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蔣雪玲
【摘 要】目的:探究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方法:對106例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進行分析,對其檢驗結果準確性影響因素進行總結。結果:在106例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中,其中有9例血液生化標本檢驗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5%。其中5例(4.7%)不合格的原因為血液標本采集方法不當,3例(2.8%)不合格原因為抗凝劑與血量比例不合理,1例(0.9%)不合格原因為血液標本保存不當。結論:在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準確性的因素較多,在臨床中需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促使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的提高。
【關鍵詞】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檢驗結果;準確性;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082-01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生化檢驗技術也得到顯著發展,并作為一項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但有研究顯示,在標本的采集、處理、分析報告等環節,有可能出現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及準確性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不但降低了醫療工作的質量,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治療[1]。由此可見,為進一步促進臨床檢驗質量及醫療水平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受到的相關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并總結其相應解決對策[2]。在本次研究中,對106例臨床生化檢驗標本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106例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其中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齡在24-73歲之間,平均為(52.3±3.6)歲。所有檢驗標本由護理人員送檢。
1.2 方法 檢驗科需要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查與核對,并對各個科室申請的檢查項目進行分析,對血液標本進行仔細觀察,了解標本的具體采集時間,對標本量進行了解。所有入組對象均需要采集5ml的肘靜脈血,部分入選者在晨間空腹狀態下對其靜脈血進行抽取,并對輸液的另一側采集標本。其他入選者在其他時間采集血液標本,選取輸液的同一側采集標本。可以將標本放置在玻璃管中,并對其進行反復洗滌,之后將其放置在抗凝管中。采用專用的血液標本檢驗儀器對其進行測定,嚴格按照無菌要求來完成,并對檢驗結果進行詳細分析。
2 結果
在106例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中,其中有9例血液生化標本檢驗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5%。其中5例(4.7%)不合格的原因為血液標本采集方法不當,3例(2.8%)不合格原因為抗凝劑與血量比例不合理,1例(0.9%)不合格原因為血液標本保存不當。
3 討論
臨床在開展常規生化檢驗過程中,各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對檢驗結果可靠性、準確性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進而大大降低醫療工作質量及患者治療效果。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改進,血液標本檢驗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在疾病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需要重視臨床血液生化檢驗結果。但是在臨床生化標本檢驗中,其檢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從而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還需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優化對策,從而提高檢驗準確率[4]。
3.1 對標本采集方法不當因素進行分析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標本采集方法不當引起的檢驗結果不合格概率較高,在標本采集的時候,會受到幾個因素影響。首先,采血時間。血液標本通常需要在早晨空腹6-12小時之后采集,其主要是由于空腹時間超過12小時,身體內的蛋白與轉鐵蛋白等物質成分會下降到正常水平以內,而膽紅素等代謝物質會明顯上升,這些變化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在早晨空腹6-12小時的條件下,受檢者還需要抽血前靜臥1小時,禁煙禁酒,在抽血前2天需要禁止使用香蕉、茄子、咖啡、茶等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如果沒有按照以上要求來完成,會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5]。其次,止血帶使用方式。采血部位需要選擇在肘正中靜脈位置,避免選擇在其他較細的靜脈中,其主要目的是避免血量不足。止血帶壓迫止血在1min以內,超過1min會導致大靜脈血流受阻,從而增加毛細血管壓力,較小相對分子量物質會進入到組織液中,會影響到血液標本。如果止血帶壓迫時間較長,會導致血液成分缺氧而增加,使得檢驗結果不準確。在采血技術方面,需要熟練掌握相關技巧,準確定位針,避免擠壓穿刺部位。
3.2 抗凝劑與血量不合理影響因素分析 在標本送檢前,需要對血液標本加入抗凝劑,以便避免血液凝結。在不同血液標本中,抗凝劑的使用會有所差異,例如鈣凝血及不能對多價金屬離子進行檢驗,含有少量凝塊的抗凝血樣不能對凝血酶進行測定。抗凝劑與血量的比例需要重點分析,確保比例合理,他一邊提高檢驗準確率。在本次研究中,有3例檢驗不合格由于該原因引起的,需要對其加以重視。
3.3 血液標本保存不當因素分析 如果無法對血液標本送檢,需要對血液標本進行妥善保存,通常需要在4℃恒溫環境中保存不超過1周的時間,在室溫環境下,保存時間在4小時以內。如果超過4小時,會導致血小板平均容積不斷上升,血糖會下降,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計數會顯著減少,會對檢驗結果準確率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對其保存方法進行熟練掌握,嚴格按照要求來保存。
綜上所述,在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準確性的因素較多,在臨床中需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促使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鳳玲,沈容華,董蘭梅.血液標本采集方式等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13(11):612-613.
[2] 劉宇.臨床血液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J].當代醫學,2016,22(11):827-828.
[3] 姚孝明.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02):243-235.
[4] 黎莉.血液標本采集相關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7(10):117-118.
[5] 田江珍,楊雙.不規則采集血液標本影響檢驗結果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3,33(1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