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伴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很多專業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更多的在于實踐。實踐創新不是一個獨立的工程,而是整體的、系統的。本文將針對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雙創”能力的培養進行深入的探究,為更好地開展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習提供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
“雙創”指的是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關鍵。其不僅表現在思想上,還涵蓋了實踐教學中的教學理念、模式、方式、體系、內容和考評制度等多方面的整體性改革。這樣的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
1 建筑室內設計的實踐教學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相對落后
現階段的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之前都是從事藝術方面的,主要的學生都是在高中時期系統學習過美術的,這門專業更像是美術專業學習下衍生出的一門課程。學生在建筑室內設計的學習過程對于造型、色彩方面都極為敏感,并能熟練把握。[1]現在很多學校會把建筑室內設計放在藝術設計學院里,單獨設立建筑室內設計這門課程,也有的學校會在設計學院里設立環藝(簡稱,全名環境藝術設計)這門課程。環境藝術設計這個專業是分為兩個方向的:建筑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建筑室內設計的課程一般呈現形式為效果圖和施工圖。在課程安排上會有人體工程學、Auto CAD(施工圖的電腦軟件)3dmax(效果圖軟件)、Sketch up(俗稱草圖大師,室外設計用得比較多,但室內也同樣能用)、photo shop、居住設計等理論課程。很多學生在學建筑室內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些理論課程,認為這門專業出來的人都是技術工,只要掌握其中的軟件就可以了,對于很多材料學只要做到略懂就好。大部分教師也是畢業之后直接留任的,對于外面的工作需要并不清楚,也只是注重學生的軟件運用,讓學生不斷針對設計主題進行電腦制圖或是手繪效果圖。這樣的學習模式會讓學生在畢業之后面臨技術性強,但認知不足的問題。
1.2 缺乏實踐能力較強的“雙師型”教師
建筑室內設計這門學科注重的就是創新,只有具備足夠的創意才能讓自己的設計在眾多設計稿中脫穎而出,如果缺乏創意的輔助,即使是施工圖再光鮮亮麗也是無用的。[2]當今時代,滿足物質生活已經不是人們的最高追求。人們的審美水平在不斷地上升,對建筑室內設計方面的要求也變得越加嚴苛。然而學校的師資方面缺乏具有實際項目工作經驗的教師,對教學案例的分析僅僅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了解,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由此可見,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已迫在眉睫,學校各方面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給這些教師提供空間、時間和相應的鼓勵。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留住教師,廣大教師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工程實踐。
2 建筑室內設計的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2.1 學科中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特點
建筑室內設計在大眾眼里一直都是一門藝術類科目,主要偏向于美術學生,需要從業人員熟練掌握色彩搭配,整體把控,眼光獨到,這方面設計師運用手繪的方式就能展現出來。[3]而大眾在當下并不會太注重物品的價值,客戶通過設計師的手繪看出該物品的造型如何,這樣的思想容易禁錮建筑室內設計的發展。因為建筑室內設計講究的是整個環境,對于整體戶型的把控,而不是某個物品、某個家具,講究的也不是停留在造型美學層面,更不是表現在家具使用起來是否便利,因為這些設計是不可能不受到預算的制約的。
建筑室內設計師需要結合技術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新型材料層出不窮,這些新型材料的出現對建筑室內設計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設計師把控建筑室內設計這門學科的發展動向,做到與時俱進,并且這也是建筑室內設計學科一直以來奉行的。
2.2 行業要求中提出的實踐經驗和實踐的創新
雖然如今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這個專業,讓高校的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形成很好的發展勢頭,但因為社會上很多相關企業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嚴苛,很多建筑室內設計的學生望而卻步,自身缺乏實踐基礎是學生畏懼的最大因素。[4]由此對學生提出警示,好的建筑室內設計師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和理論層面,更需要在設計實踐的過程中做到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要做到具體戶型具體分析,對于不同的戶型,做出的設計也是不同的,照葫蘆畫瓢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在簽訂設計合同的時候,對預決算、施工監理等方面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對施工材料和裝修工藝等方面更是要非常了解和熟悉。
3 如何更好地培養建筑室內設計學生的實踐教學
3.1 培養專業人才方案的改革
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上一直依據的是學生的發展定位,做到特色辦學,旨在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的不僅是學生熟練掌握Auto CAD、3dmax和相關的施工軟件,效果圖制作軟件及渲染軟件等,更多的是學生從自身的特色出發,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將“雙創”能力方面的培養作為目標,科學制訂培養專業型人才的方案。建筑室內設計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足夠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相關的技術軟件;足夠的專業能力,也就是能夠做到統籌全局,如如何更省空間,什么房間運用什么材質的瓷磚或是地板磚等;足夠的發展能力,指的就是如今室內設計的發展前景廣闊,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階段,住戶就需要更多的裝修公司進行設計裝修,這要求室內空間設計師抓住機遇,參與其中。這三個能力都是需要學生具備的,學校就要針對這三個能力進行科學的培養,突出專業的實踐性、職業性和動態性。
3.2 培養個性化人才模式的探索
個性化人才模式就是指在建筑室內設計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做到結合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發展訴求開展分類培養、訂單式培養等活動。從而達到工程教育推進,創業教育創新、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等協調發展的目的,積極促進校政企協同培養和學生個性差異化培養。如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導師制和工作訂單雙管齊下,為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打下基礎。其次,產教學研協同創新,為提升學生“雙創”能力提供機會。什么是產教學研合作?產教學研合作是指高校、行業企業這兩個不同屬性、職能、領域的行為主體通過共享資源并產生協同創新作用,以提升高校、行業企業雙方發展潛能的雙向合作目的的過程。最后,依托校政企三者互動的機制為提升學生“雙創”能力提供保障。
3.3 實踐教育中的教學方式的創新
實踐教育中教學方式的創新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即教師創新創業示范機制的建立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創新創業示范機制指的就是專業教師在具備高尚的師德、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深厚的業務功底的同時還需要做到順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的教學趨勢。高素質的教師可以主動地引導學生開展設計思維的探索,還能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合理的學習環境。那么教師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這就需要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建設進行加強;教師能力發展中心的搭建;教師激勵機制的強化。這三個方面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增強的長效機制的建立。
因材施教就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層分類,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發展要求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的溝通表達、團隊協作、創造性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專業技術能力等。
4 結語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要更好地開展就需要加強師資方面的培養和提升,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的學習不局限于理論和技術層面,還要對現代的裝飾工藝和新型裝修材料有所了解并能熟練地運用。在統籌全局的過程中,要對具體戶型具體分析,創新發展,讓自己的設計方案不局限于注重美感和便利性,更要注重價值認知。
參考文獻:
[1] 許興海.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探討——以設計專業為例[J].衡水學院學報,2018,20(01):83-85+89.
[2] 張峻嶺,王旭紅,許霞.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02):30-33+38.
[3] 許興海.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動態體系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09):136-138.
[4] 范旺輝.論環境設計專業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藝術研究,2016(03):120-121.
作者簡介:劉莉(1981—),女,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