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摘 要 隨著中國夢思想的提出,中國正在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加強。這種新的時代背景就要求高校能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外語人才。藝術類高職院校也肩負著培養外語人才的重任,但是高職英語教學卻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外語人才的培養。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并試圖給出一些改革思路。
關鍵詞 新時代 高職英語教學 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28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Chinese dream, China is moving from a large economic country to an economically strong country. China has also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also been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This new era background require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cultivate more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arts also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which affects the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se issues and tries to give some ideas for reform.
Keywords the new times;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deas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边@是一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在這種新的時代背景下,對英語人才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人才的培養依托的是高等教育,而藝術類高職院校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負著培養英語人才的重任。為了更好地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外語人才,藝術類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因為當前的藝術類高職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使得這門課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1 藝術類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藝術類高職生在高中階段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忽視了文化課尤其是英語課的學習,學生掌握的語法結構不完整,詞匯量小,閱讀能力差。由于基礎差,在課堂上對英語的接受能力比較低,上課比較吃力,有些學生根本聽不懂,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2)重視專業課, 輕視英語課。英語課在很多藝術類高職院校都是一門被輕視的課程。上到學校領導,下到學生都普遍認為專業課是至關重要的, 英語課則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是多余的。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再加上藝術生英語基礎本來就差,學生就更不愿意學習英語。
(3)缺乏堅忍不拔的毅力。盡管大部分藝術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差,不愿意學習英語,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學主觀上愿意學習英語,有的對英語感興趣,有的是有英語考級或專升本需要的。盡管主觀上想學好英語,但是學習是個持之以恒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見效的,需要長期的積累。有些同學剛開始學習興趣很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同學就堅持不下去了,到最后能堅持下來的就寥寥無幾了。
(4)沒有適合藝術類高職生專用的教材。目前的公共英語教材很多,但是這種教材對于藝術類高職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市面上適合藝術生的英語教材本來就少,適合藝術類高職生的教材則少之又少,也有個別的藝術類教材,但是難度偏大,加上藝術本身就很抽象,所以學生學起來很吃力。
2 探索解決目前藝術類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的途徑
針對目前藝術類高職英語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探索一些途徑,以求改變目前的現狀。
2.1 幫助學生重建自信,激發學習動力
一方面,大學英語是公共必修課,另一方面,掌握一定的英語水平對學生以后的就業,生活和工作都有幫助,所以學習英語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而大部分藝術類高職生都對英語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學不好了,于是就放棄了。其實學生在一開始接觸英語還是很感興趣的,為什么到大學階段就不感興趣了呢?究其原因是,經過小學、初中、高中這些年的學習,學生并沒有把英語學好,沒有成就感,于是對英語逐漸失去信心直至放棄學習?,F在首先要幫助學生重建學習英語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可以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教學活動,比如,記單詞比賽,朗讀比賽,讓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進來,對所有的參與者都給予表揚鼓勵。這樣,學生們都不同程度地獲得成就感,找到一點自信。有了自信,隨后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動力。鼓勵學生參加英語等級考試,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英語B級考試,只要認真準備一下,這種考試的通過率還是比較高的,通過了B級考試,學生就有信心有動力準備A級考試,升本的同學還可以準備學位英語考試,甚至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2.2 改變教育觀念,提高課程地位
藝術類院校一般都重視專業課,輕視文化課。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文化課,也受到了歧視。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學校壓縮大學英語學分,削減大學英語課時,使得大學英語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只有改變觀念,重視英語課程并提高其地位,才能發揮這門課程的作用,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
2.3 更新教學內容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教材都是針對文化生使用的,而且內容比較陳舊,枯燥乏味,缺乏時代感,離學生的生活很遙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教材的形式主要還是以課文的形式呈現的,聽力及對話的部分很少。這種編寫模式過于單一,只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聽說能力的訓練,學生學的仍然是啞巴英語,這就不能滿足新時代對英語人才在口語表達能力上的需要。因此,編寫一本內容新穎,形式靈活,適合藝術類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就變得很迫切,有了這種教材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優化教學方式與手段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現在有各種形式的在線學習,學生能隨時隨地自主學習英語,這給我們的傳統教育模式帶來一定壓力。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我們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也要與時俱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創建多元的教學方式,如微課、翻轉課堂、藍墨云班課等,還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隨時向學生推送一些學習資料、學習任務等,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既增加了師生的互動,也增加了學習的樂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5 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對學生的英語考核方式大都采用平時成績(占30%)加期末筆試成績(占70%)的方式。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對平時的表現不夠重視,只要考前臨時突擊一下就行了,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根本沒有壓力,所以就沒有動力去學習。其實,成績的評定更應該看重平時表現。為此,應該改革現有的考核方式,可以是平時占70%,期末占30%甚至只依據平時成績。這樣就會促使學生認真上課、完成作業,參與教學活動等,目前的教學局面才能慢慢得到扭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及“一帶一路”戰略思想及中國夢思想的提出,中國正在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加強。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國家對各種人才,尤其是英語人才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更高要求與挑戰。然而,目前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卻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大學英語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因此,高職英語應該進行改革,改變教育觀念,革新教學體系,開發新的課程,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這樣才能發揮英語這門課程應有的作用,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新國.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的尷尬及對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2] 鄒春燕.高職高專藝術類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教學,2012(5).
[3] 劉素琴.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論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出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4).
[4] 郭燕玲.藝術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和設想[J].太原大學學報,2008(6).
[5] 干誠.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校園英語,2017(46).
[6] 張妮妮.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究[J].英語廣場,2018(1).
[7] 李慧芳.關于高校大學英語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學的思考[J].校園英語,2017(26).
[8] 楊琳.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育困境及發展之路[J].黑河學院學報,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