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
摘要: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總和)和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所展示的整體面貌,以及國際社會對其綜合國力,核心價值和整體面貌的感受與評價。本文試圖研究哈薩克斯坦近年來為提升國家形象所采取的措施,分析國家總統的形象對該國國家形象的提升作用。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哈薩克斯坦作為歐亞大陸上的關鍵點,扮演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分析和研究哈國家形象,對促進我國倡議的成功開展,中哈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國家形象;阿斯塔納世博會;納扎爾巴耶夫
國家形象也是國際社會對一國的整體認識和總和評價,是國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主權國家最為重要的無形資產。國家形象的提升是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直接結果。國家形象意義重大,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所以,在國際社會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對于國家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哈薩克斯坦作為國際社會中獨立國家產生,并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擔任總統。自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經過20多年的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哈國社會經濟得到明顯恢復和發展。但是在西方部分主流媒體中,哈薩克斯坦的形象大多以負面為主,“波拉特的故鄉”、“政治腐敗”、“民主制度不健全”、“政務缺乏透明度”、“經濟落后”等新聞常被提及。對于哈薩克斯坦而言,在國際舞臺上樹立正面積極的國家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國際政策趨向,因為正面的哈薩克斯坦形象會促進哈薩克斯坦同其他國家雙方關系的發展與深化。
一、尷尬的國家形象——“未知國家”與“波拉特的故鄉”
哈薩克斯坦近年來,在國際社會中的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出席并參加了許多國際性活動與國際組織。如2001年6月15日,哈薩克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2003年,在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倡議下,首次召開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并確定每三年舉行一次。哈薩克斯坦于1992年加入歐安組織。2015年7月27日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62個成員國。2017年6月10日至9月10日在阿斯塔納成功舉辦主題為“未來的能源”世界博覽會。哈薩克斯坦在國際社會中的身影隨處可見。
而在獨立之初,大家對哈薩克斯坦的印象大致都是“草原”、“未知”,“波拉特的故鄉”。2006年電影《波拉特:為了建設偉大的祖國哈薩克斯坦而學習美國文化》(?Borat: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喜劇在美國上映,一個來美國旅行的哈薩克斯坦名人,由于“沒見過世面”而大出洋相的故事,給哈薩克斯坦的國家形象帶來重創。電影的上映使公眾對哈薩克斯坦國家形象產生了偏差,因此美國人對哈薩克人的印象就成為波拉特的形象。哈薩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動,在美國報紙投放了為扭轉偏見的形象宣傳片,標題為“誰需要波拉特?哈薩克斯坦總統有話要說”。此外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刺激,2007年哈薩克斯坦政府建立了國際信息部(Департамент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информации),其主要功能就是塑造國家形象。
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廣泛流傳著一個哈薩克斯坦人用于自嘲自己“無特色”的笑談:當你看到一個“中國人”走在路上,說著俄羅斯語,那么那個人一定是哈薩克斯坦人。上升到國家層面面臨的問題在于,“到目前為止,哈薩克斯坦并沒有國家形象(National Image),在它的鄰國范圍內當然有,但在世界范圍內,哈薩克斯坦并不是一個知名的國家。”“國家品牌”(Nation Branding)概念創始人、知名政策顧問西蒙·安霍特(Simon Anholt)在論壇期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道。可見哈薩克斯坦仍需努力,在自我國家形象建設方面努力加油。
二、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舉措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地處中亞心臟位置、擁有極其豐富自然資源的哈薩克斯坦近年來廣結善緣。除了與鄰國,尤其是俄羅斯保持傳統良好關系之外,也大力謀求拓展與歐盟、美國及中國的雙邊關系,各種國際場合上也頻頻“得分”。但國際形象和知名度上的“短板”成為了這個中亞大國尋求發揮更大作用的瓶頸。為了擺脫負面的國家形象,哈薩克斯坦十分努力。
(一)遷都阿斯塔納
阿斯塔納(Astana)位于哈薩克斯坦中心偏北位置,處于俄羅斯裔局多數的北部地區和哈薩克人為主的南部地區的分界線上,距原首都阿拉木圖約1300千米。由于哈薩克斯坦元首都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余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網中北部的阿克莫拉。1997年10月底,哈議會、政府等國家機關遷往阿克莫拉。12月10日,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宣布,阿克莫拉正式成為哈薩克斯坦的永久性首都。1998年5月6日,哈總統將阿克莫拉改稱為阿斯塔納,因為“阿斯塔納”在哈語中意為“首都”,而“阿克莫拉”在哈薩克語中意思是“白色墳墓”,這不利于首都的形象。
