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學模式在實踐應用中逐漸得到了師生的認可。本文著重介紹針對在混合式模式下的設計專業的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模式改革。
關鍵詞:創新思維;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0 引言
隨著教育“互聯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并且推動著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逐步發展。設計作為最具有創新特點的學科,創新思維必然是其最重要的思維之一,而創新思維的培養也貫穿幾乎所有專業課程當中。
1 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理論基礎
1.1 掌握學習理論
就教育而言,學校不是生產社會需求的工廠,而是創造人才推動人類進步的學習圣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設計,也會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教學再設計,卻很少關注學生想要學習什么或學到了什么。這就是目的教學的弊端,根據教學大綱或者是老師的意愿進行教育,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學校教學的一個流水線式的智力產品。有的學者就提出了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學習環境。對于實踐性非常強的設計專業來說,理論知識的積累更依賴實際操作的鞏固和加強。在課程設置上,也有類似創意思維這樣的非常有針對性的課程去實施與貫徹。
1.2 以問題為教學突破口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的構建等學習理論進行教學,我們要讓學生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尋找解決的方式。在圍繞著問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激活、展示、運用和整合四個方面開展,核心的思想就是老師從實際出發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學習習慣,老師逐漸從講學轉變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促進者和協助者,輔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對于設計類專業而言,設計與創新的本質就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創新思維的引導需要問題的發掘,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發現問題的空間與時間,這更有利于思維的開發與爆發,并由此開展更多的創新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以問題為導向,通過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和遠程教學文件等優質教學資源融合到課程教學中,甚至置于授課之前,讓學生主動去發掘問題并提前準備。這會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勢必提高教學質量。
1.3 高階思維模式的培養
學生在認知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等。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過去淺層的學習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在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將學生引導進入更深奧和更神秘的知識世界,讓學生不斷地進行探索學習。現在應用的翻轉課堂就是一個典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結構,在課前給學生講解淺層的知識,隨著不斷深入地學習,老師的引導不斷深入,學生學習的內容不斷深化,幫助學生逐漸提高高階思維能力。[1]在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有利于專業知識的深化與內化。實踐動手能力是外功,而具有創新思維的設計修為則是內功。只有具備這樣素質的學生才能稱得上一名合格的綜合設計人才。
1.4 主動學習理論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育部一直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主要的原因就是過去的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地學習。也就是說,老師講解什么內容,學生就學習什么內容,在進行課外內容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沒有興趣,而且還由于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學生被禁錮在課堂學習中。而主動學習就是學生在腦海中將內容進行強化記憶,在混合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養成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的習慣。設計專業是最具有實踐性的學科,通過實踐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前文已經提到,在設計專業的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導向,開發創新思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發揮,學生將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并通過創新設計活動完成教學實踐,從而達到理論知識的學習目的。
2 混合式教學的改革措施
2.1 分析階段
混合式教學首先就是要確定采取哪一種混合模式,目前改革的教學模式有對分課堂、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視頻教學、多媒體教學、鼓勵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等。我們需要根據實際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的環境,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進行組合,達到混合式教學的真正教學目的。
2.2 設計階段
在選擇好教學模式后就是對教學方案的設計,因為幾種不同的教學策略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要精巧地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的教學策略需要老師進行教學方案設計。
2.3 實施階段
在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混合的優勢,不能出現一個教學模式就完全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其他教學活動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明顯下降的情況。教師要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控制好各個教學模式的高效銜接性。
3 結語
在今后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發掘學生的潛力和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實力。無論是國家經濟轉型還是社會發展,創新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動力需求,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會成為未來教學的重點方向。尤其是對于設計類專業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相信設計類專業也將成為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突破口,會開拓出更多的創新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徐麗華,李兵,張勇.基于微課和思維導圖的混合式實驗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180-182.
作者簡介:李啟光(1977—),男,廣東江門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業設計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