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俗話說:丑媳婦總要見公婆面。上市公司無論業績好丑,每個季度的財報是必須按時與投資者見面的。春夏之交,A股市場3513家上市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已陸續亮相。按照規定,所有上市公司應該在4月30日前交出財報。但是,截至5月5日,還有千山藥機、*ST華澤、康達爾、山東地礦、凱迪生態、撫順特鋼、中毅達等7家公司未能如期“交卷”。
據說,上市公司暫時交不出財報,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ST華澤說,“家”里太窮了,請不起審計機構。最近找有關股東借錢吃了“閉門羹”,還在努力爭取做好財報。
康達爾和山東地礦兩家公司表示,請哪家會計師事務所,公司內部意見有分歧,無法出具審計意見報告,因而耽誤了財報公布時間。
凱迪生態和千山藥機自覺能力不足,嫌財報數據太多,作業太難,審計程序復雜,規定時間內確實沒做完。
撫順特鋼聲明,之前公司因自查發現存在存貨等實物資產不實問題,已經開展相關事項的核查,目前正在努力改正,因而耽誤了財報公布時間。
中毅達則大發牢騷,抱怨公司里不負責任的人太多了,原財務總監不夠盡職盡責管理混亂,董監事和審計單位溝通不夠充分,同時部分董監事不恪盡職守,嚴重影響財報公布。
上述公司延誤財報的理由盡管冠冕堂皇、借口多端,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總是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理由來搪塞,既然是上市公司,就不能遮遮掩掩,必須努力克服困難,按期公布財服,這是上市公司最起碼的守則。
在一個月零幾天的公布期內,只要想公布,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按期公布。而仔細推敲,發現上述理由都不是理由,充其量只是一種借口。
公司窮到連審計機構都請不起了,還想在股市里繼續“混”,這樣的公司能“混”出名堂嗎?5月2日,*ST華澤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長期大面積欠薪、欠繳基本社會保險金導致員工流失嚴重,職能部門配備員工嚴重不足,公司運轉困難。公司運轉到這種窘境,戴著小紅帽的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確實有點悲哀,料理后事是早晚的事。
連請哪家會計師事務所都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康達爾和山東地礦兩家公司的行政執行力令人質疑。約請會計師事務所,只是一種事務性工作,如果決策層內部不是各懷鬼胎,這種事務性工作怎能被擱淺呢?
嫌財報數據太多,這凸顯出凱迪生態和千山藥機這兩家公司會計人才素質太差,一個上市公司,如果連做財報都很吃力,這樣的上市公司不知是如何混進股市的,真讓人一頭霧水。
撫順特鋼的理由很“體面”,是因為自查出問題耽誤了財報。但如果想按期公布,把有關問題放在財報里公布不是很透明更體面嗎?其實處于破產重組風口的撫順特鋼“賣身”已毫無懸念。撫順中院或在5月下旬公布受理撫順特鋼重整案,這家“違約王”東北特鋼的明星子公司,很可能難逃與母公司同樣的重整命運。
至于中毅達的牢騷,只能說明公司財務一條線的軟肋,而且中毅達有造假“前科”,2015年年報造假被證監會處罰后,2016年再度造假。從考察公司誠信角度來看,現在不按期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延誤總比造假要好一點。
公布財報好比是一次考試,在考場上不按時交卷,未盡考生的義務,意味著放棄相關權利。上市公司不能按期交出財報,也應視著放棄在股市生存的權利。
可事實上,A股市場鮮有上市公司因不按期公布財報而被勒令退市的。這樣的寬大政策其實是在放縱上市公司違約。
老實說,大凡不能按期公布財報的上市公司幾乎都是岌岌可危的企業,理由有千條萬條,業績糟糕是唯一的真實的。這樣的公司應及時清出市場。
可事實上,A股市場的退市率很低。梳理Wind資訊數據發現,從2001年水仙電器、廣東金曼兩家公司成為首批退市股以來,剔除吸收合并股票退市情況,A股累計有60家上市公司因虧損和欺詐發行、私有化等因素退市。截至2017年7月10日,A股共有3285家上市公司,以此計算,A股累計退市率為1.83%,2001年以來17年的年均退市率僅為0.11%。而英美等成熟市場的年均退市率是A股的90倍左右,香港等新興市場的年均退市率也是A股的20倍左右。
如果立下一個規矩,凡是不按期公布財報的,一律自行退市。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誰還敢延誤?現在就看監管層的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