阿斯塔納正逐步向國際化城市邁進。近年來在阿斯塔納成功舉辦了上合組織十周年慶祝峰會、歐安組織峰會、伊斯蘭會議組織外長會議、世界伊斯蘭經濟論壇會議、世界宗教領袖大會等眾多高水平國際會議。阿斯塔納是哈薩克斯坦國家形象逐步上升的有力見證。哈薩克斯坦遷都之舉,雖耗資巨大,但它卻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哈地處歐亞結合部的地緣優勢,提高哈在本地區以及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與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哈國內族群的融合,有利于國家統一,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
(二)成功舉辦國際活動
自從20年前獨立以來,哈薩克斯坦依靠石油與天然氣成了富裕國家。但國家形象仍停留在“未知”和“波拉特家鄉”中間。舉辦大型國際活動是政府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戰略,例如2017年阿斯塔納世界博覽會。
對于哈薩克斯坦舉辦2017世博會的舉措,不少政治和公眾人物,專家,記者,博客作者都認為,這一國際性事件影響了該國的形象和品牌。毫無疑問,舉辦2017年世博會是哈薩克斯坦提升國家形象的很有效的措施,增加哈在國際舞臺上的認知度。
2017年世博會對哈薩克斯坦乃至整個獨聯體地區來說是一個突破,因為它是獨聯體國家舉辦的第一個博覽會。獲得世博會的主辦權可以被視為國際社會承認哈薩克斯坦具有很高國際地位的標志,并且有助于國際推廣和發展。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將促進中小型商業的發展,同時吸引大型投資用于建設首都的博覽會設備和基礎設施。此外,該活動將提升哈薩克斯坦的聲譽,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將涌入阿斯塔納,從而將促進哈薩克斯坦旅游業的發展。哈薩克斯坦現階段非常關心經濟發展和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因此 2017年世博會被視為一個展示自己、證明其國際形象可信度的絕佳機會。一屆高效率、行人信服、始終貫徹“未來能源”主題的環保理念、兌現承諾成功的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將會向全世界展示一個務實的哈薩克斯坦政治形象、繁榮的經濟形象和開放交流的文化形象。
(三)總統形象對哈國家形象的影響
納扎爾巴耶夫被譽為“民族領袖”和終身總統,他確立了符合哈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獨立20多年來在納扎爾巴耶夫的領導下,哈國經濟進入到世界前50強,人均國內總產值超過1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正爭取2050年進入世界前30強。
納扎爾巴耶夫對地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第一,提出率先棄核,使中亞成為無核區,并簽署了《中亞無核武器條約》;第二,納扎爾巴耶夫遵循共同發展的思想,積極倡導和從事中亞地區一體化實業,謀求地區穩定和平發展;第三,納扎爾巴耶夫遵循建立“相互信任”的思想,致力于整個歐洲的和平,安全和穩定;第四,納扎爾巴耶夫尊重多種文明的思想;第五,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之時,納扎爾巴耶夫率先支持習近平提出的偉大構想。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對哈薩克斯坦今天取得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貢獻,睿智,負責,具有政治頭腦是其鮮明的個人形象,是哈薩克斯坦的名片,對哈薩克斯坦整體的國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三、結語
早年在西方媒體視野中,對中國的形容無非是“妖魔化的中國”,不民主等等。我國為了提升國家形象,采用了很多策略。透過哈薩克斯坦塑造本國形象的經驗,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將其成功的經驗在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的前提下應用到我國的改善策略中。
現在哈薩克斯坦與中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提升國家形象的策略,適合本國國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這些策略中,有共性,也有不同。總的來說,要想提升本國形象,可以采用的幾種方法是:積極舉辦或參與大型國際活動,提供國際援助,塑造優秀的國家領導人形象,重視國際傳播等等。
哈薩克斯坦的國家形象隨自身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與參與度不斷擴大。同時,與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兩國之間的友誼不斷得到鞏固與升華。哈薩克斯坦近年來在提升國家形象方面屢屢出牌,成果有目共睹,保持了哈在國際上的權威和地位。
參考文獻:
[1]艾格麗·伊迪里索娃著,崔悅譯.大型活動的國家品牌化、公共外交和軟實力:以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為[J].中國與世界,2017年第5輯.
[2]Botagoz Zhumabekova著,沙永杰,徐洲譯.成為首都: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城市規劃.亞洲城市,2016年,第57頁.
[3]哈薩克斯坦總統官網,2017年世博會,http://www.akorda.kz/en/page/page_expo-2017-v-astane_1356073251
[4]海濤.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以新的英姿聞名世界[J].中國地名,2013.第80頁.
[5]李寧.阿斯塔納市成功申辦2017年世博會的意義探析[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3月,第26卷,第1期,第9頁.
[6]澎湃新聞網:國際舞臺遇知名度短板,中亞大國如何打一場國家形象翻身仗?http://news.163.com/11/1218/03/ 7LHD6GQA00014AED.html.
[7]張春友.哈薩克斯坦確立納扎爾巴耶夫為“民族領袖”[M].光明日報,2010,第8版.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