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銘珺
(清遠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廣東 清遠 511500)
企業持續發展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需要財務信息的支持,制定科學合理的決策。這需要做好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了解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掌握現金流量情況以及經營成果等,進而更好的決策和管理,減少經營風險,推動企業穩定發展。基于此,要優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開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主要作用如下:一是促進內控制度的完善。經過財務報表分析,可全面了解企業監督管理實施的效果。基于分析結果,能夠預測企業經營面臨的財務風險。在現有的風險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控制制度,進而增強內控效果,完善內控制度,有著重要的意義。二是強化內部管理。落實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管理人員能夠基本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基于分析結果,進行內部管理調整,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決策,推動企業優化管理,實現穩定運行。除此之外,可對企業管理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采取相應的彌補措施,減少企業發展阻力,使得企業更好的發展。
從以往的研究成果來說,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新時期,企業經營活動不斷增加,產生的財務數據信息更多,加之管理者對財務報表的需求標準更高,對此項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基于此,需要分析人員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不過因為人員能力水平不同,在分析時,采取的分析方法不同,方法運用的效果也不同,影響著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結果。除此之外,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著錯誤的認識,注重利潤報表,忽略了三表之間的聯系。通常來說,從利潤報表分析結果,可了解企業運營成本和費用等信息,展現企業盈利,不過極易被分析方法影響,出現虛假報表情況,不利于科學決策。而現金流量表的應用,能明晰資金流動情況,但難以體現資金負債情況。除此之外,財務報表分析極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做好分析人員的管控。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了給企業管理者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和信息。從分析結果,能夠掌握企業經營實際情況。不過因為財務報表自身具有局限性,使其難以真實反映企業運營情況。具體體現為,財務報表指標不全面,無法全面反映,甚至是沒有包含部分重要指標,比如人力資源指標等。此類指標具有核算難度大的特性,但能夠充分反映企業運營實際情況,完善分析結果,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以ZY企業為例,其財務報表分析中,財務指標體系框架如下:一是盈利能力。該公司銷售毛利率近5年內始終處于高水平,保持在80%,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利潤空間。不過2015年的營業利潤率和銷售凈利率,照比2014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0%。二是營運能力。在2011-2015年,企業總資產周轉率出現逐漸下降的態勢,而且流動資產周轉率以及固定周轉率業出現下降的情況,存貨轉周轉率的波動較小,存貨周轉天數有所增加。三是償債能力。該企業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減少的態勢,在2015年,降低到5.67%,能夠說明企業資本結構保守。而流動比率以及速動比例大致呈現下降的趨勢,速動比率明顯高于國際標準,能夠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強,債務風險相對較低。綜合分析,該企業銷售凈利率下降,根源在于企業在存貨天數增加,貨物周轉率降低。基于現金流量表分析,明確公司具有較強的造血功能。隨著企業管理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人力資源指標和其他指標,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從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來說,忽略了部分重要指標,如人力資源指標等。由于此類指標在分析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多數企業開展財務報表分析,會選擇忽略此指標的分析。
目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多依靠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以及比較分析法等,開展相應的分析。由于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分析結果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以趨勢分析法為例,其縱向對比年度數據信息,獲得的分析結果是參照上個年度的,受到過去結果的誤差影響,使得分析結果極易產生偏差。基于此,為有效解決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問題,要從分析方法入手,改進和優化分析手段,增強分析結果的質量[1]。
開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要注重非財務指標的把控,具體如下:一是市場份額(銷售企業)或投資完成額(生產企業)。對于市場份額的計算,主要依據銷售額度以及訂貨額度等數據。此指標主要評估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反映產品市場占用情況。從市場份額數據信息,能夠了解市場掌控能力。一般來說,市場份額越高,就表示其在在行業競爭中有著較好的營銷效果。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二是產品質量和服務指標。基于此指標,能夠反映企業經濟情況以及技術發展水平。在產品售后階段,反映的是客戶滿意度。此類指標具體包括瑕疵比率以及返修率等。三是潛在盈利能力指標以及持續盈利能力指標等。基于此類指標,可考察管理層戰略眼光,評估企業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總的來說,在進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過程中,要合理選擇分析指標,不要局限于財務指標[2]。
為全面優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要注重分析方法的融合以及擴展,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全面分析原則。開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要注意從多角度和多思路,開展分析和考量。因為對相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獲得了分析結果也不同。舉例來說,企業流動比率大,反映了企業財務償還能力,同時也能看出企業融資策略的不合理性。
2.堅持多元立體原則。根據多項財務指標變化情況,掌握企業經營活動中蘊含的經濟規律,實現對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效果的有效把控。通過相對性較強的分析,經過橫縱對比分析以及行業標準對比分析,進而全面掌握企業財務管理實際情況。在具體實踐中,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法、動靜結合法、個案和整體統籌法[3]。具體如下:(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法。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要高度重視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結合運用兩種分析方法,做好財務報表定量評測以及數據監管。分析人員要深度分析重要分析,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做出正確客觀的評估。(2)注重個案和整體的統籌。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過程中,常見依據某個指標,過度解讀企業經營狀況的情況,做出片面化的分析判斷,無法全面反映企業情況。對此類問題的把控,要做到權衡利弊,合理分析個體和整體的關系,深度挖掘,客觀合理的評估企業經營實際情況[4]。
3.提升分析人員的素質。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中,分析人員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當前分析工作的局限性情況來說,需要提升分析人員的素質,使其能夠更好的完成此項工作。企業經營管理者可采取以下措施:(1)重視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從業人員的基礎培養以及素養構建,加大人才培訓投入力度。組織分析人員,積極學習會計學和統計計算學等知識,系統培訓,提升其綜合業務能力水平,使其能夠在復雜的條件下,精準解讀數據。(2)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依托信息化技術,提升財務報表分析的科學性以及準確性。這需要培養分析人員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使其能夠熟練使用相關軟件以及工具,提高工作效率[5]。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具有的各類局限性,包括分析人員的局限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分析指標的局限性等。對于此類問題,通過注重非財務指標,融合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提升分析人員的素質,來提升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