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萍
摘 要:赫哲族民間音樂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按其表演形式及內容,可劃分為:赫哲族民歌——嫁令闊;說唱文學——伊瑪堪;舞蹈音樂與赫哲族民族樂器。其中占有特別重要地位、資料延續最多的是嫁令闊與伊瑪堪,對當今聲樂演唱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赫哲族民歌;演唱技法;聲樂教學;啟示
赫哲族人民世代以狩獵和捕魚為生,其中以漁業生產為主,獵業生產為輔。久而久之,赫哲族人民掌握了一套過硬的漁獵技藝,用自己的勞動與智慧自制的捕魚與狩獵工具,讓他們的生產更為便捷。在長期的漁獵生活中,赫哲族人民也以其為素材創作了很多旋律優美、樸素真實的優秀作品。例如《我的家鄉多美好》這首作品,曲調和歌詞都很樸實,旋律起伏大,音域跨度十三度,表達了贊美家鄉的感情。簡單易學,通過歌曲的描寫,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對家鄉的贊美。
1 赫哲族民歌的演唱形式
1.1 嫁令闊
關于嫁令闊的定義,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學者認為它是除“哈康布力”歌曲、“伊瑪堪”說唱、“薩滿”歌曲之外所有民歌的泛稱,也有學者認為嫁令闊是小調、小曲的意思,還有學者認為描述赫哲族人民民生產生活的歌曲都屬于嫁令闊,這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定義,都是值得我們反復研究與探索的課題。嫁令闊這種民歌,歌唱者比較廣泛,曲調優美動聽、抒情婉轉,歌詞內容涉及廣泛,情感豐富,旋律悅耳流暢,是赫哲族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傳唱度相對較高的一種民歌,因為其所表述的都是赫哲族人民的勞作及狩獵生活、心情與感悟中的內容,與群眾生活十分貼近。
1.2 伊瑪堪
伊瑪堪是赫哲族民間流傳的說唱文學,在內容上,多表現赫哲族人民同大自然災難作斗爭以及過去部落之間的戰爭與興衰,也有敘述青年男女愛情生活和帶有迷信色彩的作品。伊瑪堪是赫哲族民間說唱,形式為敘事,采取說白與歌唱相結合的方式,表演中具有自由隨意性,沒有特定的曲調,不同的表演者演繹同一部作品時都會唱得不一樣,甚至同一個表演者演繹同一部作品時都會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音樂總體風格多變,刻畫的形象惟妙惟肖,表演細致入微。
2 赫哲族民歌的調式、節拍與傳播方式
赫哲族民歌音域不寬,一般都在八度左右,最寬不過十二度,五聲調式居多,大多為宮徵調式,羽調式次之。在節奏上較為簡單,基本為2/4、3/4、4/4拍子,節奏較為規整,沒有特別突兀的變化,旋律優美、輕柔,這種基本節奏就像赫哲族人劃船似的,平穩、自然。赫哲族民歌具有平實的表現風格,極強的漁家歌謠特點,從民歌中也可以看出赫哲族人民灑脫豪邁的性格。
在赫哲族的民間音樂形式方面,樂器略顯遜色,目前只有薩滿法式中用的鼓樂與自娛型樂器口弦琴。但在歌唱藝術方面卻極為發達,不分性別、年齡,各類群體都會唱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的歌曲,并且可以在原有曲調上自由發揮,即興編詞并演唱。民間音樂的傳承方式主要為言傳身教,一代代人口口相傳。薩滿歌曲就是薩滿巫師在請神、驅鬼等一系列法式活動中所唱的歌曲。樂器與歌曲的鮮明對比也足以證明赫哲族人民對赫哲歌曲的重視,赫哲族人民投入了大量精力傳承、發揚其熱愛的赫哲族歌曲。
赫哲族的許多民歌作品經過言傳身教的傳播,以及大量學者的深入探索與收集整理后,以譜子或音像等形式記錄并保存了下來,便于大眾了解赫哲族音樂的便利性,也很大程度上保護并延續了稀有的精神財富。
3 赫哲民樂的演唱技法
3.1 調式與音階
在赫哲族傳統民歌的調式調性方面,五聲宮調式與五聲征調式的作品占據主要成分,其次為羽調式,而商調式與角調式少之又少。其曲調大多是固定的,許多曲調都是通用的,也有以do、re、mi與do、re、mi、sol這種三音列與四音列構成的歌曲,或以音階跳進速度的快慢來表達歌曲所展現的歡快與悲傷的心情。赫哲族民歌的曲調都以某個固定曲調為基礎進行延展,或者以某個固定曲調為音樂素材進行變化,很多作品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赫哲族民歌的多段式歌唱并不多,篇幅較短的作品居多,從現有的資料上看,最短的民歌只有三個小節,雖然給人一種樂曲不完整的感覺,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更加突顯赫哲族民歌的個性,即不同于其他民歌的另類之美。
赫哲族民歌包含多種曲調的音樂形式,不同的性別與角色都有其專屬的曲調,簡單的調式使赫哲族民歌通俗易懂,讓聽眾們都有如臨其境的感覺,這是一種最原始的表現形式,是對赫哲族人民最真實的描寫。
3.2 曲式結構
赫哲族民歌的曲式結構有四類最為常見,分別為四句體樂段結構、二句體樂段結構、多句體樂段結構和單二部曲式結構。以《回想起從前的生活》為例,這是一首D商調式歌曲,節奏的變化展現了悲傷的情緒,整篇作品由相同的樂句構成作品全曲,一個樂句運用三次,突顯出二句體樂段結構的特點,即由一個樂句反復或變化反復形成。
在赫哲族的民族曲調中有兩個核心的風格特征,那就是波浪形和劃動形節奏,這兩種旋律有兩種特點,由最開始的五音音階自上往下連續、反復地跳動,最后給人不平的感覺,十分振奮人心。當然所有的音樂都不會離開漁獵這個話題,由于長期在水上生活,漁民的哼唱也是十分有節奏的,隨水的委婉而婉轉流暢,這就形成了波浪形和劃動形節奏,是對赫哲族人民最大的贊頌。
赫哲族的民歌中大都沒有混亂的節拍,其中歌曲的節拍也是比較規矩的,沒有變化多言的節拍,大都是以簡單的節拍來實現的,一般都是慢節拍,很少有較快的節拍。赫哲族的表演形式主要體現在伊瑪堪的說唱形式,因此這種說唱形式會混有很多自由和混合的節拍在其中,這就將赫哲族的生活特色用說唱的形式展現了出來,讓聽眾一聽就懂,為赫哲族音樂增添了許多民族性的因素,更加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
總之,赫哲族的民間音樂是反映當時赫哲族人民精神風貌的最確切的表現,它只用語言就為聽眾展現了赫哲族人民不拘一格的特點和對自由的向往。赫哲族民族曲調中的核心風格特征,即波浪形和劃動形節奏,對當今聲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