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經濟開始邁向了國際舞臺,各行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近幾年來,世界進入了低碳經濟時期,“節能環保”也是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向。對于服裝設計而言,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綠色化服裝產業之路。因此,本文首先介紹低碳經濟時期服裝產業的發展方向,再探究低碳經濟背景下服裝設計的創新方式,以供相關人員借鑒。
關鍵詞:低碳經濟;服裝設計;創新性
現階段,國際化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低碳經濟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將低碳意識引入行業發展的全過程,有助于增強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快速消費品的服裝行業,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大自身的改革和創新力度,注重低碳經濟的經營與生產,盡量選擇環保織物,將低碳理念擺在第一位,同時增強服裝行業工作人員的綠色意識,才能促進低碳經濟背景下服裝設計的創新與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低碳經濟時期服裝設計的創新方式,為未來服裝產業的持續與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1 低碳經濟時期服裝發展方向
“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是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的重要舉措,它給全球經濟帶來了“綠色化能源”的發展之路。對于低碳經濟而言,它傾向于節能環保,要求企業的一切經營都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確保人的身體健康,促進行業發展。在這種發展背景下,許多國家的產業面臨整改,企業資源推陳出新,服裝行業也面臨積極的轉型,服裝行業者更要認清目標,堅持走低碳、節能減排的路線。在我國,為了迎合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走“以綠色經濟為核心”的發展之路,服裝用材料也逐漸選擇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滿足現代人的服裝需求。簡而言之,在低碳時期,服裝設計需要引入更多低碳元素,積極地推行國家倡導的低碳服飾化經營方案,以新材料壯大服裝產業的綠色實力,這樣才能將我國的服裝行業推向國際化服裝發展舞臺。
2 低碳經濟背景下服裝設計的創新方式
2.1 服飾選材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展,服裝設計從業人員需要具備創新意識,注意低碳服飾材料的選擇與設計,這樣才有助于確保服裝產業的低碳發展。對于服裝的新選材,基本上包括6個方面:一是棉麻絲毛纖維,因其屬于最基礎的四大天然纖維,原料可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加工過程中可減少很多污染;二是彩色棉花,彩色棉花是一種自帶色彩的新型棉花,天然色彩特征顯著,可以說是擁有較強天然色彩的新型紡織原料;三是原生竹纖維,這是以物理機械方法從竹子中提取出的竹纖維,具有優異的抗菌性能、抗紫外線功能和可生物降解性;四是再生蛋白纖維,尤其是大豆蛋白纖維,具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的種種優良性能;五是天絲纖維,采用有機溶劑紡絲工藝,在物理作用下完成,整個制造過程無毒、無污染,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綠色纖維”;六是莫代爾,主要以山毛櫸木漿粕為原料,純天然、可降解,手感柔軟,不管是吸濕性還是透氣性都非常突出,也是較常見的環保面料。不難看出,服飾設計人員一旦采用這些新的材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創新服裝設計的風格,不斷提升人們的穿著體驗效果。
2.2 服裝制作方面
服裝設計的初始階段固然重要,但是制作階段也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從低碳環保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增強服飾的綠色化概念。服裝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對環境、人體、資源造成很大的影響。印染過程中產生的印染廢水約占整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3,這些廢水對牲畜、人群、植物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服裝在染色過程中要加大對環保染劑的研究,以有機染劑和植物染劑為主,設計服裝色彩時要合理利用彩色纖維,減少染色工藝,同時工廠要加強對廢水的過濾處理,嚴格檢測廢水排放量。服裝加工制作后的邊角廢棄物不僅造成材料浪費,也是污染源之一,在加工之前應嚴格計算面料的排料方式和利用率,對于廢棄面料,可回收后分解為短纖維,做成集合制品,盡可能地選擇可降解的纖維材料,比如莫代爾纖維、新型聚酯纖維。服裝的制作加工涉及多方面工序,只有盡可能在每一道工序都考慮到綠色因素,才能多方位地滿足服裝市場的低碳化需求。
2.3 服裝產業模式方面
傳統服裝產業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低碳經濟下多樣化的生活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制造下的產品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作為服裝行業者有必要考慮更多的產業模式。比如,一件衣服經常不到功能損壞的地步就因為不再惹人喜歡而被丟棄,大量的紡織品和服裝垃圾滯留。舊衣回收模式變得非常有必要,可在小區和校園設置舊衣回收箱,對回收后的舊衣分類整理,消毒殺菌,部分可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兒童,部分輔料可拆解組合后再利用,也可用舊衣換新的模式刺激服裝企業新品銷售量。隨著共享領域的急速發展,共享服裝的概念已被提上市場,基于租賃基礎上的共享服裝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群體所接受,該模式的目的是讓消費者花較少的錢穿多樣風格的服裝,同時可以有效地延長服裝生命周期,使每一件服裝物盡其用,減少服裝資源的浪費,只要處理好該模式的安全衛生問題,相信該產業模式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3 結語
在人人注重健康的時代,低碳性質的服飾前景將會一片光明,它為人類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作為服裝企業,必須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的服飾,每一道生產工序都要傾向于綠色化,這樣才能設計出流行的前沿產品,從而提升整個服裝企業的核心價值。當然,服裝設計人員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積極轉變設計理念,深刻領會低碳服裝設計的精髓,從而高效地對服裝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 藍天.低碳服裝市場普及的可行性思考[J].山東紡織科技,2011(1).
[2] 潘瑤.低碳經濟下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陵西教育(高教),2011(1).
[3] 趙敏.淺談低碳服裝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外資,2011(6).
[4] 王健.綠色服裝結構設計應用淺析[J].網絡財富,2010(11):218.
作者簡介:翁密儂(1992—),女,陜西西安人,研究生,畢業于西安工程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