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人文含義進行基本概述,從文化差異修整原則、環境持續發展原則、設計獨特性原則三個方面入手,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應用原則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表達路徑。
關鍵詞: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人文精神;表達路徑
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不但能夠促進室內設計理念的改變,還能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要求,展現人性化設計理念,注重對人類思想的追求,在給人們提供良好室內環境的基礎上,滿足人們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精神追求,梳理室內環境和人之間的友好關系,創建和諧、美好的室內環境。通過把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運用到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不僅能夠展現室內建筑自身的價值,同時還能突顯人的思想追求,讓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實現升華,促進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穩定發展。
1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含義的基本概述
在人的發展歷史中,受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人文。人文作為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體現出人類文化思想的改變,并彰顯出一種較為健康的文化理念。通常來說,人文主要展現在對人類的高度注重方面,各項工作的落實均需要把人當作主體,綜合思考人的思想和感受,把人的情感和思想當作基本,落實各項工作,以此在促進活動目標實現的同時,秉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讓各項工作均附有人性化特性,在落實工作目標的同時,也能極大限度地滿足人類思想需求,給人們營造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1]人文作為社會發展的具體展現形式,直接展現了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理念,是人們在精神層級上的一種展現方式,通過人文思想,能夠對人們精神思想有所認識,突顯人們的生活追求和向往。
2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應用原則
2.1 文化差異修整原則
針對室內環境藝術來說,其和人文文化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是性質差異,兩者包含在對應的學科中,其中環境藝術需要借助具體事物進行展現,包含在科學范圍內,是一種客觀現象,而人文文化則較為抽象,體現的是一種人類思想理念,是主觀現象。由于人的思想意識大不相同,在開展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時,需要結合各種人文文化,根據人文文化自身的特性,對室內環境藝術方案加以適當修正,從而滿足各個人員的思想要求,讓室內環境更具獨特性。[2]假設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沒有根據人文文化差異對設計方案加以修整,將會使得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結果較為單一,缺乏個性,無法滿足多元化需求者的要求,更無法獲取需求者的認可和信賴。由此可見,在落實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時,應該因人而異,充分展現人文文化。
2.2 環境持續發展原則
受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生態環境面臨著嚴重的危機,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在開展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時,應該秉持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標準,把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貫徹到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做好人和生態環境協作發展的工作,降低給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實現環境的穩定發展。在具體設計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室內環境加以科學分配,并根據人文需求,應用環保型設計工藝和材料,實現空間框架的合理分配,在提升室內環境整體效果的基礎上,達到環保的目的。此外,把各種文化要素結合到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通過和各項現代化技術的融合,促進室內環境和人文文化的結合,讓室內環境內涵更多元化。
2.3 設計獨特性原則
科學技術作為促進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穩定發展的主要方式,而藝術形式則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展現內容,由此可見,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也就是科技技術和藝術設計融合之后形成的產物。和其他設計比較,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自身有其獨特性,因此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其獨特性的角度入手,不可生搬硬套其他設計工藝和方案,而應該融合其他類型設計的優勢,實現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方案的創新和完善,在突顯其獨特性的基礎上,優化設計方案和理念,保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獨特性,從而更好地迎合社會發展要求。[3]
3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表達路徑
3.1 科學設定人文標準
將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運用到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室內環境設計的需求,從而在為人們提供良好設計服務的同時,還能促進人們精神的追求。在此環節中,人作為所有設計的主體,設計目標在于滿足不同人的設計要求。因此,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時,應該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標準,對人們的設計需求加以科學定位,掌握人們的居住習性和心理追求,再根據各個人群的具體狀況編制相應的設計方案,讓設計方案更具合理性和規范性。[4]根據人們的需求,在分布室內空間的過程中,應該科學規劃空間框架,為各個人群提供針對性服務,極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在進行室內色彩搭配時,需要考慮各個人群對色彩的審美情況,適當修正色彩搭配方案,采用多種色彩組合的方式,創建符合人們心理需求的室內環境。
3.2 注重人的心理活動
室內空間參與人員在各個階段對環境場所需求有一定的差異。從空間角度來看,室內環境設計應該在滿足人們物質功能要求的基礎上,讓人們在空間格局中感受人文層級中的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針對室內空間而言,因為受到空間格局、色彩搭配等因素的影響,給人們營造的視覺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注重人群心理活動的發展走向,將人們心理定位和設計理念充分結合,才能設計出滿足人們心理要求的空間,如果和人們的心理定位出現偏差,將會影響人們的心理感受,產生消極情緒。[5]例如,當室內空間較為寬廣時,將會給人們帶來舒展、愉快的感受,但是空間格局較為龐大時,則會讓人產生一種自身渺小的感受。而空間格局較小,則讓人感到壓抑。所以,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該把人們的精神追求當作主體,把特性空間框架和人類思想情感結合起來,注重人們的心理追求,真正達到“以人為本”。
3.3 應用多元文化要素
文化作為民族發展之后物質財物和精神財物融合形成的產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具有較高價值的內在物質。在我國社會發展中,民族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結合各個民族文化,形成了具備獨特特性的多元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習性和發展,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所在。在開展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時應用多元民族文化,不但能夠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同時還能展現民族文化自身的價值,讓室內環境突顯各種文化要素,開闊文化視野。設計工作人員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各個領域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性,把多元文化要素融入設計方案,讓人們對各民族文化有所認識,充分體現民族文化中蘊含的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在迎合人們精神追求的基礎上,實現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促進社會價值的展現。
3.4 營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
室內空間環境作為空間格調和品位升華的關鍵,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時,注重人的參與,把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心理追求當作最終標準。設計工作人員需要全面發揮人們的互動能力,充分融合多元化的空間要素,提升室內空間的自由度,注重空間和應用人員的對等性。在空間構建方法方面,可以借助設計工作人員專業的設計工藝和方式,實現室內空間格局的優化,利用藝術設計體現空間意境,從而達到美學和舒適性的均衡。在室內空間設計時,應該極大限度地注重人和空間情景的融合,設計工作人員應該賦予空間更多的想象和力度,展現出設計的獨有魅力。好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能夠體現設計流程,在設計過程中,各項設計要素均可以進入人類視覺系統中,給人提供感官上的感受。[6]并且,人們在認知室內空間的過程中,也可以從視覺、嗅覺等多方面進行感悟。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個動態化的空間意境,能夠讓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滿足。
4 結語
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能夠促進室內設計的穩定發展。在設計時,應該秉持設計要求,突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形式,展現設計的人性化。把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融入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在營造良好的空間格局和意境的情況下,讓人和室內環境和諧發展,充分展現人文情懷。
參考文獻:
[1] 蘇暢.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及其發展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59+61.
[2] 李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價值研究[J].大眾文藝,2016(11):88-89.
[3] 張帆,尤美淇.城市居住環境中人文關懷的表達與呈現[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2):109-110.
[4] 邢亞男,魏薇.軟裝飾材料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5(18):89.
[5] 杜嘉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解析[J].藝術科技,2014,27(06):284.
[6] 李熙成.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人性化處理分析[J].中國包裝工業,2013(18):31.
作者簡介:姚思聰慧(1990—),女,河南開封人,碩士,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