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江 李扶昆
摘 要 本文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藥學專業“醫藥企業文化匯編”課程為研究對象,擬從高職院校教學現狀、項目化教學模式概述及其課程設計過程等方面,探討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以期通過改變教學方法從理論結合實踐教學層面突出“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未來就業崗位中更好地融入企業。
關鍵詞 項目化教學 高職院校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Le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 pharmacy specialty "Culture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Culture" cour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lans to discuss projec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ituation, project teaching mode overview and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level highlight the "learning in doing, doing in learning, teaching in do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oblems, and let students better integrate into enterprises in future jobs..
Keywords project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mode
1 高職院校教學現狀概況
我國職業教育經過幾次大規模改革,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未突破教學瓶頸——高職院校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所需嚴重脫節。據調研,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授課方式仍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透徹、系統講授知識點,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培養下,能比較深刻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但常呈碎片化存在,不能將其有機結合來解決實際問題。當下社會企業需要的是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職業技能人才,強調分析解決問題和學習的能力,因此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是適應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服務產業之需求。因此如何將高職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工匠,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因此,本文以藥學專業“醫藥企業文化匯編”課程為例,探索綜合實踐項目化教學模式在該課程中的應用。
2 項目化教學模式概述
項目化教學法的提出來源于德國的職業教育,是專門針對注重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項目化教學是一種典型的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形式,以任務為載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點,將傳統教學模式中零碎的知識點打亂重排,將理論融于實踐教學中。然而,項目化教學需要找到合適的項目任務,最好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實際項目相結合,設定完成任務的能力目標和實現能力對應的知識目標。[1]將教學內容項目化,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自覺合作的意識;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調動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項目計劃中,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第三,通過組間互評,以培養部分學生的傳授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在今后的實踐操作中都能夠獨立自主完成。[2]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方法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獨立完成任務,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企業所用。
3 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過程——以“醫藥企業文化匯編”課程為例
3.1 課程目標
“醫藥企業文化匯編”是醫藥衛生類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是藥學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了解未來工作環境及其崗位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旨在使學生能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未來就業崗位,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使之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為今后參加實際工作和執業資格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企業文化核心要素,融入工作團隊,提高職場社交禮儀能力。
本課程教學內容載體的選取是項目化教學的關鍵,結合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與前導課程知識的銜接,選取醫藥企業、醫院、藥品經營企業、藥品檢測單位為總的貫穿項目,對制藥企業管理制度制定、醫院藥房流程等為若干子項目,再以醫藥企業文化建設及醫藥職場社交禮儀為補充項目,完善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項目為導向,同時以訓練任務為驅動,突出實踐教學,將學生被動學轉變為“學生學,教師導,學生導,教師編”,使教學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
3.2 課程過程
實現項目化教學宏觀上采用五步開展教學:問題提出—分析問題—給出工作任務—實施任務過程—評價總結,這一過程來展開教學。首先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分組完成每一項任務。然后拋出問題,讓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揮其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從而主動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完成整個項目過程中,獲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升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同時建立自己的學習經驗、工作經驗和職業能力體系。
基于項目化教學任務實施為主線,理論聯系實際,學做合一,融“教、學、做”為一體。在教學過程強調任務實施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并要求按照“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課上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課后鞏固提升”安排各教學環節,以實現學生素質技能全面發展。現以《醫藥企業文化匯編》中醫藥企業這一章節為例進行具體闡述(如圖1所示)。
3.2.1 提出問題
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挑選幾家比較知名醫藥企業,供學生選擇。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查詢資料闡述該醫藥企業理念、管理制度、企業文化及如何建設企業文化,以培養學生組織、分析能力。
3.2.2 分析問題
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針對項目任務進行小組頭腦風暴討論,擬定方案及小組成員任務安排。這一環節主要考查學生邏輯思維、組織分析、團隊協作能力。
3.2.3 布置任務
通過前期搜集整理分析資料,要求學生以PPT形式為大家展示講述她們眼中的醫藥企業。此過程要求教師向學生表明此任務合作的目的,增強其自覺合作的意識。
3.2.4 實施任務[3]
采用有效的激勵措施和評價機制,各組之間開展互評。同時要求PPT內容中應該包含該醫藥企業發展史、現狀、醫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企業未來發展、企業管理制度及人員組織機構。然后針對這些內容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闡述,其他同學通過聽他們講述醫藥企業,進行對比,選擇自己認為比較理想的醫藥企業投遞簡歷。這一環節主要考查學生組織、分析能力,也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企業文化內涵,如何將自己真正融入到醫藥企業中工作,同時也給予學生提供了“雙選會”的模擬平臺,能更好地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企業招聘對人才的需要以及應聘者在簡歷、面試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
3.2.5 項目評價
以評分的方式來檢測學生完成項目情況,項目總體成績由以下四部分構成,前期資料查詢搜集環節15% ,PPT演示環節30%,內容闡述40%,小組完成項目15%。
3.3 課程評價
整個課程主要從學習目標、學習素養、學習能力、學習效果三個方面, 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和評價機制的考核辦法,進行考核評價。其中:學習目標占15%(包括前期搜集資料、分組討論等);學習素養約占30%(包括考勤、按時完成課外學習任務、按時完成作業、課堂表現、學習誠信等);學習能力占35%~40%(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自評與互評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表達展示能力等);學習效果15%~20%。[4]
4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從目前項目教學所處情況分析提出了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為目標,以項目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校企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項目化教學模式,并以藥學專業“醫藥企業文化匯編”課程為例進行了初步探索。實踐證明,項目化教學是培養符合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本課程僅從在校教師層面開展項目化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醫藥企業文化核心內涵,感受醫藥企業文化氛圍,掌握其特點。后期擬深入醫藥企業,邀請企業負責人到校為學生開展項目化教學案例活動,以具體的企業項目為教學任務讓學生親自參與,以期為高職院校學生能夠更好走向職業崗位,融入醫藥企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建,歐宇.淺論項目化教學與過程考核改革——以高職《構造地質學》課程為例[J].農家參謀,2017(20).
[2] 吳云霞,趙小雨,盧文超,等.基于項目化教學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以《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5):80-84.
[3] 李扶昆,陳宇洲.高職院校醫藥企業文化課程的教學實踐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8):51-52.
[4] 潘文群.高職項目化教學課程的考核評定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