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京洲
摘 要: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以及現代高校管理理論的研究,人的重要性凸現出來。要解決學生管理工作的弊端,必須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實現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學校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從傳統的學校管理學生變為學校管理和學生參與相結合,注重人文關懷,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關鍵詞:學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人性化;有機融合
引言
學生管理是院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在傳統學生管理模式下,通常都是硬性管理,從辯證的眼光看問題,硬性管理模式雖然能夠對學生進行約束,但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缺陷,也就是在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個性、人格的一種忽視。由于當今學生的叛逆期較長,硬性管理往往會起到反作用,校園不良事件也頻發。學校作為一個人才培養、教書育人的場所,同時也是學生為未來奠定基礎的基地,一旦學生在校園中出現了問題,管理者必須要給予指正錯誤。因此,為了能夠實現學生管理的最終目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能夠接受校園管理,我們必須要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互融合,避免不合理的懲罰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度,這樣才能夠保障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1 學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與人性化融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由于大多數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且實際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較低,所以導致其沒有樹立良好的尊重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如果高校還是采取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的話,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給予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的重視,利用服務性管理的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不斷提高。
其次,推動學生工作的良性發展。在發揮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規章制度制定的目的是為了對少數人形成約束力,而對大多數人產生激勵作用,所以,規章制度的制定,必須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才能實施,必須要求學生深入了解規章制度中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才能使其形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同時在相關制度實施的過程中,應該靈活的掌握制度執行的力度和原則,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人性化的學生管理。在深入研究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后發現,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人性化管理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因此,學生管理工作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制度化與人性化的緊密融合。
最后,克服傳統制度化管理的弊端。傳統學生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只是按照規定和標準的程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而對于人的因素并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這種管理方式雖然進一步明確了管理人員的職責,使其可以按照規章制度有序的開展相關工作,但是由于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的進行管理方式的創新和改革,而忽略了對學生個性、興趣以及潛能的挖掘。所以必須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同時也滿足了社會發展所提出的要求,從根本上促進了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2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之間相互關系
2.1制度化和人性化二者之間基本關系
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是相互融合的關系。只有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礎上,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才能促進學管理效率的不斷提高。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對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是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點[2]。假如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追人性化而忽略了制度化的重要性的話,就會導致學生管理工作出現混亂不堪的現象。所以人性化管理的實施必須以制度的和為平臺,才能將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充分的體現出來。
2.2高校學生管理中制度化與人性化相互結合關系
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的激發出來,是高校學生人性化與制度化管理實施的最終目標。相關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必須以激勵大多數學生、約束少數學生為原則和基礎,同時,作為學生管理制度的執行者,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必須靈活的運用相關的制度和規定,在處理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充分的給予學生信任、尊重以及理解,才能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3 學生管理中實現制度化與人性化的措施管理
3.1以人為本,樹立學生管理意識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平等、開放以及寬容這一原則。在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校學生自身特點和缺點的基礎上,在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才能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的體現出來,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受到感染和教育,促進學生自身正確思想和行為的迅速形成,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嚴格的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要求自己。不僅實現了充分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資管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3.2搭建師生之間溝通平臺
師生之間的溝通不暢是導致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管理信息由上至下傳遞環節的增加,而嚴重的制約了信息溝通傳遞的流暢性,以及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導致學生管理工作的低下。一般情況下,信息在上下級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良信息都會在傳遞的過程中被過濾,而這也導致了頂層管理者因為無法全面的掌握實際情況,而做出錯誤的決策[3]。所以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予以信息溝通的有效性充分的重視,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真誠的心態面對學生,并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愛護,才能使其與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深入了解和分析學生在面對生活和學習時的態度和看法,給予學生人格、情感以及意見等方面高度的贊賞和尊重,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管理環境。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積極的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可以敞開心扉接納管理者,從容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加強學生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渠道。因此,針對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存問題,我們必須要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加強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徐晨.淺談學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與制度化的有機統一[J].西藏教育,2014(11).
[2] 楊巍.論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4(10).
[3] 趙玉玲,王文軍,佘娜.淺談高校學生管理的制度化與人性化[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