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李洪明
摘 要:伴隨著土地資源的緊缺,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成為當下一項重要的研究議題,只有有效地對土地資源做好規劃,才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如今,我國土地資源存在著眾多嚴重的問題,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分析并認清當下土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努力整合土地資源,提高利用效率,才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明智舉措。
關鍵詞:基于可持續發展;土地資源管理;探究
引言
我國十分重視土地資源管理,就土地資源管理也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機制、政策與法律法規,促使土地資源得到了高效開發與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管理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研究,將可持續發展戰略滲透到土地資源管理之中,從而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科學性、高效性管理。文章就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管理展開了分析與研究。
1 土地資源特性及其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資源是開展各種經濟活動的物質載體,是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的根本性保障,為市場經濟提供生產的必要空間。土地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與屬性。首先土地資源供給有限性。土地資源雖然從整體來看規模較大,但是在具體國家具體地區可利用土地資源面積是有限的,而且呈現出較大的稀缺性,特別是在城鎮化過程中城市居住以及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土地呈現出供需之間的矛盾。其次土地資源具有壟斷性,在我國土地的所有權是歸國家所有的,從類型上看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這就決定了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手段私自開發土地資源,而國家的土地資源壟斷也為國家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市場秩序穩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最后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是具有等級差異的。在城市建設土地工業用地以及農村的農耕土地上,土地所附加的經濟價值是不一樣的,從經濟學角度看,土地的稀缺性以及土地的功能決定了土地的經濟效益。土地資源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中極其重要,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具有必要性。土地資源管理將能夠合理對土地利用進行布局,將能夠優化土地空間功能的發揮,有助于在土地空間范圍內各項經濟活動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土地資源管理將有效的避免土地濫用環境污染等情況的出現。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將有助于合理布局經濟產業結構分布,有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相協調。
2 土地資源管理現狀
2.1土地資源利用不夠科學
對土地資源進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其一,配置土地資源時,了解到農村耕地面積逐步減少,且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勢必會忽視了農村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主要是把大量的土地資源用到城鎮用地開發與城市化擴建之中,會導致土地資源分配存在兩極化現象,且對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存在不科學規劃問題。其二,若土地資源存在嚴重浪費現象,在開發與利用土地資源時,應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然而,在實際的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之中,卻忽視了此項原則,致使土地錯用、濫用問題變得越發嚴重。
2.2土地資源質量下降
現如今,土地資源存在著質量問題,質量急劇下降,這和生態環境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導致土地資源質量下降,主要是由于人們思想觀念存在失誤,且在農耕時,農戶也只重視農作物產量而忽視了土地資源維護,致使土地資源質量急劇下降,嚴重影響土地生產力。此外,濫砍濫伐現象日益突出,對植被、生態資源與生態環境構成了威脅,會嚴重威脅土地資源質量。
2.3土地荒漠化問題嚴峻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導致耕地面積在逐步銳減,最終使得土地資源發生退化現象。部分地區存在著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現象,這都會成為土地荒漠化出現的主要原因,勢必會阻礙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最終影響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據統計,我國已然有1/4的草場出現退化,且土地荒漠化問題仍舊十分嚴重,土地資源利用率低,降低了土地資源利用的經濟價值,成為當前需要注意的一項重要問題。
3 為了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提出的應對措施
3.1為了使土地的經濟效益提高,對土地結構進行優化
在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工作中,工作人員應當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切入,對于農業用地的整體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規劃,以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使當地的土地利用結構得以不斷的優化與完整,使土地的綜合利用率以及經濟效益得到明顯的提高。避免實施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相關部門應當對群眾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人民群眾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出現誤區,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化利用及開發帶來積極性的影響。
3.2對土地制度進行深化改革,對土地管理制度進行加強管理
各地區的相關部門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土地管理政策,當然,必須要以國家和中央的政策以及方針為參考依據,將國家的相關政策落實到每一處,使土地資源的管理力度得以強化,用本質上解決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預防治標不治本的現象出現。在土地資源的管理工作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應當使自身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為土地資源的合理科學化的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3.3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合理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化發展
在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工程中,必須以環境、人口以及資源作為絕對依據標準,對于不同的行業和領域的土地資源分配必須要合理化,科學化。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具有全局意識與觀念,需要以國家的政策以及方針的要求作為工作重點,以不同地區的不同實際情況,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與規劃,并且將相關政策積極落實,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化發展。嚴格預防工作的形式化,制定出覆蓋全面包含廣泛的合理化的規劃方案。使工作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得到高效的解決,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土地資源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前景不容樂觀,國家的相關部門必須對其加強重視,并且積極創新與開辟出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正確地認識到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意義與作用,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土地規劃以及土地利用方案。在這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我國的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構造一個強有力的法律支持。詳細來說應當加強每一寸土地的使用率,將土地不斷的循環利用,做到不浪費一寸一厘,將各項相關的政策實際落實,是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得以促進,讓人與土地互助互利,促進社會的各項水平高效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浩.灌云縣土地資源優化配置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5.
[2] 趙靜.蘭州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資源“尾效”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