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晗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江蘇 221116)
什么因素決定了一個經濟中有沒有通貨膨脹?如果有通貨膨脹,它會有多高呢?我們可以通過貨幣數量論來解釋長期中通貨膨脹的行為。提出貨幣數量論的代表大衛·休謨(David Hume),以及近年來的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認為貨幣數量決定貨幣價值。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數量越多,貨幣越“不值錢”。物價方面,貨幣數量增加,物價隨之正比上漲,而貨幣價值則隨之反比下降,反之則相反。
價格常用貨幣來衡量,例如:一臺跑步機的價格是150美元,一部手機的價格是100美元;這是我們一般說的“價錢”。而“相對價格”是指一種物品用另一種物品來表達。例如手機的相對價格:

相對價格用實物單位衡量叫做真實變量,通常,名義變量被貨幣制度的發展所影響,但是真實變量則不然。
假設,如果中央銀行使貨幣供給翻一番,那么,所有價格(包括名義變量)會翻一番;所有真實變量(包括相對價格)不會發生變化。貨幣供給變動不被真實變量所影響的觀點叫做貨幣中性。
例如我們之前的例子:跑步機相對于手機的價格:

在名義價格翻一番之后: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相對價格在名義價格翻一番之后并沒有變化。所以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古典二分法和貨幣中性描述了長期中的經濟。
用貨幣流通速度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貨幣數量論。在經濟學中,貨幣流通速度指在經濟中普通的一元錢在不同人手中流動的速度。
我們可以用產出的名義GDP除以貨幣量,從而計算貨幣流通速度。我們假設P表示物價水平,Y如果是真實GDP,M表示貨幣量,那么,貨幣流通速度為:V=(P×Y)/M
設想生產一部手機的簡單經濟。假設該經濟在一年內300個手機,手機的價格為$100,設該經濟中的貨幣量為$10,000。那么,貨幣流通速度通過上面的公式即可得出:
V=$100×300/$10,000=3
由此可知,每一美元每年平均被交易三次。
對方程式略加整理可得:M×V=P×Y
這個公式說明經濟中貨幣量的增加必然反映在其他三個變量中的一個上:物價水平必然上升,產量必然上升,或貨幣流通量必然下降。
*附加資料
美國名義GDP,M2與貨幣流通速度(1960=100)1960-2007

I obtained all data from FRED databas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at: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
通貨膨脹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可以通過物價上升的比例進行分類存在三種類型:若每年物價上升的比例小于等于10%,被稱作溫和的通貨膨脹;若年通貨膨脹率大于10%小于等于100%,叫做奔騰的通貨膨脹;若通貨膨脹率大于100%,被稱作超級通貨膨脹。
或者,通過價格與商品的價格比來區分,存在著兩種通貨膨脹的類型:第一,每種商品的價格都按均衡比例上升,被稱作平衡型的通貨膨脹。這里所指的商品價格還包括生產要素的價格。第二,各種商品價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即非平衡型的通貨膨脹。
再者,按人們對價格上漲的預料程度加以區分,有兩種類型的通貨膨脹:第一,價格上升的速度在人們的意料之外,或者人們根本沒有想到價格會上漲,即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第二,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有時又被稱為慣性的通貨膨脹。
為了理解貨幣、通貨膨脹和利率之間的關系,我們首先要明白真實利率和名義利率的區別。名義利率是銀行公布的利率。例如你有一個儲蓄賬戶,你帳戶的人名幣數量在一定時期內以多快的速度增加,就是名義利率。而真實利率是通過名義利率校正后的利率:
真實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在長期中,因為貨幣是中性的。所以只有通貨膨脹率被貨幣增長率的改變所影響而真實利率并不受影響。
§費雪效應:由于通貨膨脹率被名義利率進行一對一的調整,因此真實利率(財富的真實利率)沒有改變
§評價:費雪效應長期中是正確的。

Where I obtained this data:?
FRED databas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關于通貨膨脹一共可總結為六個成本:
皮鞋成本
菜單成本
相對價格變動性加劇
稅收負擔的不合意變動
混亂與不方便
任意的財富再分配
以下對基本的五個成本做一個簡要描述
第一,皮鞋成本:人們持有貨幣是為了方便交易。但是通貨膨脹使得人們不愿意持有貨幣,因為所持有的貨幣和銀行存款的實際購買力隨著物價的上升而大幅縮水。因此人們采用各種方式來減少自己所持有的貨幣,而這常常會導致非常高的經濟成本。通貨膨脹引起的交易成本增加就是所謂的皮鞋成本,這一說法是對人們為了盡可能避免持有貨幣而四處跑動造成的皮鞋磨損的形象比喻。在高通貨膨脹經濟中,皮鞋成本是相當高的,凡是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或者每年通貨膨脹率超過100%的人都可以證明。大部分的估計認為,美國通貨膨脹的鞋底成本相當小——在和平時期通貨膨脹率不超過15%。
第二,菜單成本:改變價格的成本。在通貨膨脹期間,快速的價格變動造成了極大的價格變動成本。改變價格是一項相當耗費資源的過程。例如,改變價格更新價格表,更新價格表的郵寄的費用。
第三,相對價格波動與資源配置不當:市場配置稀缺資源,通過相對價格來決定。消費者決定自己買什么是通過比較各項服務的價格來決定的。通過這些決策,他們決定了在個人與企業中,稀缺資源的生產要素如何配置。在通貨膨脹中,之所以市場不能把資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處中,是因為通貨膨脹扭曲了相對價格,消費者的決策被扭曲了,造成了資源配置不當。
第四,混亂與不方便:通貨膨脹使不同時間點對美元數量的比較變的更加復雜,人們長期的計劃難以進行,從而改變了我們用以衡量經濟交易的尺度。
第五,稅收扭曲:通貨膨脹擴大了資本收益規模、使得名義收入比真實收入增長得更快;而稅收沒有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依舊基于名義收入征收,無形中增加了這種收入的稅收負擔。因此即使人們的真實收入并沒有增加,通貨膨脹也會使人們繳納更多的稅收。
本文通過了解古典通貨膨脹理論,計算貨幣流通速度,大致了解了通貨膨脹的成因。用圖表法表示了通貨膨脹的分類。以及解釋了費雪效應在長期中的正確性。為以后我們在經濟生活學習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最后了解了通貨膨脹的六大成本。從五個方面形象詳細的說明了通貨膨脹對于政府以及社會造成的嚴重負擔。基于宏觀經濟學的簡單研究,為了我們日后更好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