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池莉小說《看麥娘》一改以往作風,由對普通人生存的關注轉向對人類精神品質的關注。本文通過對《看麥娘》文本的細讀,對文本中象征意象的分析,領會作者尋找與重建人類的精神家園的苦心孤詣。
關鍵詞:尋找;精神家園;《看麥娘》
池莉在《<看麥娘>寫作日記》中寫道:“《看麥娘》關注和在乎的是人的本身。是我們靈魂深處被我們自己忽略與遺忘的東西。是我們生存的依據。”所以,小說《看麥娘》充滿了象征意味,主人公易明莉尋找失蹤女兒容容的過程象征著審視自我、尋找精神家園的過程。而“看麥娘”這種植物在池莉的筆下也不再僅僅是一種植物,這個充滿女性化的名稱啟蒙了易明莉和上官瑞芳的女性意識,并且是“一生一世的塑造與纏繞,是一生一世的暗示與默化”。
看麥娘日夜守護著麥田,而易明莉和上官瑞芳也在日夜守護著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看麥娘就是她們,她們就是看麥娘。
池莉非常細致地給我們介紹了3種不同的看麥娘,分別是大看麥娘、小看麥娘、雜交看麥娘。文本中出現了3個女性形象——易明莉、上官瑞芳、容容。不難看出,這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
1 小看麥娘——上官瑞芳
小看麥娘在我與弟弟的游戲中總是容易被折斷,沒有韌性,不能承受壓力。上官瑞芳溫柔、可愛,但在一個缺少關愛的家庭中長大,內心渴望得到溫暖,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奮不顧身,卻備受打擊。先是稀里糊涂地被校醫帶進了婚姻,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以肉欲為目的的婚姻,注定是個悲劇。后與16歲的學生發生師生戀,以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愛情,卻再一次被拋棄。現實的荒誕與殘酷讓上官瑞芳無法接受,因而選擇逃避,她瘋了,“有一天人們發現上官瑞芳母女赤身裸體,坐在敞開的房間里,上官瑞芳微笑著,在喂她的女兒吃大便”。上官瑞芳不能承受現實的壓力,容易被挫敗,缺乏韌性,這與小看麥娘抗壓能力差是同質的。這種小看麥娘不能擔當起看護麥田的重任,在游戲中只能被丟棄。上官瑞芳雖然也想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可脫離現世的精神家園就如空中樓閣,最終被送入精神病院,被現實社會遺棄。
2 雜交看麥娘——容容
容容孤身一人去做了“北漂”,環境的惡劣并沒有嚇跑和擊倒這個小姑娘,相反,她在北京如魚得水,活得紅紅火火,蓬勃發展。“喬萬紅搬起指頭歷數容容的事跡:策劃崔健在工人體育館的搖滾音樂會;北京萬人出動,去大西北綠化荒山;請馬拉多納到中國踢球;鼓搗歌星李娜出家當尼姑;籌劃千集跟蹤電視劇《一個北漂少女的三年》;……坐著飛機滿天飛,這里的款子拉到那里,那里的款子拉到這里,忙得像總理,能耐大著呢,幾乎每做一件事情,全國人民都當作茶余飯后的精神點心。”這個原本單純的女孩被環境同化了,有韌性地活著。雜交看麥娘就有這種韌性,所以在游戲中“總是能夠獲勝”。但是這種雜交看麥娘也只能用于游戲,它不能擔當起守護麥田的重任,所以父親的麥地四周栽種的是大看麥娘品種。“雜交看麥娘”容容在各種社會游戲規則中應付自如,但是生命不是一場游戲,她沒有守護住自己的“麥田”,喪失了精神家園后失蹤。
3 大看麥娘——易明莉
易明莉是大看麥娘。就如父親麥地周圍特意栽種的從歐洲移植過來的大看麥娘品種,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又能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所有的草穗子都回護著麥地,無論日出日落”。易明莉呵護著上官瑞芳、呵護著容容,就如大看麥娘一樣,無論日落日出。為什么易明莉會如此呵護她們呢?池莉告訴了我們答案。“一個女人是自己,還一個女人也是自己,再一個女人還是自己。一個人的多重奏鳴,一唱三嘆,細膩入微。”“上官瑞芳和容容成了我全部的人生積累。”上官瑞芳是她精神家園的積累,容容是她現實生活的積累。上官瑞芳是易明莉,容容也是易明莉。從上小學時就開始照顧上官瑞芳,到后來的“每隔兩周到三周去楓園看望上官瑞芳”,這是對自己精神家園的呵護,看望上官瑞芳就是對自己精神家園的回歸與自省,是希望心靈被現世擾亂后能夠再次獲得安寧。容容是現世中的自己,尋找容容就是尋找、拯救迷失在現世中的自己。“現在這個世界,如果單就強弱大小,單就生命的表象,人類誰能夠拯救誰呢?只有我們自己拯救自己的內心與靈魂了。”誰也不能拯救自己,所以易明莉不顧丈夫的阻攔,不計別人的不理解,固執地去尋找容容,尋找迷失在現世、缺失了精神家園的自己。“沒有找到容容,并不等于我沒有收獲。我覺得我的收獲很大。……我對人類的命運有了新的感知能力和新的承受能力。我的步態穩健而從容。”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使她知道,“我不能夠只是埋頭于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怎么也脫離不了這個現世”。在這里,池莉告訴了我們活著的要義、生存的依據。活著既不能脫離現實,更不能缺失精神。脫離了現世的純粹精神家園是脆弱的,就如上官瑞芳;缺失了精神家園的現世是浮躁的,就如容容。生存就是在現世中堅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高貴。
“這是一部送給自己的小說。”這是池莉對精神家園的尋找,對生命的終極關懷。3種看麥娘象征著3種不同的女性,對不同看麥娘的態度隱喻著不同女性的命運,所以《看麥娘》這個文本的意義更在文本之外,它喚醒和呼吁我們,面對外界的各種誘惑、壓力、苦難,要始終守護好自己的“麥田”,避免內心的粗糲,去尋找一種理想的、詩意的棲居方式。
參考文獻:
[1] 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
[2] 王干.重新回到當代[J].南方文壇,2002(1).
[3] 王書紅,佟健.《看麥娘》生命意義的探求[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6).
作者簡介:尹莉(1981—),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