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彥
摘 要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辦園的總體指導思想,是統領幼兒園方方面面工作的精神導向,引導著幼兒園向預定的方向邁進。本研究呈現了巴學園“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辦園理念在戶外環境、幼兒游戲、教學活動、教師的言行舉止等方面踐行的實然狀況,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幼兒園辦園理念的精神實質。
關鍵詞 幼兒園 辦園理念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59
Abstract The idea of the kindergarten is the overall guiding ideology of kindergarten, which is the spiritual guidance of all aspects of the kindergarten, and guides the kindergarten to move towards the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This study presented the idea of "Ba xueyuan" kindergarten, which is "Children are feet, education is shoes", carried out in these aspects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s games,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words and deeds, and on this basis summarized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idea of running a kindergarten.
Keywords the kindergarten; the idea of running a kindergarten; practice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的精神“脊柱”,貫穿著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引領著幼兒園的發展方向。下面我們通過觀察巴學園的戶外環境、幼兒游戲、教學活動、教師的言行舉止等方面深入了解該園的辦園理念,感受它在幼兒園踐行的實然狀況。
1 “巴學園”及其理念
在北京中關村有一家名叫“巴學園”的幼兒園,該園在“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引領下,每一個幼兒都有其自身的個性與特征,有 2歲的探險家, 4歲的情感小公主,5歲的孩子王……在這里,每一個幼兒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與發展為一個獨特的自己。
巴學園“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實實在在地回答了教育與幼兒的關系:教育要適應幼兒,要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前提下,設計出適合于他們的教育方案。教育要給幼兒自由成長的空間,讓幼兒成為他“自己”。這種理念的教育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特點,這才是有思想、有靈魂、有文化的教育,也是幼兒園辦園理念最根本的東西。因此,它是真正的教育,好的辦園理念。
2 “巴學園”辦園理念的實踐
2.1 返還自然的戶外環境
在巴學園,正因為是教育適應幼兒,所以才會有那樣自然的戶外環境。巴學園選址在安靜而舒適、四周布滿植物與農田的北京市郊,院內有木條鋪設的小徑、枝椏伸展的綠樹、可隨意鋪設的綠草狀塑料塊、小木屋、水泥地、懸掛于樹枝上的繩子秋千、沙坑、小土坡……簡單、樸素,卻充滿著自然與真實。這種樸素、真實的環境使得幼兒與生俱來的天性得到充分發揮,他們可以自由地游戲,去體驗人與自然關系。同時在這種環境下,更多的是低結構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讓幼兒自由地去選擇,且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去操作,還可以促進幼兒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2.2 幼兒自主發起的游戲
在巴學園,正因為是教育適應幼兒,所以才會有幼兒自主發起的游戲。如辰辰和南德玩的過家家,扮演爸爸的南德要看房、出差、死亡、上天堂。5歲的孩子王池亦洋,經常帶著男孩子玩打仗的游戲,在土里匍匐前進,升國旗、唱國歌等。巴學園的教師只需要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提供合適的游戲材料,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選擇游戲、自由地結伴,自由地分配角色、設計游戲情節等等,這些游戲是幼兒是自己提出的,而不是事先由教師設計好,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設計意圖進行游戲。因此,幼兒是游戲的真正主人。教師不再強迫幼兒去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活動,而是騰出時間和精力細心地觀察,在適當的時候介入與干預,幫助幼兒解決問題,促使游戲順利進行。幼兒在一種似乎是“由任他”的輕松里,自為、自由與自在地成長著。
2.3 啟發式的教學活動
