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敏

新時代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當前的新任務、新難題、新挑戰,探索基層黨建工作“黨建+”意義重大,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黨建+”必須把握住“一個堅持、兩個謹防、三個轉變”,構建“黨建+”的基本創新模式,強化國企基層黨組織的基層堡壘作用。
黨建工作是我國國有企業獨有的政治優勢,也是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必要保證。新時代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如何“加”出成效,充分發揮黨建工作政治核心作用,是擺在黨建理論工作者和黨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準確把握新時代國企黨建工作當前的新任務、新難題、新挑戰
(一)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任務。修訂的新黨章對黨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基層黨建是黨的建設大廈的基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努力開創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局面。貫徹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對國有企業來講,既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二)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難題。盡管國有企業基層抓黨建氛圍已經形成,但是在落實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思想認識重視度不夠,基層組織戰斗力層層弱化,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在理論學習夠不夠、履職能力足不足、擔當意識強不強、工作舉措多不多等方面的思考還遠遠不足,“走過場”、“兩張皮”、“片面化”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層黨建工作處在前沿一線,直面新鮮復雜的黨建新難題、新矛盾,推進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創新理應成為一種常態。
(三)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挑戰。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和國有企業改革深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拓寬了黨建空間,豐富了新時代黨建內涵,給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提出了新的挑戰。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對基層黨建工作的復雜性認識不充分,對基層黨建前瞻性發展走勢看不清,對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生態環境和業務工作的融合不深,黨建工作效能層層衰減等新挑戰。
正視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面臨的新任務、新難題、新挑戰,努力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探索“黨建+”創新模式破解難題,與時俱進發展創新,才能從政治上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黨建+”需把握的核心問題
在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中推行“黨建+”,不能生搬硬套,炒作概念胡亂“+”,而要從慣性思維和固化模式中脫穎而出,增強黨建工作的時代感、使命感,切實把握住“一個堅持、兩個謹防、三個轉變”的核心問題。
(一)堅持黨建引領的思路。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性的前沿和關口,尤其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要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抓好黨建工作不動搖,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謹防把“黨建+”當作筐。在探索基層黨建工作“黨建+”新路徑、新思路過程中,要注意切忌把“黨建+”當作筐,什么概念、什么工作都往里裝。要明確“+”什么, “加”的應該是基層黨組織能夠用思想政治來凝心聚力的領域,能夠凸顯基層黨組織領導功能和核心地位的范疇,能夠把黨建工作和各項事業有機融合起來的事業。
(三)謹防把“黨建+”形式化。新時代下的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應當有新時代的氣息, “黨建+”不能照搬照抄或直接拿來,換湯不換藥。基層黨組織要用更加寬闊的黨建思維、新穎的黨建舉措、豐富的黨建載體,打造特色品牌,創新“黨建+”模式,產生疊加效應、協同效應。
(四)變“走過場”為“重落實”轉變。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與業務工作都有直接聯系,不能走過場,要抓好黨建工作主體責任,下移工作重心,層層傳導壓力,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效能監察力度,謀劃、統籌、督促好各項落實。
(五)變“片面化”為“全面化”。國有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地發展經濟,要著眼于長遠利益和長期的持續發展。
(六)變“單打獨斗”為“一體化”。在強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任務要“兩手抓”,形成兩個目標一致、兩個謀劃配套、兩個部署銜接、兩個進程同步,推動從“單打獨斗”向“一體化”的轉變。
三、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黨建+”的創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要牢記“國企姓黨”,堅持協調推進、統籌推進、一體推進,注重國企基層黨建工作“黨建+”的關聯性、整體性和創新性,確保“加”出成效。
(一)黨建+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品牌凝練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個性修養等,“黨建+品牌文化”能夠在實踐中形成較高的社會認同感和鮮明時代特征,黨建品牌一旦形成,在社會上必將具有持久影響力、滲透力,它從某種角度講,是一個黨支部的標志、價值理念的體現。新時代的下,打造黨建品牌要結合地域特色、國企特色、行業特色,發揮優勢特色品牌。基層黨支部采取“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彰顯基層黨建品牌的活力。
(二)黨建+理論學習。理論是行動的先導。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打牢領悟政策的思想理論基礎,增強國企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力,堅定理想信念。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等平臺豐富學習載體,創新學習形式,同時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
(三)黨建+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國企基層實際,找準結合點,選準切入點,把黨建工作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企業工作重點在哪里,黨建活動就延伸到哪里,使黨建和業務工作實現“同頻共振”。黨建和業務必須“比翼齊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決不能分離成“兩張皮”。
(四)黨建+效能監察。在黨建自我考核監督的基礎上再監督,探索國企基層黨組織效能監察的途徑方式,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強督查和問責,加大對黨建工作落實不力的組織和個人的問責力度,使黨建工作從“軟指標”轉為“硬指標”,提高黨建工作效能。將效能監察和黨風廉政教育結合起來,認真組織黨風廉政檢查活動,落實整改建制成效。
(五)黨建+社會公益。公益是社會治理的調節劑和緩沖器。黨建有組織優勢,可以充分發揮黨建的統籌協調優勢,讓社會各界在黨建引領下服務群眾,也讓公益傳遞正能量。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黨建+社會公益”的模式,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的同時,使社會公益力量、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讓黨建資源有效配置,實現服務群眾最大化,從而更好地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六)黨建+生態環境。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當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把局部利益同整體利益統一起來。國企基層黨建“黨建+生態環境”新模式,豐富了黨建內涵,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力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第一線爭當綠色先鋒,構筑生態文明建設堅強堡壘。
新時代,黨建工作永遠在路上,加強“黨建+”的創新模式,無疑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