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給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帶來了新的革命,以網絡媒體為主導的數字化產業成為人們興趣需求的新寵兒,現代數字媒體技術將原來主要以實物為表達載體的傳統裝飾圖案,逐步轉變為使用網絡圖像或影視媒體的方式來傳達給大眾。這種融合數字技術的新型設計方式已經成為當今裝飾圖案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促進了各個國家文化的交流和大融合,發展中國家是其中的主要受益對象,但是一味模仿帶來的結果是本國的設計作品呈現機械化和程序化,丟失了本國的特色。因此本文的重點就是想要討論如何借助新的數字媒體藝術浪潮,來創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現代設計。
關鍵詞:傳統裝飾圖案;數字媒體技術;應用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進入現代信息化時代以后,傳統裝飾圖案的傳承任務迫在眉睫。網絡數字化已扎根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給傳統裝飾圖案的創新延續提供了契機,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卷入全球性數字化商業競爭已不可避免。我們可以順應而為,向優先發展數字化的先行者們學習積累經驗,在適應這場競爭之后,慢慢探索設計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數字媒體藝術之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不僅要學習網絡、軟件等技術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對現代設計發展的趨勢和內涵要求有所了解。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使得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傳統文化慢慢脫離了主流,其他文明的文化壁壘被逐漸打破,全世界的審美要求都發生了變化。所以,現代優秀的設計不能夠只是追求絢麗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隱藏在設計背后的獨特民族文化。當我們的設計作品需要有文化內涵時,中國延續了五千年歷史的文化財產將是我們的絕對助力和思想源泉。在現代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能夠讓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技術中變得更加靈活生動,并以一種新的獨特視覺效果來喚醒人們內心的記憶,吸引更多民眾的關注,這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當下,我國為了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努力學習西方強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科技,但是在兼收并蓄的過程中,由于西方文化的開放性以及全球化時代信息的共享,我們的傳統文化形式或多或少地都會與西方國家文化產生碰撞。其優勢是為我國的設計師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可以觀賞西方優秀的設計作品,學習不同于中國的設計表達手法,快速充實自己,縱觀當今中國的現代設計,其表現形式幾乎大部分都沿承了西方設計體系,西方文化思維已在不經意間占據了國內現代設計師們的思維方式,從而讓他們在設計現代作品時會忽視甚至是遺忘中國民眾的審美觀點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點,其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的設計作品沒有明確的設計風格定位,“不中不外”,不倫不類。如果我們能夠結合傳統裝飾圖案蘊含的厚重歷史感,并在現代設計作品中表現出自己國家的本土文化特點,這將是我國設計作品與其他國家設計作品的重要區別標志,也只有做到這樣,具有“中國味”的現代數字媒體設計才能在國際社會上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因此,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運用到現代設計作品中是我國設計師新時代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設計能夠在世界大潮流中掌握主動權的重要手段。
現代數字媒體技術通過自身的特殊科技能力,可以在藝術設計方面來豐富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讓藝術作品具有與眾不同的審美意味。而在設計師們運用數字媒體技術進行設計創作時,也能把自己的設計意圖更加充分地反映給觀看者。觀察我國設計師在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水墨動畫片,可以看出設計師們在運用現代數字媒體技術進行藝術表現的同時又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兩者的完美結合使人們在觀賞這些影視作品時,能夠透過畫面體會其背后包含的中國傳統藝術韻味。要想把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切實有效地融入現代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中,就需要藝術設計師們分析傳統裝飾圖案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再根據自己想表達的設計主題,來選擇與不同圖案相襯的藝術設計表現手法,從而達到讓現代數字媒體技術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自然緊密結合的目的。所以,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融入現代數字媒體設計,可以推動設計師們的西方化設計意識慢慢向本土特色文化意識轉變,還能夠鍛煉和提高設計師們將意識轉化為具象畫面的能力。具有創新表達能力的現代設計作品更符合現代人們對多形式審美形象的要求,可以贏得更多的受眾,這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在現代數字媒體技術在廣大群眾中普及之前,傳統裝飾圖案大多是通過設計師們手工繪制完成的。而在設計師創作設計的過程中,一旦出現一點錯誤,就會前功盡棄,不得不從頭再來,這個過程會耽誤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手工繪制的特點,無法做到量產和統一化設計圖案,這些都限制了傳統裝飾圖案的推廣。引進現代數字媒體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和傳統的手繪設計圖案相比,數字媒體軟件處理起圖案來更加得心應手,更節省時間和精力,而且可以做到有錯就改,隨改隨變,提高了效率,制作出的圖案相比手繪對于細節的處理更加到位,在產量和一致性上也更勝一籌,而且網絡信息的交流還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設計師和顧客可以面對面地交流,設計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顧客具體的設計要求,以便隨時修改,同時便捷的網絡還能提供更多的裝飾圖案,以便顧客選擇。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數字媒體技術和傳統裝飾圖案的融合已經成為人們藝術審美轉變和發展的趨勢。單獨的數字媒體藝術形式就像沒有根基的高樓,顯得空洞與單調,是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新樣式審美需求的。現代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也給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在網絡中的表達和傳播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不僅有著美麗的外在表現形式,其背后往往還蘊含著非常深遠的意境,這是傳統裝飾圖案長久以來能夠一直得到人們喜歡的重要原因,所以將其運用到現代數字媒體藝術中,能夠在豐富藝術表現形式的同時促進傳統裝飾圖案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呈現多元化發展。將中國傳統裝飾圖案運用到現代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去,可以借助我國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來豐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表現形式,還能夠再一次強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內涵,這會是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能夠繼續弘揚與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還將會是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一次碰撞融合,借助現代數字媒體技術來提升傳統裝飾圖案的藝術特征和審美意蘊,為其他藝術形式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邁出具有建設性的一步。
傳統裝飾圖案的傳承與延續,其根本生命力在于創新,在于能夠順應社會需求,結合現代科技生產力的創新。現代社會對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要求除了外在形式上的美觀和準確傳達所需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強調藝術作品內含的文化意味。在這一點上,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對于我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有著無可代替的重要意義。
傳統裝飾圖案是祖先們在漫長歷史進程中生產總結創造出來的藝術瑰寶,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中藝術審美觀點的高度提煉和集中體現,其中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智慧。靈活運用傳統裝飾圖案元素,并聯系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表現形式,將能夠賦予當代設計深厚的文化內涵,創造出無與倫比的設計效果,通過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豐富多樣、與眾不同的創意元素,形成具有現代獨特形式的美感。
參考文獻:
[1] 梁斌.基于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藝術設計教學構建[J].科技信息,2008(33).
[2] 楊浩生,侯彥華.數字媒體專業的現狀、問題與思考[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4).
[3] 王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中國元素的應用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1.
[4] 褚海峰.現代設計語境下中國傳統圖案的設計價值再現[J].包裝工程,2011(14).
作者簡介:劉舟(1989—),男,江蘇鹽城人,碩士,設計學專業,助教,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