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成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玻璃鋼用環氧樹脂傳統生產工藝,發現這種工藝一般為間歇式反應釜生產,質量控制環節基本由人工操作,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波動大、大批量生產困難。本文提出了一種自動化生產玻璃鋼用環氧樹脂的方法,從加料計量、物料輸送、溫度控制、混合反應時間及出料包裝均采用自動化流水線方式,經過批量生產表明,本生產工藝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人工成本低、生產現場環保,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玻璃鋼 環氧樹脂 生產工藝
中圖分類號:TQ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076-02
玻璃鋼復合材料由于其重量輕、強度高等特點被廣泛使用,環氧樹脂是玻璃鋼復合材料的主要材料,一般是基礎環氧樹脂和活性稀釋劑等添加物復配改性而成,提升其韌性、耐熱性、耐候性和施工適應性等。在玻璃鋼成型時需配合固化劑、填料等材料固化成型。玻璃鋼用環氧樹脂的傳統工藝一般采用反應釜生產,優勢是原料加入量、溫度及反應時間控制靈活,但單釜產量不大,生產效率比較低,質量波動大。本文提出一種玻璃鋼用環氧樹脂(以下簡稱環氧樹脂)自動化生產方法,使物料的預熱、計量、輸送、混合反應及包裝都是通過PLC系統監控和自動調節,實現了生產過程全封閉、自動化和連續化。此法生產效率高、質量控制精準穩定,適用于環氧樹脂的批量化生產。
1 傳統生產工藝
目前國內環氧樹脂的生產一般采用傳統工藝,屬于單釜小批量生產。由于環氧樹脂的原料粘度較大,為達到充分混合的效果,一般采用20立方反應釜。每釜生產需要經過物料稱量、預熱及反應過程,達到工藝要求出料稱量,重復上述過程即可大量生產。整個生產過程是間歇式的,大批量生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批次間工藝控制會產生差異造成質量波動,給復合材料制造帶來質量風險。
2 自動化生產工藝研究
本研究提出的環氧樹脂自動化生產的方法見圖1。本研究的思路是將物料輸送、溫度、壓力、計量等參數實現自動調節控制,核心是保證各物料嚴格按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反應。
首先是由上料泵A1~An將各種基礎環氧樹脂、稀釋劑等原料加入原料儲罐,B1~Bn是帶有夾套和自循環的儲罐,儲罐設溫度傳感器,溫度升降通過冷熱水調節閥實現。儲罐內設液位高低保護功能,系統可保護性停止。物料的配比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通過質量流量計實現的。變頻泵C1~Cn通過壓力變送器控制其轉數,實現物料輸送壓力保持相對穩定,恒定流速。D1~Dn使用的是質量流量計。物料流量E1~En由電磁閥來調節,控制單位時間通過流量計D1~Dn的各種物料質量,實現投料比例在工藝規定誤差范圍內。各種物料經過混合器反應后即為成品環氧樹脂產品,再經過流量計和電磁控制閥自動在放料口1和放料口2之間切換分裝。以上控制過程由PLC可編程控制器完成,該控制系統由信號檢查器、信號處理器組成。檢測器采集溫度、壓力等信號,通過信號處理器向閥、泵等執行元件發出調節指令達到控制的目的。自動化生產的各個參數是經過反復測試驗證確定的,參數偏離到一定值時調整介入,只有所有設置的參數都達到時,系統才能正常運行,偏離較大且達到一定值或調整時間超過規定時,系統進入自循環保護狀態。此時對某一物料傳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處理,一般是有雜質對閥的影響,需前端過濾。
3 工藝對比討論
環氧樹脂傳統生產工藝和自動化生產工藝按年產萬噸比較:傳統工藝平均10t/d·釜,生產效率低;本工藝平均60t/d,生產效率高。傳統工藝產品批次間質量穩定性不高;本工藝計量精準,無批次差異,質量穩定性高。傳統工藝需多組(釜)人員,約25人;本工藝連續生產,需10人左右。傳統工藝開放式生產,生產環境差;本工藝封閉生產,生產環境好。
4 結語
本研究改變了傳統環氧樹脂生產模式,已建成年產1萬t的自動化生產線,累計生產銷售環氧樹脂近4萬t,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提升了復合材料用環氧樹脂的制造水平及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德中.環氧樹脂生產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2] 汪鎮安.化工工藝設計手冊(上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 汪鎮安.化工工藝設計手冊(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