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市政府批復黃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年) 2018 年 6 月 14 日,黃山市城鄉規劃局發布黃山市人民政府關于黃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 年)的批復相關信息。
與 2017 年 8 月 23 日由黃山市城鄉規劃局組織召開的《黃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5—2030)》評審會議不同的是,此次獲批規劃名稱有所變動,線網規劃年限減少 1 年。
根據之前的規劃,黃山市軌道線網體系將分為城際線(建成或即將建設的高鐵)、市域線和市區線 3 類,形成“兩橫一縱”的總體布局,規劃線網總長度 243.7 km,共設 81 站,其中換乘站 9 座。
其中,市域線分為旅游軌道、機場專線和市域快線 3 類。旅游線主要分為 Y1 線、Y2 線和 Y3線。機場線方案主要以黃山北站為樞紐節點,規劃機場專線,長約 10 km,在黃山北站與旅游線形成換乘。市域快線規劃形成 4 條線網格局,總體規模約 77.9 km。
(黃山市城鄉規劃局 2018-06-15)
● 江蘇省發改委批復南通市軌道交通 2 號線一期工程 近日,南通市軌道交通 2 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江蘇省發改委批復。

南通市軌道交通 2 號線一期工程起于港閘區幸福鎮,經幸福大道、南通火車站、北大街、濠西路、躍龍路、青年中路、青年東路,進入先鋒鎮。沿途設置17 座車站,途經港閘區、崇川區、開發區和通州區,線路總長約 21.04 km,均為地下線。
據悉,工程可行性報告獲批后,南通市軌道交通建設部門將繼續推進 2 號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和相關報批報建工作,確保年內開工,2023 年 6 月建成運營。
(江蘇省發改委 2018-07-09)
● 武漢地鐵 11 號線東段一期空載試運行 2018 年 7 月 11 日下午,武漢地鐵 11 號線東段一期工程開始空載試運行。
11 號線東段一期是全國首條盾構下穿速度 300 km/h 高鐵的地鐵,也是武漢首條穿越高鐵的地鐵線路,主要穿行光谷腹地。
11 號線東段一期試運行期間,全線 12 列車將輪流上線,模擬正常運營時刻進行空車試跑,完成系統穩定性、停車精度等方面的檢測與調試。

該線路整體設計為云鶴黃色,線路全長 19.7 km,全線車站共 13 座,其中光谷火車站、光谷五路站、未來三路站為換乘站,可換乘 2 號線南延線及遠期規劃中的 9 號線、19 號線。
列車設計速度為 100 km/h,列車車型及配置為 A 型車,6 節編組。
(武漢晚報 2018-07-12)
● 三亞有軌電車即將空載試運行 據悉,三亞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全長約 8.37 km,連接三亞市中心和三亞火車站、三亞汽車站。目前解放路至育秀路全長 3.5 km 的路段,聯調聯試已進入尾聲。系統聯調聯試完成后,還將進行不少于 3 個月的空載試運行,在試運行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后,即可開通試運營。
(海南日報 2018-06-13)
● 廣佛地鐵(燕崗至瀝滘段)2018 年底開通運營 2018 年底,廣佛地鐵運營線路長度將再次延伸,燕崗—瀝滘段將開通,線路增加運營車站 3 座。全線換乘站增至 4 座:西朗、沙園、南洲、瀝滘,可便捷換乘至廣州地鐵 1 號、2 號、3 號、8 號線。
一期工程西起佛山市魁奇路站,東至廣州市瀝滘站,橫跨廣州市海珠區、荔灣區和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線路全長 32.16 km,設 21 座車站,其中 9 座為換乘站。廣州市境內 17.36 km,設 10 座車站,佛山市境內 14.8 km,設 11 座車站。首通段(魁奇路站至西朗站)于 2010年 11 月 3 日開通試運營,后通段(西朗站至燕崗站)于 2015 年 12 月28 日開通試運營。廣佛地鐵列車車輛采用 B 型車,4 節編組,最高運營速度為 80 km/h。
二期工程起于佛山市魁奇路站,止于佛山新城的新城東站,線路長 6.68 km,設 4 座車站。項目于2012 年 10 月開工,于 2016 年 12 月28 日接入一期貫通運營。

廣佛地鐵全線建成后,線路全長 38.84 km,共 25 個站。
(南方網 2018-06-19)
● 長沙中國首列商用“磁浮 2.0版”列車下線 2018 年 6 月 13 日,中國首列商用“磁浮 2.0 版”列車正式下線。該列車是長沙磁浮快線技術平臺上又一創新型研發成果,具有速度更快、載客更多、技術更優等特點。
中國商用“磁浮 2.0 版”列車設計速度 160 km/h,采用 3 節編組,最大載客 500 人,具有以下幾大創新點。
(1)世界首列短定子直線電機快速磁浮列車。采用系統工程學分析法,成功搭建了 2 800 mm 車寬的世界時速最快的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磁浮列車平臺。
(2)牽引功率提升 30%。優化了牽引輔助系統設備設計,單位重量功率密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其中牽引功率提升 30%,輔助系統功率提升25%,懸浮電源容量提升 30%,載客量提升至 500 人。
(3)懸浮能力提升 6 t。優化端部電磁鐵設計,補償了高速運行時端部渦流效應的影響,并優化了中間電磁鐵結構設計,使整列車懸浮能力提升了 6 t。
(4)車輛設計輕量化。車輛各系統在設計時均注重了輕量化,采用大量新結構和新材料,如:車體采用鋁合金與復合材料相結合的復合頂蓋等。
(長沙地鐵 2018-06-14 )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骨干,近年來發展總體有序,但部分城市也存在規劃過度超前、建設規模過于集中、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為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規范有序發展,要堅持“量力而行、有序推進,因地制宜、經濟適用,銜接協調、集約高效,嚴控風險、持續發展”的原則,從以下 4 個方面推進政策措施落實。
(1)完善規劃管理規定。嚴格建設申報條件,提高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 100 億元、1 000 億元調整為 300 億元、3 000 億元。
(2)有序推進項目實施。進一步規范項目審批,未列入建設規劃的項目不得審批(核準),已審批項目要合理把握建設節奏。
(3)強化項目風險管控。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大財政約束力度,嚴禁違規變相舉債,對列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范圍的城市,暫緩審批(核準)新項目。
(4)完善規劃和項目監管體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健全部門間協同聯動監管機制,建立城市軌道交通監管數據庫。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堅持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城市主體的原則,對違規行為和責任主體實行聯合懲戒并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新華網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