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璽
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高校廣泛開展。高職傳媒類院校如何結合新媒體,培養高職傳媒類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強化創新創業思維是高職傳媒類教學和學生培養急需研究的問題。高職傳媒院校的教師如何將專業教學、學生管理、學生活動三者與新媒體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在專業學習、學生活動、創新創業大賽中檢驗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增強創新意識、增強創業實踐能力呢?本文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為例,從多個方面探討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實踐專業技能、提升創新意識、增強創業實踐能力的具體方法和過程。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傳媒專業;創新創業
近年來,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提高在校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培養目標。高職傳媒類院校如何培養傳媒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以播音與主持專業為例展開說明。
1 新媒體時代對高職傳媒類專業的影響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網民數量急劇增長,同時對于網絡媒體的依賴大大增加,傳統媒體日漸衰弱,新媒體大行其道。從最早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到后來的以喜馬拉雅FM為首的音頻節目、視頻直播平臺,到現在的快手、抖音、微視等短視頻類節目崛起。媒體的傳播手段和形式都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是巨大的,對于高職傳媒類專業的學生也具有較廣的影響。原有的知識架構和體系也應該隨著媒體行業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在培養學生時就應當緊扣時代的發展旋律。以學生專業實踐、學生活動為載體,將專業學習、創新創業教育、新媒體觀念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新的創新模式。
2 具體方法與途徑
2.1 以創新課程為引導,在播音與主持專業課程體系中加入新媒體課程
播音與主持專業課程體系在2014年加入新媒體創新課程“新媒體發展與營銷案例分析”,本門課程旨在讓學生對新媒體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加入營銷理論知識,讓學生對于當下的節目包裝和活動策劃運營有一定的認知。從而為學生新媒體就業和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在當下,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對于主持人的要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播報節目和主持節目,還需要主持人做一些前期的活動策劃,活動期間的營銷互動,后期的活動數據分析、總結和反饋。這對于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領域,對于真正地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也是非常困難。但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使學生對于活動策劃、新媒體營銷、數據分析等理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讓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時快速適應一線媒體的工作需要。
后期,根據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相關崗位需求的變動,本門課程又加入了更多的新媒體運營內容,更加貼近新媒體行業的崗位需求。使學生可以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作品采集、創作、編輯審核、發布,進一步提高互聯網的熱點敏感度,為在互聯網、新媒體行業就業和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2015級、2016級多名學生進入喜馬拉雅FM山東站工作和實習,還有多名學生進入政府的在線服務部門從事新媒體工作。
2.2 以新媒體實操為項目,增強學生的新媒體意識,同時實現專業技能的創新應用
結合播音與主持專業特色開設了新媒體方面的創新課程,創新課程將新媒體與營銷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新媒體營銷意識,學生將這種意識與節目主持、廣告配音、影視動畫配音等專業課程相結合,實現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創新與實踐的發展。
學生利用專業知識,結合自身專長制作具有鮮明特色的微信公眾平臺和錄制互聯網音視頻節目,在鍛煉提高學生采編播一體的專業技能的同時,為學生打開了互聯網創業之路。學生通過將自己制作的作品上傳到互聯網,觀察互聯網用戶對作品的反饋,通過數據統計分析,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增強創新意識。同時,通過音視頻節目在互聯網平臺的播出,吸引到網絡平臺的關注,從而進行更深一步的合作。學生因此開始創建自己的網絡工作室,線上從事互聯網配音工作、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線下從事少兒語言表演工作、承接各種商務主持和婚慶主持。
2015級多名學生以“播音發聲學”“播音創作基礎”等基礎課程為依托,做少兒語言表演培訓,同時利用所學的新媒體知識,開辦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或將自己錄制的童話故事上傳到喜馬拉雅FM、荔枝FM等應用軟件,得到大量兒童聽眾的喜愛。通過線上的互動交流,增加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將線上聽眾轉化為線下用戶,參加自己開辦的少兒語言表演班。還有多名學生依托互聯網直播平臺,成為娛樂主播或企業公司的網絡節目主持人,為自己的就業和創業拓展了渠道。
2.3 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將專業實踐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播音主持系“追尋中國夢”系列采訪活動為載體,每年緊扣時代主旋律,提出年度采訪主題、制定采訪計劃。同時,尋求一線媒體進行合作,由一線資深媒體記者帶領山東傳媒職業學院學生進行前期策劃、中期采訪、后期合成等。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媒體策劃和報道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媒體實戰中檢驗所學專業技能,發現問題、尋找不足,實現專業技能實踐與一線崗位無縫對接,學生應用能力提高的同時創新能力也有顯著的提升。例如2017年我們就緊扣“大國工匠”和“創新創業”這個年度主題,制定了“追尋中國夢·匠心筑夢”——山東職教典型采訪活動,由一線資深記者帶領學生分赴山東多所職業院校,深入挖掘職教典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報道他們的事跡,大力宣傳職業教育對于國家的重要意義。同時,針對職業院校的學生我們還開設了《未來工匠》欄目,采訪典型學生對于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的理解。通過活動使學生思維認知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切實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的意義。通過本采訪,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不斷摸索經驗,總結出許多值得借鑒的想法,將新媒體的許多技術手段融入采訪報道過程中。比如,利用視頻直播將采訪全過程完全呈現給沒有辦法到達現場采訪的人,同時采用直播互動的手段,讓觀看直播的網友參與到采訪中,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后期還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制作視頻短片,利于視頻在朋友圈中進行傳播。
2.4 以提供創新創業平臺為契機,將傳媒公司引入學校
結合專業特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喜好,我們分別開設了廣告配音通道班、動畫配音通道等5個能夠與一線直接對接的特色通道班,并且根據通道班的不同特點,我們引進了多家影視配音公司、傳媒策劃公司進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大學生創業園,為我們特色通道班的學生提供實訓、實踐的平臺。從最初的傳媒公司為學生提供商務主持活動、配音作品資源和一線實戰化的實訓環境,學生通過完成配音作品或者商務主持來獲得一定報酬。傳媒公司將合格的作品上傳網絡,從事影片或廣告的網絡推廣,到后來學生直接參與到影視作品的網絡運營,在網絡中通過聲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其他客戶的關注。整個過程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同時也讓學生尋找到自己的創業機會。
通過通道班的學習和傳媒公司的實習、實踐,現階段有很多在校生利用自己的聲音優勢開辦了自己的配音工作室,從事廣告配音或者有聲小說的錄制。每月接單收入達到3000元左右。利用專業從事平臺視頻直播的同學,每月收入也在三四千元。
3 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方向
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發現創新創業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參差不齊,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存在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和新媒體的理解深淺各不相同。在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應當劃分為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對于有意識、有能力的學生應當進一步幫扶,使他們更多地涉獵管理層面的知識和能力,為下一步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