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寧
摘 要 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變化和發展對中國職業教育改革有一定借鑒意義。本文通過梳理俄羅斯科教部發布的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有關的最新政策和數據,解讀俄羅斯職業教育發展新趨勢、新走向和符合其社會經濟總體發展要求的最新標準。
關鍵詞 俄羅斯教育 高等教育 職業教育 教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71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04
Abstract The overal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ssia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atest policies and data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sued by the Russ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interprets the lates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ssia, the new trend and the latest standards that are in line with its overal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Keywords Russian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教育在政策導向、理論支撐和具體措施方面都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
首先,隨著社會進步和與國際社會接軌,高等職業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漸向多層次現代結構轉化。前蘇聯單一化教育結構和培養層次制約下,高等職業教育只有本科一個層次,畢業生一般獲得相應專業的職業資格,不獲學位。改革后,俄羅斯教育部通過《關于在俄羅斯聯邦建立多層次的高等教育結構的決定》(1992年)、《高等及大學后續職業教育法》(1996年)[1]等法規將高等職業教育定為三個層次:(1)學制4年,本科,授學士學位;(2)學制5年,授相應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稱“專家”);(3)學制6年,碩士,授碩士學位。后續教育副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學制均為3年,通過論文答辯(畢業設計)者,獲相應學位。
其次,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使傳統職業受到沖擊,新興職業對人才規格和培養層次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專業方向趨于多樣化。前蘇聯沒有大專層次的學校,只有中等專業學校。改革后,按照專業層次和方向,高等學校分為綜合大學、專業大學、專業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彌補了之前缺少初級高等教育的缺陷,學校辦學方式靈活,專業分工明確,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升入相應大學的三年級。另外,隨著私有化深入,私立大學也蓬勃發展,不僅滿足了新經濟環境中不同階層的需求教育,也成為國家財政預算的有力補充。
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變化發展,對于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有一定借鑒意義。本文將梳理俄羅斯科教部相關政策和數據,以解讀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新走向。
1 俄羅斯科教部《2013-2018年工作計劃》:[2]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首先反映在俄羅斯聯邦科學教育部(以下簡稱科教部)發布的《2013~2018年工作計劃》中。保障職業教育質量被列為重點工作目標之一,包括:在計劃期限內,使8所高校進入世界級名校TOP-200行列;讓49% 年齡在25~65歲的從業人員獲得職業技能提高培訓或再培訓機會;建立多功能應用人才培訓中心, 2013年建立42個,2018年增至250個。
2 俄羅斯科教部《公開宣言》:[3]職業教育質量須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俄羅斯科教部發表公開宣言,全面闡述2014年起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包括:提升教育工作者職業水平、職業素養,提升其工資待遇,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高等教育、補充教育,發展健康狀況受限特殊人群、無父母資助兒童教育,提升國家科研潛能,克服專家斷層等。著重提出“保證職業教育計劃質量符合俄羅斯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的觀點,并具體闡述為:(1)職業教育機構學生在畢業一年后,50% 以上能獲得專業對口的就業機會;(2)2014年將多功能應用人才培訓中心增至200個;(3)國家財政預算支持下,按照應用型人才目標進行培養的學生將達到本科大學生總數的7.3%。
3 俄羅斯科教部《國家教育發展綱要》:[4]戰略高度看待職業教育,明確發展方向
俄羅斯科教部《國家教育發展綱要(2013~2020年)》確立了教育政策的四大重點:(1)保證普及學前教育;(2)提高各個層次教育質量;(3)發展可持續教育,使公民終身享受多樣化教育和社會化體系的福利;(4)保證教育體系完整統一。
而教育發展主要目標被確定為:(1)保證教育的高水準,使之與公民不斷變化的需求、與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前瞻性任務保持一致;(2)以創新型社會發展為導向和目標,提升相關政策實施效率。
為實現以上目標,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何形成靈活的、具有社會責任的持續教育體系,持續發展被教育者潛能,保證當下和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如何發展基礎設施和相關經濟體系,以提升適齡人群學前教育、普通教育和補充教育的普及程度?如何實現上述教育體系中教育計劃的現代化,保證教學成果及其社會化結果的整體質量?如何以社會職業群體參與為基礎,公開、公平、透明地建立現代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如何保證青年人社會化、自我實現和發展潛能體系的整體效率?等等。
筆者整理分析了《國家教育發展綱要》涉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目標、評價指標以及資源保障的政策數據,將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最新發展走向總結如下。
