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毛愛華 宋俊艷
甘南州承擔著構建黃河上游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雙重任務,面臨建設生態安全屏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雙重壓力。因此,以綠色現代化引領甘南經濟社會發展成為甘南的必然選擇。要從綠色發展“理念”轉向社會經濟“實踐”,樹牢綠色思想,培育綠色產業,推行綠色生活,實現綠色共享,構建生態屏障,建設生態文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卑焉鷳B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這為甘南州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甘南州實現綠色發展的意義
甘南州是甘肅省唯一整體納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市州,全域屬限制開發區。境內有得天獨厚的草原、林地和濕地,每年給黃河長江補水達93.3億立方米,生態貢獻巨大。目前甘南州既是黃河上游、長江上游水源涵養和補給區,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程試點區和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又是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地區。甘南州承擔著以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以“兩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雙重任務。面臨建設生態安全屏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雙重壓力,缺乏傳統現代化的大工業能礦資源、技術等要素優勢以及生態環境承載力,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已經受到日趨嚴重的資源與環境約束,這種約束已經超越勞動力、資本等要素的約束,成為推進甘南藏區現代化建設的瓶頸約束,只有綠色現代化才能從根本上突破甘南現代化建設的瓶頸約束,拓展和夯實甘南藏區現代化建設的綠色基礎。甘南迫切需要深入貫徹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把綠色理念貫穿于全面實現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和人的現代化全過程。因此,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以綠色現代化引領甘南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必然選擇。
二、筑牢生態屏障實現綠色崛起的舉措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也是經濟發展潛在的增長點,未來競爭的制高點。要緊緊圍繞創建“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區”的總體部署,從綠色發展“理念”轉向社會經濟“實踐”,樹牢綠色思想,培育綠色產業,推行綠色生活,實現綠色共享,構建生態屏障,建設生態文明。
一是加快重大生態項目建設。繼續推進總投資44.51億元的甘南黃河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自規劃啟動以來,項目區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覆蓋度逐年提高,黃河水源補給能力不斷增強,群眾收入明顯增加。得益于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定位,下一步甘南州將參照三江源模式,建設高原國家公園,實現黃河水源補給增加,實施天然林保護、公益林建設、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工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等項目,全力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二是推進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2015-2017年甘南州重點投入各類資金75.4億元,建設了703個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有效改善了生態文明小康村生產生活條件、公共服務條件、社會保障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取得了較好開局??v深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全域無垃圾”的預期目標。今后將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和“廁所革命”行動,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加快脫貧攻堅的平臺、構建生態文明的平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平臺、推進長治久安的平臺,切實推動城鄉整體面貌由城市“盆景芬芳”向城鄉“花開滿園”轉變。繼續縱深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快水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堅決守牢環境安全底線。
三是啟動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建設。甘南州是我國西北地區碳匯、碳庫效益最高的生態功能區,具有成為我國“生態特區”的潛質。要以生態資本化為突破,以綠色城鎮化為抓手,以高原信息化為支撐,以社會文明化為基點,大力推進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向綠色資本轉化,培育新的綠色經濟增長點和藏區綠色經濟增長極,增添綠色現代化建設新動力,探索一條青藏高原農牧業傳統經濟向現代綠色經濟跨越、農牧業社會向現代生態文明社會跨越發展的綠色現代化新路子。
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制度綜合改革,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范圍,建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指導監測評價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差別化的責任考核,提高生態環保指標的考核權重。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干部培訓體系和農牧民教育范圍,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大力倡導節約、低碳、循環的綠色生活理念,培育全民生態道德,提高綠色消費意識,形成綠色消費方式。
五是健全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爭取國家生態補償政策全面落實,形成綜合補償與分類補償相結合,轉移支付、橫向補償和市場交易相互補充的生態補償制度。堅持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爭取生態補償試點,擴大政策實施范圍,探索建立生態保護補償、生態建設補助和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將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區群眾通過生態移民、設立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等途徑逐步有序安置,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草管員、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
生態是甘南州的立州之本,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要牢固樹立“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千好萬好不如生態良好”的發展理念,秉承“生態信仰不可褻瀆、自然尊嚴不可冒犯”的思想底線,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之路,形成生態保護、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協同推進、良性互動的可持續發展格局,為構建黃河長江上游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