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佩鋒
財產保險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為投保人帶來的經濟和利益損失。同時,財產保險還能為有效規避風險提供更有效的途徑。而與投保人關系最密切的就是保險的評估法規和利益分配的原則。保險利益是固定的保險法律制度的集中體現,它對保險的實用性起到一定輔助作用,通常的保險利益準則是將保險主體和保險標的根據法律界定關系而得出的利益關系。
1 保險利益的概念
1.1 法律上的利益
保險利益應定義為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合法的經濟利益。如此定義著重強調的是合法性。我國《保險法》從1995年制定到2002、2009年修改,均對保險利益做了規定,但是在現行《保險法》中第12條關于保險利益的界定十分不清晰,如果將該法條的定語除去則為“保險利益是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可見與這第一種觀點沒有本質區別。筆者認為,所謂法律上的利益是要符合法律的利益,合法是基礎,如合同法、公司法等法中所認可的利益。但是法是具有滯后性的,隨著新的社會關系的不斷出現,新型的財產類型和利益種類也應運而生,這些新的合法的利益并沒有被納入法律中,此時保險利益認定的標準便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違章建筑依據法律規定是不受保護的,那么按照這個邏輯在違章建筑上所附著的權益也就是喪失了法律基礎,不是一種合法利益??墒窃诒kU實務中,卻是可以為違章建筑投保的,‘當發生保險合同所約定的風險時,保險公司是不能以該建筑物是違童建筑為由進行抗辯的,此時被保險人可以獲得補償。明顯這一觀點與實踐不符,其不足是沒有以經濟利益為前提,而是以合法為基礎,這不符合保險利益的內涵,并且削弱了保險制度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為當你的合法經濟利益受到損害時完全可以通過《物權法》與《侵權責任法》得到保障。
1.2 經濟利益
保險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經濟利益。筆者同意這一觀點完全把經濟利益作為界定保險利益的標準,以實現真正受到損害的人可以得到補償。保險制度的存在就是為了轉嫁風險補償損失,并不是單單只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是包括一切的經濟利益,是一種經濟性的概念,是用數字或者價值來計算與衡量而不是需要法律對其進行評價。保險制度雖然是通過法律來規范的,但是并不能改變它經濟屬性,所以作為保險制度的核心一保險利益,也應該就是一個具有經濟屬性的概念,就是客觀上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利益,就像前文提到的違章建筑一樣,雖然沒有合法的基礎,卻并不能忽略其具有的經濟價值,否定其具有可保性。而且更多學者認為,如保險利益即“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可能遭受的損失或失去的利益”。顯而易見,這種可能遭受的損失或失去的利益就是一種單純的經濟利益,可能是某一物、某一行為、某一權利等等,能夠帶來貨幣上的利益的即可,并不以權利為基礎,這種經濟利益是面對理性人而言的一種經濟利益,強調保險利益的經濟性。
1.3 利害關系
利害關系是一種抽象的關系,無法舉例一一道盡,是一外延很大的概念,是符合人性化的,無須將保險利益限定在法律上的利益,使得人們可以對有利害關系的標的進行投保。然而保險利益確定的作用還在于可以限制賠償數額,是可以計算的,但是對于利害關系是如何計算,如何判定,這需要人為主觀的認定,并不是依照法律而定,也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認定,缺乏可操作性。
在關于保險利益的界定,我認為把保險利益界定為經濟利益更為適合,因為單純的一種附著在保險標的上的一種經濟利益,與保險標的合法與否無關,也無須區分事實期待利益還是實際利益,就是可以計算的經濟利益。
2 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原則適用策略
2.1 明確定義財產保險利益
為了保障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應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為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創造最大的價值和效益,需要對目前尚不明確的保險利益作出明確的定義和性質的闡釋,以便于發生保險事件時有據可依,能夠科學合理的對保險人和投保人在保險標的上擁有的法律利益關系作出劃分。鑒于當前我國民眾法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的現狀,為保證保險利益的價值和效果,要在進行保險合同簽定過程中,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保險利益內容的提前告知,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保險中保險利益范圍和涵蓋的種類的限定,以及對于保險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關系。在確定保險利益的覆蓋范圍時,可參照的依據主要有.標的物、被保險人、賠償項目以及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之前,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首先需要根據投保財產的相關保險利益充分說明其合法性并且按照相關規定劃分責任,確保財產保險合同的真實有效。具體做法方面,在實際的保險實務中,多數的財產保險合同在性質上屬于不定值保險合同,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影響到保險標的。為此,保險人需要根據市場價格依照規定作出賠償。而對一些具有特殊標記的被投保物品而言,當事人應該充分掌握財產保險標的的價格,根據保險簽訂時定制的合同,按照明確的價格進行賠付。還要掌握保險利益種類和相關的利益覆蓋范圍。保險利益范圍覆蓋了財產的法定擁有者、保管者所保管財產、占有者所占的財產、股東財產、合同產生利益以及經營所獲得的利益等多種形式和方面。
2.2 強化財產保險利益轉移規定
保險利益轉移的規定直接關系到保險賠付的受益方和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在我國保險法現行規定中,只有在具有完成物權占有轉移下才能進行標的物轉讓,而在標的物轉讓時要充分考慮到相關的實體利益的影響,以其為基準制定轉移方案,確保轉移過程的順利,將手續盡量的簡化,提高保險利益轉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還需要在標的物轉移前,避免其對所有保險相關人員所帶來的責任風險,在轉移時有效規避潛在的危害和風險,同時確保保險標的的轉讓時間足夠明確。
自財產保險產生以來,關于其保險利益的相關研究和討論一直熱度不減,保險利益原則的規定直接影響著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自身利益,相關利益的界定方式和法律法規的缺失都給財產保險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只有通過明確利益定義,完善利益轉移規定等方式才能促進財產保險事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