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瀟溆
【摘要】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部分可以由市場化的公共事業可以逐漸的過渡到市場,但是與市場的財務管理制度相比,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在很多方面還達不到市場的要求,需要從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財務制度、規范預算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改善。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機關和其他的以公益目的為目標,以公共資源為支撐的非盈利性組織的統稱。我國的事業單位發展經歷了建國以來數十年的大行政時代,因為歷史的原因,事業單位幾乎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教文衛事業都與事業單位有關,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部分可以由市場化的公共事業可以逐漸的過渡到市場,但是與市場的財務管理制度相比,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在很多方面還達不到市場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并提供改進的路徑。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資金來源多樣化
行政事業單位因為其公共部門性質,使得其資金來源非常的多元化,這種多元化也就使得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和企業相比差異極大。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上級財政的補助、行政事項收入和二級單位的行政服務型收費收入等,由于資金來源的復雜性,也導致了政府財務管理的復雜性,各種不同性質的資金有著不同的資金使用要求,而且嚴格不能打通使用,這就需要機關事業單位在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針對不同資源的來源進行有效的區分,做到資金的使用高效,同時保證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執行。
(二)管理內容多元化
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機關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全部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雖然此前也有相關制度,但是執行并不十分嚴格,同時市場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財務管理模式在不斷的向前推進,在這種新常態下,財務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種主要的變化是會計過程的嚴格流程化,行政性收費標準,收費過程記錄,收入與支出的嚴格管理等,需要做到標準明確,手續完備,主要目標是保證各項資金都能規范使用。
二、事業單位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不到位
與企業不同,企業是進行生產銷售的組織,可以按照生產銷售的數量嚴格制定和執行預算,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是財政資金,不發生生產和銷售過程。也正是資金來源的差異性,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更加顯得重要,因為有效的預算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資金的有效利用,減少財政資金的無效率和浪費。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預算和預算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可改善空間。與企業的預算不一樣,行政單位的預算不能根據實際測算,只能根據上一年度的數據進行預估,但是這種預估不全面,很少考慮單位的實際需求,這種預算的結果就是預算與實際需求有差異。因為缺乏科學性,也就經常性導致預算的執行不力,執行的唯一要求就是要使得收支合規,預算完成,而應該重視的預算支出審批、預算支出績效考核等都不是關注的重點。在預算的執行方面,支出審批環節眾多,每個環節都需要審批,責任層層承擔,結果就是誰都不承擔,人人有責變成了人人無責。
(二)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
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不到位的首先表現是認識不足,“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對于資產管理缺乏有效的重視,部分單位有相應的資產管理制度,但是執行不嚴格,有的單位則沒有相關制度。其次表現為職責不清,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都對資產富有管理職責,但是具體到責任落實,則沒有依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再次是資產的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資產的管理重在理,如何更有效的發揮資產的實際效用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任務,但是在很多的行政事業單位,只滿足于清楚資產的數量,但是沒有加以合理的利用,導致浪費嚴重。最后是缺乏專業力量,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構成復雜,很多崗位都是兼職,固定資產管理崗位一般是會計一肩挑或者是辦公室人員兼職,常常會出現沒有會計基礎的人員在為固定資產入賬,訓算折舊,這樣的固定資產管理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財務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踐經驗,雖然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相比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哦工作來說簡單很多,但是因為其嚴格的制度要求和復雜的資金收支使得其對從業者的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很多的財務管理人員都是兼職,部分兼職是機關會訓兼職所有財務工作,甚至是出納,有的則是非專業人士(例如辦公室人員)兼職財務人員。財務人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了行政事業單位很多的財務管理過程不符合程序,固定資產浪費嚴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
三、如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一)提高思想認識,正確認識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重新審視機關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嚴格將財務管理工作置于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場化環境下,適應經濟新常態下市場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客觀要求,最大限度的發揮財務管理工作在機關事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其對政府決策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要對相關的政策進行深化理解、學習,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內部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的內部檢查策略,便于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及時察覺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科學客觀的、可量化操作的績效考評體系和考評方法。
(三)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
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給財務預算的編制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確的預測,確定合理的預算指標。著重于財務預算結構的控制,據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利用率,要嚴格、認真地對編制預算進行執行,要建立科學的預算控制制度,在財務預算的執行過程中予以跟蹤控制,建立并完善預警機制,對經費使用情況等及時進行了解,避免出現超支問題
(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提高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明確相關崗位的素質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必須是會計專業畢業或者有相關的從業經驗;要對現有的財務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得財務人員熟悉相應的法律法規,了解相應的規章制度;要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崗位輪訓,防止崗位不發生廉政風險。
參考文獻:
[1]劉國輝.新常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經濟,2016(1).
[2]曲藝.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會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