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勇
【摘 要】目的:探討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于2016年06月--2018年0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94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電腦完全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47例。常規組行西醫治療,研究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統計分析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高達95.74%,常規組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高達80.85%,組間結果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消化不良的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理氣瀉熱消痞湯;消化不良;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且多發,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胃腸道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臨床癥狀以腹痛、腹脹、腹部灼燒感為主,影響患者進食,更甚至還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以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抗HP感染藥等為主,但整體療效欠佳。有研究報道指出[1],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不良可獲得顯著的效果。對此,本文以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94例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理氣瀉熱消痞湯的療效。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06月--2018年02月,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94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電腦完全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47例。研究組中25例男性研究對象,22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18-70歲,平均(45.6±6.6)歲;常規組中26例男性研究對象,21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19-70歲,平均(45.5±6.7)歲。對比兩組臨床資料,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大。
1.2 入組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參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所提出的有關標準予以確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腹痛、腹脹、腹部灼燒感以及餐后飽脹不適等臨床癥狀;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倫理學要求。
排除標準:對研究用藥過敏、心肝腎肺功能嚴重障礙或不全;近4周接受過相關治療者;精神異常、無法交流;胃炎、消化道潰瘍、胃腸病變。
1.3 治療方法
常規組行西醫治療,方法為:選取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10mg/次,3次/d,就餐前30min予以口服治療。堅持用藥4周。研究組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方法為:蒲公英15g,茯苓10g,柴胡10g,黨參10g,半夏10g,蒼術10g,烏藥10g,檳榔10g,甘草6g,黃連5g,吳茱萸4g。1劑/d,用溫水煎煮成湯藥,150ml/次,早晚各溫服1次。堅持用藥4周。
1.4 療效評定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同時與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定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指數=(治療前癥狀總分-治療后癥狀總分)/治療前癥狀總分*100%。即臨床癥狀改善,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且療效指數改善>90%,為顯效;臨床癥狀好轉,工作與生活受影響程度較輕,且療效指數改善60%-90%,為有效;臨床癥狀無變化,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且療效指數改善<60%。總體療效=(總病例-無效)/總病例*100%。
1.5 統計學分析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予以統計分析。以[n(%)]為計數資料,用卡方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組間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高達95.74%,常規組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高達80.85%,組間結果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目前尚未完全明確該病的疾病,大部分研究中認為功能性消化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功能障礙以及精神功能紊亂等因素密切相關。在祖國醫學中,功能消化不良被認為是“胃脘痛”、“痞滿癥”范疇[2]。祖國醫學指出中焦氣機不利為功能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而中焦氣機不利則是由于飲食不化、外邪內陷、脾胃虛弱、情志失調等所致。脾胃升降紊亂、氣滯、中焦運化失常易抑化熱,所以臨床比較多見脾胃氣滯兼熱型痞滿。
基于四磨湯合半夏瀉心湯之上所加減而成的理氣瀉熱消痞湯,方組之中的檳榔、柴胡、烏藥的作用在于理氣、疏肝;吳茱萸和半夏可以起到和中、降逆、苦降以及辛開等功效;蒲公英、黃連具有清熱、解熱、燥濕的作用;黨參可以健脾、益氣;茯苓、蒼術可以燥濕、健脾,對甘草對諸藥進行調和,共奏理氣瀉熱、疏肝消痞、和胃健脾之功效[3]。本文中,經研究發現,行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后的研究組,臨床總體療效高達95.74%,顯著高于西醫常規治療的常規組80.85%,組間結果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孫韶華[4]研究中,觀察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以該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進行對照研究,結果發現:予以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健脾消痞湯治療后的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治愈率62.5%均顯著高于對照組55.00%、20.00%。與本文研究結果高度一致。
由此可知,臨床治療消化不良患者,予以理氣瀉熱消痞湯治療方案的效果更為突出,建議臨床將其作為治療消化不良的首選。
參考文獻
吳宏軍.健脾消痞湯合平胃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3):50-51.
盧蔚.加味枳實消痞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01):154-155.
李國華,許水娟.健脾消痞類中藥配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4):80-81.
孫韶華.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2,27(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