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陽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海上投送行動增多,港口保障任務頻繁,因部隊投送與海上運輸不同,港口保障能力與投送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過分析港口投送保障存在的問題,研究尋找解決辦法和建議,為更好的提高港口保障能力提供理論方法。
關鍵詞 港口 海上投送 保障
中圖分類號:F5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6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maritime delivery and the frequent task of port security,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port's guarantee capacity and the demand for delivering. This paper studies and finds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port delivery guarante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ort security capability.
Keywords port; sea delivery; protection
隨著我國沿海地區局勢風云再起,部隊海上投送行動成為檢驗我軍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港口保障則是海上投送行動的主要支撐,能否保障好船舶裝卸載以及滿足部隊投送需求成為了關乎投送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國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對外貿易持續繁榮,帶動了港口地區經濟的增長,為港口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港口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運輸能力得到較大提高,但在保障能力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多次海上投送行動中,無論是在船舶靠泊過程中或者裝卸載過程中都出現了許多問題。若港口能根據其存在問題及時調整,進一步完善海上投送保障能力,則會大大推動我國海上投送的發展。
1 港口保障能力現狀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港口事業蓬勃發展,無論是港口的規劃建設,還是港口經濟和貿易規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港口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其中尤其是我國集裝箱貨運業務發展迅速,港口吞吐量連續12年均以21%的增長率快速增長,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現代化海運國家。我國港口主要分為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以及西南沿海等5個港口群,共同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保護我國領海和海上專屬經濟帶的發展,我軍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分別駐扎在各沿海區域,為我國海運事業發展保駕護航,由于海軍力量長期往來于各港口,因此要求港口要提供相應的保障力量。目前,我國東南沿海港口地區發展較快,港口設施較為齊全,平時船舶往來業務較多,保障內容較為完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環渤海地區因其海運業務等實際情況限制,港口主要負責保障人員運輸,缺少完善的保障大型貨運及裝備的能力。
2 港口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2.1 海上投送保障重視程度不夠
海上投送保障重視程度不夠,首先體現在船舶裝卸載時港口監管不到位。部隊在海上投送行動中,需要在港口完成裝卸載任務,特別是建制部隊需要裝運車輛裝備等大型貨物,若裝卸載途中遇到突發情況,港口方由于重視程度不夠,監管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部隊人員又缺少相應的保障經驗,則會增大投送的安全隱患,引發較大的安全事故。如在某次部隊投送行動中,投送船舶到達某港口卸載時,因一些手續出現問題,需要與港口領導協商,而港口負責人并沒有到達裝卸載現場,部隊不知跟誰溝通,只能尋找港口負責人,浪費了大量時間,影響了投送進程。其次是港口車輛混雜,不利于保證部隊裝卸載安全。部隊在港口裝卸載過程中,港口應該叫停施工單位,清空港口地方車輛,但在實際操作中,部隊海上投送到達港口,港口各單位還在正常施工,且地方車輛來往于港口主要交通道路上,部隊卸載后與地方車輛共用同一條道路,容易誘發交通事故,增大安全隱患,更不利于部隊快速完成裝卸載任務,制約部隊投送進程。
2.2 海上投送保障硬件設施不足
港口海上投送保障硬件設施不足首先是滾裝碼頭數量較少,且建設位置較不合理。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建造一批貫徹國防要求的滾裝碼頭,并為部隊投送提供戰備器材,以實現滾裝船的快速滾裝滾卸,從而提高海上投送速度,增強海上投送能力。但到目前為止,擁有滾裝碼頭的港口數量較少,且大部門港口在建設滾裝碼頭的過程中貫徹國防要求較少,且缺少對實際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全面考慮,致使建成的滾裝碼頭因各種原因不能使用,利用率較低,造車了資源的浪費。如某次海上投送行動中,投送船舶為某大型企業的客滾船,在到達某港口卸載時準備利用滾裝碼頭完成裝卸,但因滾裝碼頭位處整個港口最里側,受制于船舶寬度較大,無法在滾裝碼頭完成裝卸任務,只能利用普通碼頭裝卸,致使投送時間延長一倍。其次是裝卸載設施供應不足,部隊在港口裝卸載時,港口應該優先保障部隊完成裝卸載任務,但通常情況下,除非發生戰事,港口很難調集所有器具裝備供部隊使用,部隊只能利用港口現有器材完成裝卸,難以實現快速裝卸載。
