濟措施節水。政府部門通過加強管理和經濟措施來實現節水,如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用水價格等。
另外,隨著節水灌溉的發展,工程管理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我們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一手抓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一手抓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做到建設與管理并重,使已經建成的工程項目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和示范效應。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建設監理制和招標承包制,確保工程質量。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的運行管護工作。
四、農業節水建設效益
呼圖壁縣由于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氣候干旱少雨,蒸發量大,致使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日漸突出。因此,要擴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水的利用率,必須走高效節水生態農業的道路。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了由澆地到澆作物的革命性轉變,目前呼圖壁縣已在棉花、番茄、蔬菜、果林等多種作物上采用了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社會效益
通過農業節水工程的建設,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有著良好的示范效果,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由于采用農業節水灌溉新技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管理定額,擴大了經營規模,降低了產品成本,使農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因此,通過高效節水技術的實施,既能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又能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社會貢獻率明顯提高。
(二)經濟效益
實施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每畝地年平均節約水量可達到150m3,可大大減少畝灌溉定額,緩解大旱之年的灌溉用水壓力,并可減少農民的水費支出。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可保證農田的適時灌溉,將對灌區農業增產增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環境效益
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后,灌溉定額大大降低,可減少或避免灌溉對地下水的補給,抑制地下水位的上升,有效防治土壤的次生鹽漬化,有利于土壤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時,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可大量減少地表水的引用和地下水的開采量,達到涵養水源,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也可利用節約的水種植經濟林或牧草,發展林、果、草、牧業,形成復合性農業生態系統,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
五、結論
農業節水灌溉建設順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順應水價改革的新方向,對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制定水價調整目標,大力改善項目區的水利工程配套設施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合昌吉州和呼圖壁縣農業與水利事業的協調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建設充分發揮了區域氣候資源和地下水資源優勢,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項目區經濟收入,對提升呼圖壁縣高效節水工程建設工作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