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慧 楊 紅
(新疆農業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1.宏觀經濟形勢對建筑業的影響。宏觀經濟形勢主導各行各業的大方向,建筑業發展也必然緊跟大趨勢。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直接影響建筑業的發展狀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穩定器,基建投資更是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對于中小建筑業的發展而言,較為關鍵的便是基本建設的投資。在國家持續擴大有效需求的同時,國內外基建總需求擴大會帶來較大的項目資金壓力。在資金方面,國家為防止經濟過熱,可能會采取提高存貸款利率,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等措施,這樣做會增加企業貸款的壓力,增加了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進而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難度,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2.市場導致的風險。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大行業也及時改革,應對風險,我國中小建筑企業也難逃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市場有限但中小建筑企業居多。在“狼多肉少”的市場環境下,許多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在投標過程中,壓低成本報價,甚至不惜低于成本價,采用低價中標策略,甚至隨意給出優惠條件,沒有考慮到后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影響。另一方面,存在的盲目決策的市場風險。許多建筑企業不根據自身情況盲目跟風,在這幾年的變革期內,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企業的發展變革道路,這會使企業最終承擔較大的風險。
3.環境風險。中小建筑企業的環境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地質結構條件。建設單位不能提供詳細實際的有關施工地點的地質資料,既會加大成本投入,也會延長工期,增加財務風險。另一方面是自然環境風險。建筑企業施工工期長,可能出現惡劣天氣,如暴風雨、洪水、泥石流、臺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和其它影響施工的自然條件,這些因素不僅會延長工期,也會使經濟利益遭受損失,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
1.合同風險。施工合同是中小建筑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并取得經濟效益的基本保證。現代工程項目復雜性高、建設周期長,致使工程項目合同履約時間長,實施過程中風險因素也大大增加。合同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合同簽訂不規范,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約束條款不全、合同細節條款約定不明確,甚至制定有失公允的合同條款,施工企業為了獲得承包工程,墊付大量資金,甚至同意了發包方簽訂的不平等條款,增加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二、工程發包方、承包方往往忽視合同的嚴肅性,隨意簽訂條款。在許多施工單位對違約金條款不重視,甚至出現違約金高于本金的情況,增加了企業的訴訟成本。施工單位隨意提供擔保,一旦發生糾紛,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2.成本風險。項目成本風險是中小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中小建筑企業成本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很多企業壓縮施工成本,為了能中標,在制作標書上大做文章,這樣做不僅使企業承擔虧損的成本風險,也會降低施工質量,為社會帶來隱患。二是施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機械設備、其他直接成本等。在當今建筑市場行情下,原材料價格上漲,材料采購成本增加,人工成本也相應增加,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建筑企業所購原材料在稅控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大多沒有進項稅額發票,沒辦法進行抵扣,這也加大了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支出。
3.資金管理風險。資金管理風險分為籌資風險和資金回收風險。建筑行業特點決定了建筑企業經營過程中容易出現資金短缺的風險。對于大多數中小建筑企業而言,銀行借款融資是主要的渠道,這就使企業背負了巨額的借款及利息的壓力,使企業的資金結構失去平衡。負債數額的增加,降低了流動比率,提高了資產負債率,降低了企業長短期的償債能力,增加了收益不穩定的風險。
根據建筑企業建設周期長的行業特點分析,建筑企業資金回收周期長,企業在資金回收方面的風險很大。施工單位墊付資金、啟動工程。再加上有些發包方資信差,有意拖欠工程款。這就將資金風險轉移到中小施工企業,增加了施工企業應收賬款及壞賬的風險,同時增加了企業支付給上游材料供應商及勞動款項的困難,這也使得企業材料供應不及時,勞務人員罷工,資金鏈斷裂,加大了企業的額外開支,進一步增加了企業財務負擔,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有效預防合同風險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合同的簽訂審核要更加規范化。中小建筑企業由于內部管理系統不完善,對合同監管方面更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合同條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不要遺漏關鍵性細節,著重合同是否出現的各種不平等條款,避免日后引發合同不規范帶來的財務風險。二是合同簽訂更加具有嚴肅性。施工單位不得輕易為他人提供擔保,也不得隨意約定違約金。建設單位應為預防合同糾紛,應提前制定各種措施,及時檢查發現合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法律手段迅速加以解決。
企業若想降低施工成本帶來的財務風險,需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進行調查研究,做好招標工作。制作標書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科學合理規范的做好編制工作。再則,按照嚴格的要求編制標書,可以避免某一環節預算過高,加大成本壓力,也減少了為了搶占市場,惡意壓低成本報價的情況。二是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成本,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在保障施工質量的情況下,降低施工過程中的成本預算,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對于中小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資金量沒有上市企業那么充分,多數資金需要通過銀行借款來滿足。良好的信譽狀況對中小建筑企業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企業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知名度,以長期借款為主,將銀行長期借款作為企業穩定的籌資渠道,降低一定的債務風險,提高企業償債能力。
綜上所述,中小建筑企業為了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得以生存和發展,必須尋找應對財務風險的方法和策略。本文結合內外部環境分析建筑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并提出應對風險相應的策略。希望可以為中小建筑企業的穩步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