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凱
【摘要】對于施工項目來說,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既是一對矛盾體,又是一個優化組合的互補體。在成本萎縮,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保證施工質量同樣重要,如何能夠實現二者的共贏,是項目建設和施工單位的共同課題。
【關鍵詞】施工;成本;質量;控制;研究
項目建設和施工,是企業不斷實現自身擴張和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施工建筑來說,成本和質量是都要兼顧的話題,良好的成本和質量控制是實現效益增長和持續發展的決定條件。然而,隨著內外部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成本的管理日益成為一個突出而又迫切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油田發展形勢和投資規模的影響,更是把“控制好成本,搞好施工質量”的緊迫性推到了前臺。
一、加強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是突出重點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所謂成本控制,是項目建設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采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二)以提高效率作為降本的根本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項目建設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從降低成本,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人手,強調節約和節省。而世界主流現代化企業則認為,以節約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項目建設企業只是土財主式的企業,他們除了剝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沒有什么過人之處。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現代項目建設企業應有的成本控制戰略及方法。項目建設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就只能從戰略的高度來實施成本控制。換句話來說,不是要削減成本,而是要提高生產力、縮短生產周期、增加產量并確保建筑產品質量。
(三)以體系運行作為管控的基礎
由于施工成本形成于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各部門要明確成本任務,在進行年度工作項目立項的同時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再對時間、成本、運行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比成本與收益。對每個項目所需要的費用進行合理預算,測算出各項費用的最高限額。然后橫向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縱向分解落實到小組與個人,并與獎懲掛鉤,使責、權、利統一,做到事前有預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最終在整個項目建設企業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
(四)全程預算保障
沒有數字進行標準量化,就無從談及節儉和控制。在以一份數字清單的形式把成本控制計劃出臺的同時,一定要明確哪些項目是可控費用(如:設備維修費、材料費、周轉材料、動力費)和不可控費用(如:安全檢測費、土地費等)。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項目建設企業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手冊》。手冊內容從材料、電、水、勞保用品、工具、辦公用品、設備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的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所以,成本控制獎勵也成為員工工資的一部分。
二、有效控制支出就是節約
(一)對項目建設企業員工來說,節約從一杯水、一度電、一根管、一團棉紗等做起,關鍵是要用心,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節約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工作態度、一種行為方式,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時尚,成為發自內心的需要的時候,我們才離真正的節約型社會不遠了。
(二)“節約”二字,蘊含著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需用心去尋找和踐行才能見成效。創建“資源節約型項目建設企業”,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在崗位上用心良苦。如果你不用心體會,用心琢磨,就是放在面前的節約招數你也發現不了,更不用說從紛繁的設備運行狀態中了解節約的潛力,找到節能降耗的措施。
三、強化建筑施工項目的現場管理,提高施工質量
現場管理實際上是我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優化現場管理。需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突出成本理念。施工現場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進度和質量而不計成本和市場,從而形成單純的生產觀和進度觀。項目部應在精品奉獻、降低成本、拓展市場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時在生產經營諸要素中,時時處處精打細算,力爭少投入多產出,堅決杜絕浪費和不合理開支。
(二)把握科學全理原則。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都應當按照既科學又合理的原則辦事,以期做到現場管理的科學化,真正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還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業流程合理,現場資源利用有效,現場定置安全科.學,員工的聰明才智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三)全面標準化,一體化推進。標準化、規范化是對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四、科學挖潛,有序推進
項目建設企業的員工應該在科學的組織下用創新的精神挖掘內在的潛力,把挖潛工作用具體的實施方案規劃好,進行好。通過全員的積極參與和全方位的再找潛力,把諸多“不能”變成潛能,把諸多“不是”變成“就是”,讓挖潛工作真正成為員工崗位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加強規劃和戰略考量
對于節約挖潛工作的進展和實施,組織者的作用非常關鍵。組織者(領導層)重視,基層員工就重視。其實基層員工的思想形態和行為做法往往就是上級管理狀態的直接反映。我們鼎實集團在建筑管理中,實施“握拳式”成本控制,“沙?;敝笜朔纸?,“筑塔式”挖潛增效的成本控制、挖潛增效的工作思路來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成本嚴重緊張的局面。
(二)壓力有效分擔
“萬千”不能不抓住,“毫厘”不能不在乎,要把“大、小”都掌控,才能把挖潛做到最大。精細到每個崗位有幾項、每個員工做哪些、每天做了多少量。若能把這“三個每”當作每天必須的工作來抓好,我想節約挖潛工作的開展就會不再困難了。
(三)適當激勵,激發動力
干同一件事情,有的員工很“聽話”,讓做幾項就做幾項,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任務按要求完成了。有的員工不很“聽話”,不順從按部就班,花了點心思,動了點腦筋,措施改進了,效率提高了,任務比‘聽話的員工”完成得好,對于這樣的例子,必須要獎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大幅度的獎勵。這并不是獎勵他為企業多創造了效益,而是獎勵他的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是“無價之寶”,是有責任心,有進取志,愿意為項目建設企業共擔風雨的員工自覺自愿奉獻出來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張彥民,何孝貴,韓同銀.施工安全技術與管理[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7).
[2]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