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龍 王峰 王雷 夏海苗 劉琳
摘 要:目的 探討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帶教中PBL教學模式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從2015年9月~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60名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30名實習生實施PBL的教學模式,對照組30名實習生則實施傳統臨床實習帶教模式,實習結束后對其進行綜合考評,對兩組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實習期結束,通過考核,在基礎理論知識、臨床思維、病例分析及醫患溝通得分方面,實驗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PBL教學法與傳統臨床實習帶教模式相比,可明顯提高神經內科實習教學質量,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PBL教學法 神經內科 臨床見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2(a)-0212-02
PBL教學法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首創于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80年代后發展較快[1]。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基于教學重點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PBL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新能力[2]。根據教材中的難點及重點,PBL教學法突出強調將學習的過程設計到復雜且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之中,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及自主合作來解決相關問題,掌握知識點通過教師的啟發和相關的討論,目的在于減少死記硬背,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其獨立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3-4]。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齊齊哈爾醫學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6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7名男生,13名女生,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為(22±1.5)歲;對照組16名男生,14名女生,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為(22±1.7)歲。兩組組間在學生的性別、年齡及神經內科學成績比較無明顯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將傳統教學法應用于對照組,帶教教師依照教學大綱內容的相關關鍵知識點講解基礎理論知識,組織帶領學生進行查體、查房、查閱病歷、匯報病史等活動。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根據病史與查體總結出病例主要特點,最后,帶教教師總結課堂所涉及到的關鍵知識點,并總結歸納該課的學習重點及難點,拓展相關關鍵知識點。實驗組均分成10組,每組3人,學習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按以下步驟完成教學內容:(1)查閱文獻,讓學生通過文獻充分領會PBL教學法; (2)篩選病例,教師根據教材知識點選出典型病例,并提出3~5個主要問題,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提出有相關性的新問題;(3)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材料,依據病例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啟發,圍繞病例,學生與教師一起討論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等內容,積極發言,并討論于課前提出的相關問題;(5)最后對病例中的相關問題,每組代表進行歸納性總結,教師進一步深入剖析學生提出的較疑難問題,以達到學生掌握重點、難點和臨床技能的教學效果。例如:患者,男,51歲,主訴眩暈一周,睜眼比閉眼明顯,偶有緩解,運動后加重,到當地醫院檢查血壓正常,頭部核磁檢查未見異常,口服天麻素后癥狀未見緩解,最近癥狀加重來我院就診。問題:(1)引起眩暈的原因有哪些?(2)眩暈需要做哪些檢查?(3)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暈怎樣診斷?患者血壓、核磁檢查正常排除了高血壓、低血壓、腦腫瘤、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眩暈。之后血糖、血常規、甲狀腺功能檢測正常排除了由低血糖、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眩暈。經仔細詢問病史,患者主訴在眩暈加重時出現了耳鳴、耳聾。行前庭功能檢查,前庭功能減退;耳蝸電圖檢查-SP/AP為0.37,間接表明膜迷路積水存在;顳骨CT檢查顯示前庭水管狹窄。診斷:美尼爾綜合癥。通過病例與問題設定讓學生擺脫了死記硬背同時活學活用,體現了PBL教學法的優勢。
1.3 評價方法
實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有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兩方面,滿分均為100分。隨機地從試題庫中抽取出理論考核相關試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內容包括臨床思維(40分)、病例分析(40分)、醫患溝通(2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基礎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考試成績采用t檢驗,P<0.05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分數兩組學生的比較
于神經內科實習前的兩組學生,神經內科學理論課成績均無明顯差異,經兩種不同教學法進行臨床實習后,在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考核方面,分數上,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結語
醫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結束后進行的臨床實習,是一種將基礎理論知識聯系并應用于臨床實踐的實習過程。臨床實習的最佳目標為培養并提升醫學生在學習、臨床思維及臨床實踐方面的能力[5]。醫學人才在專業技術上的能力、專業的綜合素質及未來醫學事業的發展與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優劣密切相關[6]。目前,多采用傳統授課教學法應用于醫學的臨床教學過程中,此教學法依據教學大綱,重點是以教師授課為主,是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法。此種教學法突出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學生較少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與空間,造成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差,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和創造性[7-8]。PBL教學法是一種學生自主式或互動式學習的教學法,而非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將問題與學習緊密聯系起來的PBL教學法,令學生帶著問題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通過研究證明,PBL教學法提升了學生在臨床思維、臨床技能及醫患溝通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變為主動參加臨床學習,提升了學生在溝通方面、團隊合作方面以及探索問題等方面的能力[9-10]。PBL教學法提高了醫學生的臨床教學質量,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偉,黃光,趙建功,等.神經內科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的思考[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0,9(6):499-500.
[2] 李瀟,李會穎,盧建華.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對PBL教學的反饋意見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4):429-432.
[3] 吳明燦,毛盾,林冬,等.學生標準化病人在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4):373-375.
[4] Al Wadani F,Khan AR.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ophthalmology:A brief review[J].Oman J Ophthalmol,2014,7(1):1-2.
[5] 劉曉林,陳育華,謝靜,等.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10):1776-1778.
[6] 王英歌.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9):198-199.
[7] 程雪,閡連秋,王剛.提高醫學生臨床工作能力神經病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醫學教育進展,2016,30 (12):26-28.
[8] 呼日勒特木爾,張國華,賀娟,等.改革神經病學教學方法提高醫學本科生及研究生神經病學臨床實踐能力的方法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24):164-165.
[9] Shin IS,Kim JH.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13,18(5):1103-1120.
[10]吳夢.PBL教學法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1):1059-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