在巴學園,正因為是教育適應幼兒,所以才會有啟發式的教學活動。在大李老師主持的繪畫教學中,繪畫技能的學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過繪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首先給幼兒講述與其日常生活經驗有關的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的情節。其次,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把故事情節畫出來。如大李老師講完《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后,讓幼兒用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不會畫的地方用圈圈來表示,并用語言來解釋圈圈所代表的意義,以此來調動幼兒思考的積極性,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性地構建自己的畫面。在這樣的繪畫教學中,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充滿想象與創造。因此,每一個幼兒創造出來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著自己特點的繪畫作品,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臨摹教師的范畫。
2.4 教育家一樣踐行理念的教師
在巴學園,正因為是教育適應幼兒,所以教師首先尊重幼兒,與幼兒平等的共處。如當錫坤一而再,再而三地將鞋子等扔進垃圾桶時,教師并沒有批評他,限制他的探索行為,而是不厭其煩且不動聲色地幫其撿拾,給予了他空間敏感期探索與發展的支持……巴學園的幼兒有的是對教師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共處的平等。因此,巴學園的幼兒常常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愿意和教師交流,表現出真實地自我。其次,巴學園的教師也會在適宜的時機去引導與規范幼兒的不適宜的行為。如,當大李老師發現大樂樂在游戲時總是扮演弱者讓別人照顧的角色時,老師提醒“媽媽”,男人得讓他自己做事,否則他就不能生活了;巴學園有一個反思角,其目的是為了糾正幼兒不適宜的行為,讓幼兒學會自我控制。此外,教師還會常常追著幼兒講道理,要求幼兒踐行規則要求,這些都為幼兒成為合格的社會人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巴學園將“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辦園理念有效地整合、落實到幼兒園的戶外環境、幼兒游戲、教學活動及教師的言行舉止等具體工作中,為實現理念找到了合適的教育模式。
3 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幼兒園辦園理念的精神實質
巴學園的辦園理念及其實踐中都蘊含了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實質,以幼兒為主體就是承認并尊重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將幼兒視為能動的、獨立的個體,激發其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最終實現幼兒創造性的發展。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幼兒的人格。巴學園的教師總是以平等的身份親切、友好地對待幼兒,任何涉及到幼兒的事情都會征求幼兒的意見,與幼兒平等的共處,說話時蹲下來以平和的語氣與幼兒溝通。教師對幼兒人格的尊重,使得幼兒愿意主動接近教師并把她們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向她們傾訴自己的心里話。
第二,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巴學園除集體活動外,沒有規定的活動內容和時間,所以,教師不會用自己的計劃去束縛幼兒,而是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自主安排自己的自由時間。她們堅信:幼兒的美妙理想要比教師的計劃要大得多。”于是,幼兒就是各自忙各自的,有的過家家,有的掃地,有的爬樹,有的在“打仗”…… 這樣,幼兒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尊重。
第三,尊重幼兒的個性,因材施教。巴學園的教師對辰辰給予的是尊重和關心,對錫坤給予的是鼓勵和欣賞,而對池亦洋則是及時糾正和管教。她們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興趣、需要、能力和性格特點,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保留自己個性的基礎上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對于幼兒表現的弱點或錯誤則耐心引導,使幼兒在不自覺之中予以改正 。
第四,注重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巴學園為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盛飯、穿脫衣服等,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也鍛煉了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巴學園的教師很注重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她們鼓勵幼兒對未知的事情進行探索,這樣會使幼兒開動腦筋,學會思考,提高獨立思考能力等。
第五,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創造性是幼兒主體的主要表現。巴學園的教師為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在幼兒游戲時,不會事先為幼兒設計好游戲主題、情節,分配好游戲角色等,而是讓幼兒自行設計與規劃。在繪畫教學中,教師不會給幼兒演示范畫讓幼兒臨摹,而是先給幼兒講故事,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以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去創造性地構建自己的畫面,等等。
總之,幼兒園辦園要有理念,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實質,并像巴學園一樣有效地落實到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張同道.李躍兒和她的巴學園[J].全國新書目.新書導讀,2009.1.
[2] 李躍兒教育網站http://home.liyueer.com/list.php?catid=3.
[3] 劉潔.紀錄片《小人國》:生命成長的修辭[J].中國電視,2010(1).
[4] 楊妹江.論教育過程中的幼兒主體性[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