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勝
【摘 要】目的:討論分析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探討。方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42例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組,再選擇此期間與我院就診的單純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2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參考組。給予參考組患者奧氮平藥物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則在參考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再針對高血壓病癥進行治療。記錄與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參考組患者的治療相關情況。結果: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P>0.05),但是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情況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結論: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單純患有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精神病的同時還需有效控制血壓。
【關鍵詞】精神病合并高血壓;精神病;臨床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3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藥研究的發展,抗精神病藥的種類不斷增加。如何選用高效、經濟、安全的抗精神病藥物是臨床醫生和患者重視的問題。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較嚴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因此需尋找一種高效的治療方法。現選取我院就診的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42例與單純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2例進行研究與討論,具體資料如下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42例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組,再選擇此期間與我院就診的單純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2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參考組。
其中研究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7例、15例,年齡范圍均為30-68歲,中間年齡為(49.2±3.2);參考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8例、14例,年齡范圍均為31-67歲,中間年齡為(49.1±3.4)歲。
根據研究組與參考組的基本資料對比說明,研究組與參考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于其他方面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參考組患者奧氮平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如下所示:第一天先給予患者5mg奧氮平藥物進行口服,第二天則給予患者10mg奧氮平分兩次進行口服。在患者治療一周后,醫師則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患者每天服用的藥物最大劑量不應超過20mg,治療八周。此外,還需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整。
研究組患者則在參考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再針對高血壓病癥進行治療,即在患者進行精神病治療的同時再給予患者相關藥物治療高血壓,本文研究中則給予研究組患者厄貝沙坦聯合氨氯地平進行高血壓治療,治療方法如下所示:每天給予患者150mg厄貝沙坦與5mg氨氯地平與早晨進行口服。此外,還需有效控制患者的飲食以及運動。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運用SPSS 13.0數據包開展數據分析,計量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過t檢測;通過χ2檢驗,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P>0.05),但是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情況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患有高血壓病癥的患者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高血壓病癥受環境因素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等影響較大[1]。而精神病病癥也是與人們的生活環境具有相關性,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往往存在著較多的心理問題,想法也不同正常人[2]。所以,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往往比單純患有高血壓病癥或精神病病癥的患者的病情更為嚴重,更難治療[3]。精神病患者臨床上主要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從本研究結果看,以單一用藥為主,占到52.9%。原因在于精神分裂癥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單一應用適量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這是受到藥物的藥理作用決定的。傳統型抗精神病藥物主要是通過阻滯中樞多巴胺(DA)D2受體發揮藥理作用,在用藥中易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催乳素水平增高等不良反應,使得患者用藥耐受性降低,逐步由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取代。臨床研究表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DA、5-羥色胺(5-HT)受體均有良好的阻滯效用,如此使用藥量減少,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從本研究結果看,單一用藥率較高的5種藥物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奧氮平、奎硫平,和陸維君的調查研究報道基本一致。同時,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應用日益廣泛,在陽性癥狀、陰性癥狀、認知功能等方面有著良好效果,且有效彌補了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的缺陷,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大幅提升,和患者耐受性和依從性提升有關。對于聯用2種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于住院治療患者。從結果看,有少量患者聯用3種或者3種以上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原因可能和住院患者病情較重有關,對藥物聯用必須重視不良反應的監測。臨床治療除對陽性精神癥狀進行檢查外,也要重視失眠,以便治療時配合催眠藥物。除必要的藥物治療外,對睡眠、行為要加強心理暗示等放松訓練,減少對藥物的依賴。針對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一般需根據患者的患病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治療時不僅要著重治療精神病病癥,更需針對患者的高血壓病癥進行相關治療。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別(P>0.05),但是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情況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由此可知,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單純患有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精神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精神病的同時還需有效控制血壓。
參考文獻
溫詠平,陳慶強,王偉華.2014 年 212 例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壓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壓藥物臨床應用的橫斷面調查[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4(12):1425-1428.
王鴻艷.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4, 12(33):335.
龔穎佳.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阿托伐他汀鈣診治高血壓伴高血脂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7(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