3.1 重要性大幅提升
國家教育發展15項具體工作目標中,職業教育位列其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其更大限度地服務社會經濟文化的現代化,幫助提高國家的全球競爭力,保證學習者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需求”不僅將職業教育的作用與社會發展密切關聯,更將其意義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
3.2 發展目標具體明確
按照國家教育發展總體要求:
(1)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要有總體增長,2012年達 42.2%, 2014年達46.7%, 2020年達 60%。
(2)補充職業教育計劃的居民覆蓋率要有所增長(注:指25~65歲、從事某項職業的居民中,接受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或再培訓的人數占該年齡段居民總數的比重),2012年達 26%, 2014年達 33%,2020年達 55%。
3.3 發展措施全面深入
俄羅斯職業教育發展的具體措施涉及面廣,真實反映了現狀:
(1)與科教工作者積極合作,引入應用型人才本科培養機制,以提升主要高校在工程、醫學、自然科學方向(或專業)的專門人才培養標準為基礎確立相關的國家任務,實施高等教育培養計劃;
(2)不斷加速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發展補充職業教育(職業進修教育)的區域體系,發展函授、函授面授結合、夜校等教育模式,發展開放式教育;
(3)逐步形成職業教育組織體系網絡的現代型架構,反映經濟發展需求和居民個人需求的變化,保證教育結構體系的完整和統一;
(4)通過教育國際化和高校發展規劃來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5)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保證教學過程中運用最新技術的靈活性和獨特性;
(6)實現職業教育體系基礎結構設施現代化;
(7)加速發展職業教育涉及科技、文化、體育的部分,擴大競賽、短期培訓、網絡計劃等類型的實踐活動;
(8)發展職業教育與勞動市場、當地社會間的互相促進;
(9)支持教學和管理干部的培養、二次培養和技能進修;
(10)為學習者在職業教育計劃方面提供社會支持和保障;
(11)為職業教育工作人員提供社會保障。
3.4 工作指標清晰可量化
根據18項工作指標的具體要求和評價數據,我們將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具體走向歸納為:
(1)降低“一般專家”占比,提高本科生、研究生、高水平干部專家比例。職業教育培養計劃新體系中,畢業生培養人數占比進行了調整:A)本科畢業生:2012年12.2%,2014年23.5%,2020年增至46.3%。B)一般專家畢業生:2012年46.5%,2014年35.1%,2020年降至6.66%。C)碩士畢業生:2012年1.8%,2014年3.9%,2020年增至10%。D)高水平干部專家畢業生:2012年0.5%,2014年0.52%,2020年增至0.6%。
(2)增加應用型人才(尤其是本科階段學生)的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學生在本科(國家預算支持)培養計劃招生總人數中的比重:2014年7.3%,2020年增至30%。
(3)提高教育機構教學及輔助設施的配備。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中,具有為身體狀況受限人群配備設施的教學樓比例:2012年5%,2014年10%,2020年增至25%。
國家或地方政府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需保障學生宿舍數量。使用宿舍學生占需要宿舍學生總數的比例:2012年87%,2014年90%,2020年要達到100%。
全俄已建立和即將建立的多功能應用技能培訓中心數量:2013年42個,2020年達到250個。
(4)調整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師生比例。按照高等職業教育(即本科生、專家和碩士培養)計劃進行學習的人數與教育工作者(教授或教師)的數量對應:2014年為10.6:1,2020年為13:1。
(5)提倡高等教育國際化,加強國家間的教育交流。每學年,在國外(不包括獨聯體國家)學習時間不少于1學期的學生占學習總人數的比例:2012年0.1%,2014年1%,2020年增至6%。
(6)提高教育工作者工資水平,鼓勵其參與職業技能進修。國家或地方政府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中,教師、教授月平均工資與俄羅斯聯邦主體平均工資水平的比例:2012年120.4%,2014年125%,2020年上升至200%。
2014至2015年間,已經擬定的、符合國家教育和教師行業標準的、旨在培養(再培養)教育干部、提升其職業技能的教學計劃數量為23個。
(7)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俄羅斯高校進入世界TOP 100數量:2012年為1所,2014年為1所,2020年計劃增至5所;進入世界TOP 200的數量:2014年為2所,2020年計劃增至9所。
(8)擴大定向培養,服務社會經濟,增加競爭力,擴大就業率。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學生與國防工業部門簽訂定向培養合同人數: 2015年達到500人,2020年增至15000人;已經履行了社會職業委托程序的培養計劃數量:2014年50個,2020年將達1200個。
(9)保證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和資助。享受聯邦財政預算的、獲獎學金的或者按法律獲得其它資助的學生,與聯邦財政預算體系內、職業教育培養計劃學生總人數的比例:2012~2020年均為100%。
此外,以下表格數據顯示,在俄羅斯國家教育發展總計劃的預算中(百萬盧布為單位),職業教育發展預算占比相當大,除2013年占比為75%,2014年占比為91% 外,其它年份預算占比都在95 %左右,足見其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
4 結論
通過分析解讀相關政策和數據,我們可以對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走向和符合其社會經濟總體發展要求的標準有全新了解,這就是:國家高度重視,財政大力支持,與服務國家社會經濟、服務公民密切關聯,逐步實現國際化,在培養目標、教學資源、師資配備、就業走向等方面全方位重新定義未來發展走向。這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無疑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俄羅斯聯邦.高等及大學后續職業教育法.1996.8.
[2] 俄羅斯聯邦科教部官方網站.2013~2018年工作計劃.2014.5.
[3] 俄羅斯聯邦科教部官方網站.2014年工作目標和任務.公開宣言.2014.5.
[4] 俄羅斯聯邦科教部官方網站.2013~2020年國家教育發展綱要.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