2.3 海上投送保障應急方案短缺
海上投送保障應急方案短缺主要體現在港口沒有應對突發情況的方案預案,致使投送途中突發情況應對能力不足。港口主要任務是保障部隊裝卸載過程,對裝卸載最大的影響因素即潮汐變化,潮汐因素決定著船舶能否順利完成裝卸。通常情況下部隊會在投送前計算港口海水高度,對照潮汐時刻表,確定部隊靠泊裝卸時間,若部隊到達港口時間發生變化,而投送任務緊急需要即刻裝卸,就需要港口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港口應提前結合可能出現的情況準備多套方案,根據潮汐情況準備裝卸輔助器材,而目前大部分港口都只有一套保障方案,若戰時突發緊急情況則難以有效應對,不利于投送的穩定。部隊海上投送和平時的人員運輸不同,投送對象既有人員還有車輛裝備物資,且投送的時效性強,容易受敵打擊,危險性高,這些特點要求港口必須具備裝卸載保障過程的安全穩定。部隊在海上投送過程中,由于長期遠離陸地,飲食飲水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到達港口的時候,港口應保障其食物充足,同時對于船上的傷病員也應及時后送救治,但是在現階段投送過程中,港口保障的內容還僅僅集中在部隊裝卸載方面,對于傷病員救治、船上飲食飲水供應、船舶安全檢查等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
3 提高港口保障能力的對策建議
3.1 提高港口對海上投送重視程度
未來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作戰進程加快,戰場范圍擴大,空間轉換頻繁,物資消耗巨大,投送需求增多,這對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國海上爭議區較多,沖突摩擦不斷,各國海上演習頻繁,因此我國格外重視海上力量的發展,定期組織海上投送行動,檢驗部隊海上機動能力。港口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對海上投送保障的重視程度,提高海上投送保障能力。首先,港口要加強海上投送保障理論學習,通過聘請院校專業教員來單位授課的方式,快速掌握投送保障的理論知識,其次可以請部隊專業人員編制海上投送知識手冊,下發到港口工作人員手中,組織所有人員學習,同時港口還要加大自身的宣傳力度,港口負責人要積極響應貫徹國防要求的號召,以身作則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海上投送保障知識。此外,還要定期組織港口人員考核,評估人員保障能力掌握程度,邀請部隊人員參與檢查,根據出現的問題和不足,確定下一步努力方向。
3.2 建設港口硬件設施
通常情況下建制部隊海上投送多使用客滾船,針對客滾船適合滾裝碼頭裝卸的特點,港口要制定滾裝碼頭的設計方案,同時要積極與部隊人員溝通,了解部隊海上投送保障的需求,結合我國部隊和地方的客滾船參數性能,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貫徹國防要求,并選擇客滾船最適合停靠的位置修建,從而實現投送船舶在滾裝碼頭滾裝滾卸,提高海上投送保障能力。此外,港口要優先保障部隊海上投送行動,確立部隊保障的優先等級,當投送部隊船舶到達港口時,港口要叫停所有運營單位,并清空碼頭內施工車輛,及時安排人員封路,調集港口內所有保障力量和裝卸輔助器材,優先保障部隊完成裝卸,確保部隊卸載后安全駛向集結地域。此外,針對夜間船舶卸載視線受影響的特點,港口要在部隊裝卸碼頭設置多個探照燈,確保裝卸時光源充足,同時港口在夜間執行任務時要安排多名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裝卸載遇到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部隊裝卸載順利進行。
3.3 港口編制多套海上投送保障方案
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單一的海上投送保障方案難以適應新的作戰要求,為適應未來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因此港口要編制多套保障方案。首先,港口要豐富其保障內容,要從原有的裝卸載保障的單一模式保障方式轉變成多模式的保障方式,既要加強裝卸載保障能力,同時還要提高船舶飲食飲水供應保障、傷病員后送保障以及油料保障等保障能力。由于信息化戰爭戰場空間不斷拓展,投送路線也不斷延長,投送船舶可能需要在海上航行數天,因此港口對其的保障至關重要,港口要根據投送船舶到達時間提前準備好需要供應的食物和水源,同時提前聯系港口附近的油站以及醫院,要求其隨時做好保障的準備。此外,為應對保障過程中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而致使投送行動停滯,港口在編制多套方案時既可以安排保障內容的不同,也可以設置保障的時間不同,還可以設置保障力量分布不同,為部隊海上投送行動提供全方位、立體、高效的保障。
4 總結
目前港口投送保障能力雖然還有一定欠缺,但隨著海上投送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對港口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接下來港口的保障內容一定會越來越豐富,同時港口要提高對海上投送的重視程度,通過進一步提高港口保障能力,從而實現部隊海上投送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鵬.我軍海上投送海外保障支撐點的建設.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5.3.
[2] 雷鵬,王肖.我軍海上戰略投送能力建設思考.物流科技,2010.4.
[3] 曹廷澤,殷培祥.戰略投送問題研究.國防大學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