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迪



【摘要】近日,國家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安徽省是農業大省,一方面生鮮農產品流通領域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另一方面生鮮農產品流通領域面臨著農產品生產者低收益而零售價格過高的矛盾、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流通水平的高要求與生鮮農產品流通主體分散、供應鏈主體之間協同不足等現狀的矛盾。本文通過搜集資料對供應鏈模式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得出生鮮農產品流通領域出現矛盾的原因,進而利用大數據平臺對供應鏈模式進行優化。
【關鍵詞】生鮮 農產品
一、研究的意義
通過鏈上大數據平臺進行需求信息共享,使得傳統供應鏈中出現的因需求信息扭曲等特殊問題將會得到很大改觀,供應鏈上游制造企業也能根據最下游企業獲得的市場需求做出準確的需求預測,對提升生鮮農產品配送、降低供應鏈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供給與需求信息的共享,供應鏈上眾多節點企業能夠快速地應對市場趨勢的變化,提高自身的柔性。
二、研究的現狀
自大數據技術出現以來,學者開始意識到大數據為供應鏈帶來的顛覆性改變,供應鏈管理所涉及的采購、物流、庫存等各個職能都得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得到運作效率的提升,在這種改變的前后,供應鏈的運作過程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目前對大數據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研究都是基于供應鏈的某一環節展開,尚未有學者從供應鏈全局的角度對大數據供應鏈的運作環節進行系統的梳理,特別是針對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進行系統的分析。因此,本文以安徽省為特定區域,利用大數據理論展開對我省農產品供應鏈模式的研究,分析供應鏈模式的現狀,了解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對策,構建科學合理的大數據供應鏈平臺,最后利用大數據平臺對供應鏈模式進行優化。
三、安徽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模式的分析
安徽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存在的主要模式:以農產品生產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以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以企業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
通過對不同供應鏈模式的價值鏈分析,可以了解供應鏈不同環節參與價值分配的能力和增值空間,對于如何優化供應鏈尤為重要。在生鮮農產品領域,農產品生產者低收益而零售價格過高的矛盾始終存在。通過價值鏈分析,不難發現,供應鏈中生產企業、加工企業、批發商、零售商的利益都非常有限,并且承擔了很高的市場風險,價值鏈不存在暴利現象。那么導致收益與價格矛盾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流通環節,供給與需求不對等,信息傳遞滯后,現有的供應鏈模式不能滿足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需求等。
為此,通過構建供應鏈大數據平臺,可以使需求和供給信息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共享,消除牛鞭效應,在不增加各主體成本的情況下,實現價值鏈的增值。
四、安徽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模式的優化
(一)構建供應鏈大數據平臺
利用大數據理論,結合我省生鮮農產品采購運輸配送的特點,以及我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特色模式,首先對供應鏈數據進行分類,分類完成后再按照類別對其進行統一描述以滿足數據高效存儲的需求。
供應鏈大數據平臺主要由信息數據基礎層、信息數據匯總層、信息數據存儲組織層、信息數據分析決策層組成。信息數據基礎層:信息大數據平臺是基于完善供應鏈上供給需求管理,因此信息數據基礎層的1T設施設備由供應鏈上核心企業來提供,同時,鏈上其他成員企業提供自己的網絡通信工具。信息數據收集匯總層:供應鏈上各個成員企業上傳自身的相關信息,包含鏈上當前信息數據、曾經信息數據、鏈外相關信息。鏈外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同行業相關企業公開披露的信息資料和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信息和環境交通信息等。信息數據存儲組織層:將匯總的所有信息分類儲存在不同的數據倉庫中,例如,當前信息數據等統一存儲在鏈上信息一當前單元;曾經信息數據等統一存儲在鏈上信息一歷史單元;其他一切鏈外信息存儲在一鏈外相關信息單元;并統一組織整理。為之后的數據挖掘分析提供方便,除了收集的信息數據外,還有三個智慧型數據倉庫分別為理論庫、模型庫和經驗庫。信息數據分析決策層:對處理后的信息數據,使用大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并將獲得的決策信息從不同功能模塊中輸出。
(二)利用大數據平臺對現有的供應鏈模式進行優化
針對傳統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將大數據引入到供應鏈模式中,探討大數據環境下的生鮮農產品的流通。與傳統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不同,大數據環境下其供應鏈是在供應商、農民、加工商、批發商、超市、消費者等的基礎上,將生產、加工、配送、零售過程、消費情況這一整條供給鏈用數據庫串聯,實現整體供應鏈數據交流的進、出循環。下圖是對農產品生產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進行優化后的圖示。
五、總結
本文對安徽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模式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現有供應鏈模式存在的問題,利用大數據工具進行優化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首先以大數據理論、供應鏈管理理論、戰略管理理論等為理論基礎,對安徽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描述分析,從而掌握供應鏈發展的現實條件和制約因素。其次,總結分析安徽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模式,并用價值鏈等理論分析供應鏈的三種主要模式,通過對不同模式的對比分析發現,信息不對等與滯后是導致收益與價格矛盾的主要原因。最后通過構建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平臺對供應鏈模式進行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